摘要:五一假期,全国消费热情高涨。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奔赴旅行、走进商圈,街头巷尾尽显烟火气。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实现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与此同时,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五一假期,全国消费热情高涨。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奔赴旅行、走进商圈,街头巷尾尽显烟火气。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实现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与此同时,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核心商圈客流上涨超10%。
顺应这一全民“出游热”,融创商业推出“去融创·趣旅行”城市计划,并正式发布“融创旅行家”会员权益体系。依托“权益升级+文旅整合”的双轮驱动,融创商业加速迈向全域生态整合运营新阶段,构建起资源互通、服务进阶、用户粘性持续增强的商业闭环。
据官方透露,5月1日至5日,融创商业接待游客超450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销售额2.1亿元,同比增长12%;新增会员超10万人。亮眼成绩的背后,不仅彰显出假日经济的活力,也成为融创旅行家权益升级的一次有力试炼。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是融创文旅商业生态的系统性重塑,为行业打开了关于“会员价值再造”的新窗口。
01
“去融创·趣旅行”
激活假日里的城市灵感
当“节日+旅游+商业”成为撬动消费热情的黄金三角,谁能更好地嵌入消费者的旅行半径,谁就掌握了流量主动权。这个五一,融创商业充分调动旗下文旅资源,围绕非遗、二次元、在地文化、科技互动等热门元素,打造多元新型消费场景与沉浸式体验,全面激发假日热情。
☆ 叠加节日效应,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在愈发注重情绪价值的当下,购物中心早已超越单一消费场所,成为城市的“情绪出口”。那些持续出圈的项目,往往能以主题场景构建鲜明“人格魅力”,既有文化温度,又贴近时代审美。
比如青岛东方影都依托成熟影视资源与华表奖余热,以“好戏连载·满分7待”为主题,开启七周年庆特别企划。从“戏精大片场”沉浸互动、经典舞台剧《乌龙山伯爵》再现,到灵山湾文旅节联动,项目进一步强化“影视+文旅”属性,掀起节日打卡热潮。
济南融创茂则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以“遇见夏雨荷”为主题,打造五处沉浸式打卡点,还有超强阵仗夏雨荷巡游,带领游客穿越古今,营造极具吸引力的聚客场域。
☆ 联动热门IP,强化品牌治愈基因
在新一代的生活方式里,一场好玩的互动、一场走心的IP联名,也许就足以让一个空间成为被频频转发的“情绪角落”。五一期间,融创商业在不同城市策划了一系列高契合度的IP联动,不只是为商场注入热度,更是在构建一套属于年轻人的“精神疗愈场”。
在广州与西双版纳两地融创茂同步开启“动漫嘉年华”,COSER见面会、随机舞蹈、主题快闪等活动打通次元壁,推动二次元文化突破圈层,精准满足Z世代对参与感、表现力和社交场的需求。无锡融创茂推出“小花仙江苏首展”,小花仙绝美谷子整齐陈列,IP新品线下首发,激发粉丝深度参与热情。
如果说IP联名更多激发的是“情绪共鸣”,那么科技与运动带来的则是“体感回应”。为了迎合年轻人“动起来”、“酷起来”的渴望,合肥融创茂推出“小米科技清凉季”,并同步上线多重优惠活动,持续释放诚意福利。哈尔滨融创茂引入春晚顶流机器人,还有千人运动挑战热力开场,为冰城春日增添浓郁“科技潮”氛围。
☆ 焕新在地文化,构建城市独家记忆
一座城市真正动人之处,往往藏在它与众不同的气息里,这是城市文化沉淀下的专属记忆。相比千篇一律的商业模板,融创商业更擅长从“在地”中汲取灵感,融合非遗技艺、民族文化等,打造充满“地方味”的生活场景,将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触手可及、可游可享的商业体验。
五一期间,昆明融创滇池后海举办傣泐文化节,打造昆明唯一水上集市“摩登赶摆”,铺展云南独有的生活日常。云水傣梦花车巡游、《云水傣梦》水上实景演出、非遗舞蹈《紧那罗神鸟舞》等活动,以创新形式持续激活在地文化。南昌融创茂特邀赣派陶氏绣非遗传承人陶丽华现场展示“赣绣”,带领消费者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推动赣绣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显然,融创商业推出的“去融创·趣旅行”城市计划,正在以更鲜活、更贴近人心的方式,重新定义“假期去哪儿”的答案。它不是一味追求热闹排场,也不只是简单堆砌节日活动,而是通过深耕在地文化、策划年轻内容,让商业空间真正变成一段段旅程的目的地。让每一次假期出行,都成为一场值得停留的“趣旅行”。
02
融创旅行家权益升级
构建文旅商业全域闭环生态
在文旅消费热情高涨、国家政策积极引导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去哪儿”这件事,有了新的期待。不再只是“打卡”景点,而是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身心的放松、情绪的连接和家庭的陪伴。尤其在微度假、沉浸式体验、复合式消费不断升温的当下,商业与文旅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
在这场变革中,融创商业始终走在前列。从在购物中心内部引入雪世界、海世界、水世界、体育世界等文旅体验业态,到打造出“融创茂”“ins park”“精彩天地”“后海商业街”四大产品线,融创不是在“做商业”,而是在“创旅行”。也正是在这样的持续探索中,“融创旅行家”会员权益体系应运而生。
如果说以往的文旅商业,更多停留在“景点思维”上,那“融创旅行家”则试图将碎片化的业态资源,整合为一张完整的价值地图。从乐园到商场,从酒店到体育空间,一个个看似分散的点,开始串联成可连续体验的线与面,真正实现“景区+商业+住宿+体验”的一体化运作。这是一次从“逛”到“旅”的转变,也是对“全域生态整合”概念的具象化落地。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家庭会员的权益提升被放在了核心位置。围绕“家庭”这一高频、高粘性的客群,融创商业将旗下商业、文旅、娱乐等多业态资源打通,通过会员积分、跨场景折扣、生日专属权益、停车优惠等,形成一套完整的互通体系。
例如,乐园门票消费可转化为积分,反哺到商场内的消费优惠中;而乐园会员也能享受到商业权益。这种权益叠加与资源互通,还为联动营销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可形成主题化、周期化的营销组合,既提高了用户粘性,也激活了更广阔的消费场景。
以哈尔滨融创茂为例,这个五一,项目通过与融创乐园、热雪奇迹联动,实现宣传多点开花、福利叠加升级,不仅为注册会员提供多重好礼,还推出消费满1588元赠送乐园门票及“打卡地图”的活动,有效激发游客在文旅场景中的消费意愿,推动会员转化,实现业态间的深度整合与互相赋能。
不仅如此,融创旅行家在服务分层与身份认同上,也做了“更细腻”的设计。据了解,会员体系按消费频次和金额划分为V2-V5多个等级,每一层级不仅意味着更高的权益,也象征着一种“身份升级”。
从单人旅行、双人旅行,到家庭出游、优先体验新项目……看似是福利层层递进,实则是融创商业在强化用户的身份认同感,将“消费者”转化为“参与者”。
除了会员权益的多维赋能,融创旅行家更联动营销体系,构建出一个围绕“空间-内容-服务”协同运转的生态闭环,以会员体系为核心纽带,贯通商业与文旅资源,重塑产业链的价值逻辑。
空间上,融创商业通过场景联动,将水世界、海世界、热雪奇迹、体育乐园等文旅项目与商业消费深度绑定,打通“游”与“购”的界限,实现双向引流与业态互补。内容上,融创商业以全国品牌联动为基础,结合各地文化特色,构建“全国IP化+本地化表达”的内容矩阵,通过创意活动精准触达家庭客群与年轻消费者,持续为文旅城导入流量、激活消费。服务上,融创商业推动家庭会员权益全面融入文旅生态,实现多场景协同、资源整合与价值联动。未来,这一体系将从本地消费拓展至跨城旅行,依托“融创旅行家”权益,覆盖全国多个文旅城,用户可通过积分兑换异地住宿、乐园通票等权益,从而完成从区域会员到“全域旅行用户”的升级,打破传统商业的地理边界。值得一提的是,融创旅行家也在持续拓展外部生态,与美团、抖音等平台深化合作,进一步拓宽边界。例如,五一期间,融创商业携手vivo围绕小红书话题#五一旅行搭子#发起“寻找城市大咔”摄影挑战,实现线上互动与线下体验联动,借文旅场景延展多元生活方式;同时,与滴滴出行推出家庭出行专享券包,联手名创优品全业态会员享8.8折优惠。
可见,融创旅行家权益的推出,不仅是会员体系的升级,更标志着文旅商业生态的一次深度重构。融创商业通过资源整合、业态互补、用户运营,以会员为轴心,以数据为纽带,以体验为触点,构建起一个多业态共生共赢的生态系统。
结语
在当下的商业地产发展进程中,“求新求变”已成为推动行业向前的核心动力。对于融创商业而言,这一探索从未止步。依托其深厚的文旅基因,融创商业不断打破边界,以“融创旅行家”通过对空间、内容、服务的系统化重构,打造出全新的会员权益体系。
在商业与文旅深度融合的逻辑下,融创商业以“新空间”承载多元场景,以“新内容”激活文化表达,以“新服务”链接消费需求,持续创新消费体验,回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由此激发了城市商业的消费活力。
放眼未来,随着“融创旅行家”平台整合能力的不断释放,融创商业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协同,为更多家庭会员提供更具沉浸感、情绪价值与娱乐化体验。我们有理由相信,融创商业也将在不断优化会员权益的精细化运营过程中,持续拓宽文旅商业的边界,在融合与创新中稳步前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进化之路。
来源:铱星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