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如许——又见刘曼文”个展将于5月25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开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3 13:56 1

摘要:周二至周日10: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周五、周六延迟开放至21点(20点停止入场)

园林如许——又见刘曼文

Garden Suchness:LIU Manwen Revisited

展期

5月25日-6月29日

艺术家

刘曼文

策展人

张婷

学术主持

江梅

指导单位

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

浦东碧云美木馆

承办单位

上海浦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木曦画廊、一口博物馆

地址

浦东碧云美术馆2号厅(上海市浦东新区红枫路135号)

时间

周二至周日10: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周五、周六延迟开放至21点(20点停止入场)

刘曼文自幼习画而年少成名,并历经扎实的学院派造型技法训练。在鼓励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时代背景里,她坚守初心,将切实的个体体验和社会观察植入绘画生活,在中国当代油画史上留下了诸如《窗外的大风景》《平淡人生》系列和《关于生存体验的报告》等重要作品。作为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届大学生,在毕业后长达四十余年的职业生涯里,无论是用色彩去游吟北方瑰丽的乡土和南方精致的都市,还是以笔触去刺穿众生的喧嚣和成长的孤独,刘曼文的创作图像大都聚焦于改革开放以来快速转型的景观社会和人文生活。那无疑是一段时代镜头之下审视自我和人群生存状态的社会时间,以致她的逻辑语法在个人和城市间交替转换着创作的能量,直到结缘园林里的时间。

刘曼文,《春色如许之一》

130×100cm,布面油画,2025

图片致谢艺术家

刘曼文,《园林深处》

80X100cm,布面丙烯,2024

图片致谢艺术家

“当我们在园中游览时,陶醉在翳然林水之间,常会有种静止之感,浑然不觉时光的流逝。直到从园中出来,才如梦初醒,回到现实中。一座园林就像一方壶中天地,园中的一切似乎都可以与外界无关,园林内外仿佛使用着两套时间,园中一日,世上千年。就此意义而言,园林便是建造在人间的仙境。”这段话来自专注‌研究中国美术史的美国学者高居翰(James Cahill)在联合著作《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中,当其欣赏明代张宏绘制的《止园图》时,作者招呼读者一起,跟随画家游览那座美丽的古代园林而生发的感慨。徜徉山水园林时,高居翰获得的这种“梦核体验”一般的心理传达,不由得让人想到《牡丹亭·惊梦》里那一句经典:“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16世纪末园林中的一场情景交融,在年方二八的中国少女杜丽娘眼里,疏影、叠石、曲径、理水和满园的草木芳菲被集体“悬置”(Epoché)1起来,而她的浅吟轻唱仿佛唤起了四百年后,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所说的那个“不可呈现之物”(Unpresentable)2——一种可思而不可现的“崇高”(Sublime)3。

文中注释:

1:“悬置”是德国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现象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由古希腊怀疑派哲学中的同名概念启发。作为一种方法论,它旨在避免主观臆断和先入为主的观念干扰,主张在审视某个事物时暂时搁置对其内在本质的判断并将焦点聚于表象,从而获得更为客观的认知。

2: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çois Lyotard)在其著作《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一书中提到了“不可呈现之物”(Unpresentable)。他在其他著作中也曾探讨这一概念,如《呈现不可呈现者:崇高和差异》(Presenting the Unpresentable: The Sublime, and The Differend)。

3:在泰特美术馆的记录中,这个概念来自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在1757年发表的著作《对我们崇高和美丽观念起源的哲学探究》(A Philosophical E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Our Ideas of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

刘曼文,《秋分》

200X300cm,布面油画,2024

图片致谢艺术家

源于碧云美术馆以“一本书的艺术项目”作为契机,邀请艺术家从文本和语言的意义而介入展览中的美学语境,刘曼文通过四十余件作品,并以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的《悉达多》(Siddhartha——Eine indische Dichtung)一书作为人生中见诸风景和见诸自我的思想旅行,开启其二十年间对园林系列母题的持续探索。

从2005年的第一幅《园林》开始,循迹着她在“园林”系列中的创作心流,让我们在5月25日遇见艺术家刘曼文的另一条生命轨迹。

刘曼文,《园林》

60X50cm,布面油画,2005

图片致谢艺术家

刘曼文,《春去秋又来》

100X80cmcm,布面丙烯,2024

图片致谢艺术家

刘曼文,《春眠不觉晓》

200X160cm,布面油画,2024

图片致谢艺术家

(来源:碧云BAM)

艺术家简介

刘曼文,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上海油画雕塑院艺术家,2010-2018年任职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曾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优秀作品、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作品、第十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上海白玉兰美术大奖、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等奖项。出版入编:《20世纪中国美术史(油画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美术图鉴(1979-1999)(油画分册)》湖北教育出版社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意大利国家东方艺术博物馆、意大利普利菲卡多基金会等收藏。

重要个人展览

2024“那地方恍若梦境”——刘曼文园林个展(木曦画廊 上海)

2022“漫步”——刘曼文园林个展(木曦画廊 上海)

2021“平行线——刘曼文作品”(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 上海)

2021“宁静之美——刘曼文作品”(木曦艺术 上海)

2019“延伸的视野——刘曼文、邓翰墨作品”(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 上海)

2019“时间·记忆——刘曼文作品”(鸿—美术馆 上海)

2018“关于上海——刘曼文作品”(魁蒂公爵古堡 波比)

2017“关于上海——刘曼文作品”(贝利尼博物馆 佛罗伦萨)

2016“情感时空的图像—刘曼文作品”(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 上海)

2015“时间的记忆——刘曼文作品”(DOMENICO.PURIFCATO 基金会画廊 罗马)

2014 “时间的记忆——刘曼文作品”(20 ART SPACE 上海)

2011“秋水伊人——刘曼文作品展”(今日美术馆 北京)

1999 刘曼文“平淡人生系列”作品展(红门画廊 北京)

来源:文化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