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随着5月23日的到来,麦浪翻滚的田野里,一年一度的三夏大会战已进入倒计时。原本定于6月1日的收割计划,因20日那场突如其来的降雨被迫推迟,好在未来七天晴好天气作美,农户们终于等来了开镰的希望曙光。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除了紧盯天气预报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随着5月23日的到来,麦浪翻滚的田野里,一年一度的三夏大会战已进入倒计时。原本定于6月1日的收割计划,因20日那场突如其来的降雨被迫推迟,好在未来七天晴好天气作美,农户们终于等来了开镰的希望曙光。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除了紧盯天气预报,更要把好三夏生产的每个技术关!
一、机械收割:毫米级精准把控
当前,农业机械化已让收割效率大幅提升,但细节决定成败。收割机作业时,务必将秸秆留茬高度精准控制在10公分以内,这不仅是秸秆禁烧政策的硬性要求,更是保障后续耕种质量的关键。若留茬过高,不仅会影响播种机下种深度,还可能导致土壤架空,影响出苗率。建议作业前反复调试收割机参数,每完成一片区域,及时检查留茬高度,确保符合标准。
二、防火防线:田间安全无小事
麦收时节天干物燥,秸秆堆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建议组建"三夏防火巡逻队",在田间地头设置明显的禁火标识;收割机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检修,重点排查油路、电路隐患;同时,每台农机需配备灭火器,地头预留3-5米宽的防火隔离带。值得注意的是,夜间作业时严禁使用明火照明,临时用电线路必须套管防护,从源头杜绝火灾风险。
三、抢墒播种:分秒必争保苗齐
收割后的48小时是最佳播种期!农技专家提醒,土壤含水量在18%-22%时为最佳墒情,此时播种能显著提高出苗率。若遇墒情不足,可采用"先种后灌"的抢种模式,即播种后立即进行喷灌,确保种子及时吸收水分;若遭遇连续阴雨,需第一时间开挖排水沟渠,待土壤含水量降至60%左右时再播种,避免出现烂种现象。
四、科学夏管:为秋粮丰收筑牢根基
夏种结束只是第一步,科学管理才是丰收的保障。针对秸秆还田地块,建议每亩增施5-8公斤尿素,加速秸秆腐解;玉米等秋粮作物在大喇叭口期要及时追施氮肥,配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同时密切关注病虫害动态,利用杀虫灯、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三夏大忙,贵在一个"抢"字!抢晴好天气、抢农时节点、抢技术落实。希望广大农户抓住这关键的七天,把好每个技术细节,让金黄的麦穗化作实实在在的丰收,为全年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小吖聊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