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几何时,我也是个“够用党”。一 台主流品牌的 4K 电视,一 个入门级 NAS,日子也能过。但随着 4K HDR 片源,特别是高码率 REMUX、原盘资源的日益丰富,老设备的短板愈发明显。加上今年国补力度大得惊人,为此我也家里的影音系统进行了 一 次小升级。
升级的初衷:当“够用党”不再将就
曾几何时,我也是个“够用党”。一 台主流品牌的 4K 电视,一 个入门级 NAS,日子也能过。但随着 4K HDR 片源,特别是高码率 REMUX、原盘资源的日益丰富,老设备的短板愈发明显。加上今年国补力度大得惊人,为此我也家里的影音系统进行了 一 次小升级。入手了极空间的新品 —— Z4pro+,为了能更好的观影,也升级了电视 —— TCL Q9K Mini LED,
极空间Z4Pro+ 私有云作为家庭数据与影音的智能管家,一 机搞定全家数字生活,海报墙氛围感拉满。TCL Q9K Mini LED 电视主打开机即用,无广告 + 灵控桌面深得我心,老年人使用也轻松。这套组合拳下来,花费确实不菲,但带来的感官提升也是肉眼可见的。
尤其是极空间最新的 ZOS 系统,最新的极影视 2.0,对观影提升真的提升太多,
加上TCL 的系统对极空间 NAS 用户特别友好,原生适配多种共享协议,与笔者使用的极空间更是深度融合。趁着这次升级的契机,和大家分享下两者协同作战的新的体验,尤其是极空间的拳头功能——极影视2.0。
焕然“芯”生:Z4Pro+ 硬件解读
众所周知,目前 NAS 领域对影视功能支持的最好的就是极空间,去年更是干到了京东天猫双平台销冠,实力可见 一 斑。“极影视”功能之强大,足以叫板市面上的主流安卓盒子。我用了好几年的极空间 Z4Pro,一直心心念念着升级,这次趁着国补 + 618 的契机,也将其升级为 Z4Pro+。
▼Z4Pro+ 是极空间刚刚上市的新品,外观上延续了 Z4Pro 的经典设计,材质依然为合金外壳 + 磨砂处理,不过配色改用更有科技感的枪灰,硬盘托架也做了些微改变(更宽大),按压式弹出设计尽显便捷。
▼极空间Z4Pro+ 的散热设计有很大改进,包括升级了智能温控双风扇、静音热管散热器加上相变散热片,这一套“组合拳”确保了整机高效而安静的散热表现。外部的防尘网也采用的可拆设计,方便打理。
▼接口方面和 Z4Pro 差不多,前面板为 1A / 1C 的组合,支持 USB3.2Gen2 协议,最高传输速率 1250MB/s
后置接口为 HDMI 2.0 视频输出接口、电源接口、USB2.0、双 2.5G 网络接口、以及适配 A4 硬盘柜使用的 eSATA 扩展接口。
▼设备底部配备可拆卸挡板,下方是双 M.2 插槽和内存插槽。前者适合作为缓存盘,用于加速 docker / 虚拟机等项目,或直接作为绝对静音的高速存储。后者为内存插槽为单通道(处理器限制),标配 16GB ,最高支持扩展到 32GB 。
▼硬件方面处理器升级为 Intel Processor N150 / N355,前者为 4 核 4 线程 24EU 核显的标准版,主打低功耗,待机功耗仅 7W,我手头这台是 8 核 8 线程和 32EU 核显的 N355 ,性能媲美 十 代酷睿 i5 低压处理器,满载功耗不到 15W,算是当前最顶的 NAS 了。
▼极空间的操作逻辑与 Windows 系统颇为相似,因此上手十分轻松。今年 4 月更新的系统 UI 更是焕然一新,许多套件图标也经过了重新绘制,并且支持用户自定义排列,充分满足了“颜值控”们对个性化与美感的追求。
极影视 :可能是NAS端最好的影视工具,重构影音体验认知
▼“极影视”作为极空间的核心应用,凭借其免费且专业的特性,为用户打造了 一 个功能全面的个人影视库。该应用集影视库搭建、元数据刮削、视频解码、流畅播放及内容分享于一体,其突出优势在于操作简便、搭建快捷,使用体验堪比专业付费软件。
▼拿搭建过程来举例, EMBY、PLEX 这种同类软件都需要繁琐的事前设置,而极影视只需要指定影片存储路径,后面的刮削、分类、数据整合都是自动完成,主打一个轻松自如,很轻松就能营造出极具仪式感的观影氛围。
PS:极影视 2.0 还加入了 AI 辅助识别,刮削准确率再度提升。
▼点开电影就能看到详尽的介绍、演员信息和豆瓣评分。对于影音发烧友而言,下方显示的编码格式、码率、分辨率等参数非常实用,尤其方便了那些喜欢收集最佳画质版本的用户。
▼电视端的显示逻辑有些微改变,比如杜比这些做了放大处理,方便用户快速识别当前片源。
▼播放体验也毫不逊色,码率、倍速、音轨、字幕等都能灵活调整,几乎达到了专业播放器的水准。
▼作为极空间的拳头应用,极影视只能用强大来形容,每次更新都能带来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它堪称“通吃”的兼容性:无论是日常的音视频,还是发烧友钟爱的 ISO、MKV、BDMV 原盘文件,都能流畅播放,对杜比视界、HDR 的高度兼容,更能呈现出高质量的画面表现。
▼此外,极影视还是少有支持“音频直通”的播放器,能够外接功放和 5.1 / 7.1音响系统,打造沉浸式影院体验。
说句实在话,这样的功能配置,就算和专业播放器掰手腕也不虚,更别说它还集成在 NAS 里免费使用。相比之下,连苹果生态在这方面(如音频直通)都略逊一筹。
▼之前评测时,笔者还在吐槽极影视不能做到同系列影片不能分类,现在的版本已经加上了这个功能,必须承认极空间还是挺善于听取玩家意见的。
在影音发烧友心中,字幕的地位几乎和画质 一 样神圣!极影视显然 get 到了这一点,并把字幕功能做到了相当完善的地步!
▼首先是便捷的在线字幕获取。相信不少以下载为主的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窘境:
影片标题明明写着“内封字幕”,播放时却空空如也,尤其是在网盘资源中,这种情况更是屡见不鲜,极大影响观影心情。极影视的字幕系统就是来解决这个烦恼的。
它有两大“法宝”:
一 是 AI 自动生成字幕及从在线字幕库里帮你找到并下载各种语言的字幕;
二 是有 一 套超精细的字幕调节工具。
▼除了找字幕方便,它的“胃口”也很大。普通的 SRT、ASS、SUP 字幕自然不在话下,就连最难搞定的 PGS 图形字幕(小科普:这种字幕是图片格式,能显示各种花哨字体和特效,蓝光原盘里比较常见),它也能处理得非常顺滑。
▼我试着用它播放了一部 60GB 的《谍影重重4》原盘,原汁原味的 PGS 字幕(电视中“新闻”和下方的中文播报)流畅又漂亮,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款免费播放器能达到的水准!
▼这个银河护卫队的花哨字幕也是 PGS 超流字体,搭配影片是不是很有锦上添花的感觉!
▼说到极空间的影视库,必须得聊聊那个超赞的 Strm 直连播放!
Strm 播放是啥玩意儿?
说白了,它就是个“指路条”(文本文件),里面写着你电影在网盘里的地址。像 Emby、Jellyfin 这些播放软件看到这个“指路条”,就能直接去网盘把电影给你放出来,根本不用先把几十 G 的大块头下载到你自己的 NAS 上。
简单粗暴地讲:极空间让你能把网盘当成本地硬盘用!存在云端的片子,也能直接刮削封面海报,漂漂亮亮地摆在你的影视墙里。重点是,这几乎是零成本搞定你的私人影库!
▼为啥我这么推崇这功能?嘿嘿,因为我是 115 会员(虽然是 三 年白嫖用户)。
讲真 115 的速度是真的猛,在线拖几十 G 的原盘都不带卡的!
而且那边刚点保存,这边电视上立马就能看,这效率,能不香吗?
▼别担心,不止 115,极空间还支持百度、阿里、天翼云这些。
手头有这些网盘会员的朋友们,你们有福了,直接白嫖 piao 超大存储空间,爽歪歪!
▼另外,别忘了极空间本质上是一台 NAS。这意味着它在权限管理方面,比普通的电视盒子要专业和灵活得多。
举个很实用的例子
如果你家里有孩子或者长辈,你可以轻松设定权限,让他们只能看到你指定的某个文件夹里的内容,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他们无意中访问到你的私人文件或不适宜观看的内容了。
极相册2.0:AI 加持,让每一份回忆都触手可及
▼极空间的相册管理也称得上 一 绝,不仅拥有完善直观的显示界面,其 2.0 版本更加入了本地文件夹上传、按月备份、熄屏备份等一系列实用功能。不仅能缓解日益紧张的手机存储空间,还将珍贵照片安全备份至本地,彻底消除了因手机意外(如遗失)造成照片无法挽回的遗憾。
▼当全家人围坐 一 堂,通过电视屏幕 一 同浏览这些精心整理的老照片时,家庭氛围感是相当舒适。
▼以前的相册管理,无外乎利用 exif 读取相关参数,识别和分类能力相对有限。融入 AI 技术的极相册,不仅能解析基础的 EXIF 信息和地理位置,更关键的是能利用 AI 进行智能内容识别与信息完善,从而实现更精准、便捷的分类与展示。
▼开启 AI 引擎后,极相册会自动对照片打上标签并归类,方便后续快速查看。
▼举个例子,孩子每年都会有不少班级合照或集体活动照片。
在过去,要在海量照片中快速定位这类特定场景的照片,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人工筛选。
而现在,借助极空间 AI 相册,用户只需输入“班级合照”、“毕业照”或“运动会”等自然语言关键词,系统便能迅速识别并汇总所有相关照片。
注意,这种内容是无法从相片 exif 获取信息,也就是说完全靠 AI 基于图像内容的智能识别
▼极相册的 AI 识别精准度简直令人咋舌,以人像识别为例,当我选择识别自己时。
▼给出的搜索结果最早可以追溯到 2002年,最夸张的是,连这张 20 年前用老式功能机拍的、像素特别低、还是侧脸的照片,极相册都给找出来了,太强了!
▼每一张照片的备份,都是对记忆的温柔呵护,对情怀的精心封存。这份难以言喻的情怀,是心灵深处对“归属感”的渴望,它编织了我们走过的日夜晨昏,是我们生命轨迹的忠实注脚。极相册则像一位贴心的向导,凭借 AI 回忆精选、足迹印记,以及用户悉心构建的宝宝相册与纪念册等看似不经意的小功能,在无声处,悄然唤醒我们与旧时光那份温暖的共鸣。
▼极空间的进步,是给用户情绪价值越来越足了,
除了我个人常用的,极影视和极相册外,必须要点名下极音乐,
虽然用的人不多,但我发现在电视端倒是意外好用与惊喜,
毕竟很多家庭的电视都是不关机的,
点亮屏幕让它轻轻的把旋律铺满整个房间,感觉还是挺温馨的,当然了,
各大音乐APP 的版权,越来越贵,如果在车里用极音乐,也是很惬意的。
文件管理与办公处理:全能数据中枢,效率与安全兼备
▼在办公与协作方面,新版 ZOS 系统带来了一个重磅升级:深度整合了广受欢迎的ONLYOFFICE 社区版开源办公套件,支持离线文档编辑。这意味着,您所有的文档编辑、创建,包括每一个珍贵的历史版本,都将安全地存储在极空间 Z4Pro+ 的本地硬盘之上,彻底摆脱了对公有云服务的依赖,数据隐私与安全尽在掌握。
▼这套软件的界面设计与操作逻辑都与我们熟悉的 Microsoft Office 高度相似,几乎无需学习成本即可上手,无论是处理文档、表格还是演示文稿,都能得心应手。
对于团队用户而言,ONLYOFFIC E同样表现出色,支持多人实时协同编辑,所有协作数据全程在私有云内部流转和存储,确保了商业机密的安全,同时也带来了高效便捷的团队办公新模式。
▼而针对个人数据安全,极空间新版的备份中心也强大了不少,它不仅支持将其他设备(如电脑、手机)的数据备份到极空间,还能将极空间自身的数据反向备份到其他外部设备或云端。尤为称道的是,新系统支持对存储池进行独立的精细化备份。这种更为细致的设计,不仅让数据管理策略更具弹性,也为用户灵活调配和保护硬盘空间提供了极大便利。
▼当然,新版 ZOS 系统的升级亮点远不止于此。例如,
备受技术爱好者青睐的 Docker 功能,现已支持Docker-Compose,部署复杂应用更为便捷。
▼网络连接方面,新增了对节点小宝、花生壳等实用组网工具的支持,同时极连接也实现了IPv4 / IPv6 的智能调度切换,进一步提升了外网访问的稳定与高效。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聚焦于笔者认为对日常使用影响较大的几个核心特性。但据了解,极空间并未停下创新的脚步,备受期待的独立应用中心也已在规划之中,未来将引入更多优质的第三方应用,进一步拓展极空间私有云的功能边界。届时,我们再为大家带来更详尽的分享与体验。
最后:选购指南与建议
经过本次深度体验,相信大家对极空间Z4Pro+的强大实力已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此,我也结合不同需求梳理几款值得关注的产品:
旗舰之选:极空间 Z4Pro+(性能版)
本次评测的核心主角,极空间Z4Pro+(性能版)无疑是追求极致体验用户的理想之选。其搭载的 Intel Processor N355 处理器,配合32EU 核显为 4K 硬件解码和复杂的多任务处理提供了澎湃动力,堪称当前民用级 NAS 领域的性能标杆。更重要的是,极空间引以为傲的ZOS系统,以其零学习成本的易用性和在影视、相册管理与分享方面的顶尖体验,让即便是初次接触 NAS 的新手用户也能轻松驾驭,一 步到位享受高品质的私有数据生活。
高性价比入门:极空间 Q4
如果预算相对有限,但同样渴望拥有稳定可靠的四盘位 NAS 体验,那么极空间 Q4 将是 一 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在千元出头的价位,它提供了性能不俗的 Intel N95 处理器,足以应对日常家庭数据存储、备份及影音娱乐需求。此外,Q4 搭载了与旗舰型号完全一致、功能无缩水的 ZOS 系统,这意味着您能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极空间核心的便捷与智能。对于不希望过多“折腾”配置,追求开箱即用和高性价比的用户而言,Q4 无疑是明智之举。
来源:昭华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