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被寄予厚望的大健康产业,当时酝酿的时候,本来是奔着接续房地产行业的支柱产业,再叠加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展开想象的空间,特别巨大,起步就是10万亿级别。
原创 高谈不论
被寄予厚望的大健康产业,当时酝酿的时候,本来是奔着接续房地产行业的支柱产业,再叠加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展开想象的空间,特别巨大,起步就是10万亿级别。
但当下的大健康现实是,鱼龙混杂,牛鬼蛇神混迹其中。
现在除了名称跟健康有关,做的事跟健康相去甚远。
很多该行业的乱象,已然把大健康推向了收割行动,对韭菜的一场对“韭”当割运动。
养生传销,韭菜的流水线
中国大健康产业的乱象,在各大养生会所里达到巅峰。
玻璃门上贴着“量子能量舱”“负离子床垫”,穿白大褂的“健康导师”正用PPT向台下银发族讲解:“癌细胞最怕碱性体质,每天三杯神仙水,活到九十九不显老。”角落里堆着印有“联合国认证”“诺贝尔奖团队研发”的保健品,包装盒上的英文单词拼错了几个字母。
这不是科幻电影场景,而是2025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毛细血管里的日常。
某“细胞活化工程”传销案卷宗显示,他们培训话术精准得令人发指:对广场舞大妈强调治好关节炎就能继续领舞,对带孙子的奶奶灌输提高免疫力才能守护三代人,对空巢老人恐吓独居猝死率比吸毒还高。
河南警方端掉的某个养生诈骗窝点,墙上赫然挂着客户情感需求分析图,孤独感、死亡焦虑、家庭存在感被量化成KPI,每个情绪痛点都对应着3980元到59800元的产品套餐。
另一波主力的是失业群体,也被卷入这场狂欢。南京一个地产营销总监,被裁员后,经创业导师洗脑加入某共享康养项目,抵押房子囤了三十万亚健康检测仪。当他发现所谓物联网设备不过是贴牌血压计时,上线早已带着全国市场总监的头衔跑路。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养生保健类投诉量连续三年增长超40%,但比起万亿级市场规模,罚单金额还不够骗子们交电费。
这场全民养生运动的本质,是利益把《黄帝内经》和《货币战争》搅拌成的迷魂汤。当“治未病”的古训被异化成“消费防病”的现代巫术,每个毛孔流着道德血液的企业家,都在忙着把老年人的棺材本和失业者的安置费,装进印着健康中国标语的功德箱。
情怀镰刀:社会价值的“鸡汤”
大健康产业最狠的杀招,是把镰刀镀上金身。
在南京某养老社区开盘仪式上,西装革履的总经理指着沙盘动情演讲:“我们要让每位长者有尊严地老去。”转身就开出每月2.2万的床位费,相当于把退休金、子女积蓄、拆迁补偿榨干后,还能再刮层油。
该公司的“互联网+养老”平台更绝,让失业青年当健康管家,美其名曰解决就业,实则把劳资矛盾转化成代际情感绑架,公司却靠“孝心数据”融到B轮。
在短视频平台,养生主播们正进行着朋克炼丹。他们用《感动中国》的语调讲述“80岁奶奶直播带货养活全家”的故事,评论区却自动弹出398元养生课程链接。某MCN机构内部文件泄露,运营总监批示:重点打造失业宝妈逆袭成健康顾问的人设,痛点要戳准三线城市离异带娃女性。
这些精心设计的情怀剧本,比《我不是药神》更催泪,比《华尔街之狼》更嗜血。
最魔幻的还属健康创富神话。一个号称教母级的女总裁在万人会场嘶吼:“卖胶原蛋白肽不仅让你年轻十岁,还能开上玛莎拉蒂!”台下大妈们眼含热泪刷卡进货时,没人注意到她脖子上的皱纹已然很深,解释的理由是,家人们优先使用。
有数据显示,76%的保健品代理商月收入低于3000元,但顶层那0.3%的钻石董事,确实开上了用玻尿酸瓶子换来的保时捷。
当“社会价值”成为新型PUA话术,每个毛孔都滴着鸡汤的资本,突然就拥有了母性的光辉。
焦虑经济:在棺材板上跳广场舞
大健康产业的终极奥秘,是把全中国人变成疑病症患者。
打开电视,养生专家正用恐怖片音效警告:“体内湿气重,阎王提前到!”翻开手机,算法精准推送五个症状说明你快死了。就连电梯广告都在循环播放再不排毒就晚了的末日宣言。甚至健康管理机构被曝购买医院体检数据,专挑有脂肪肝、高血压的客户进行“死亡倒计时”营销。南京一个不对退休的阿姨花了20万买美国航天级排毒仪,只因销售说再晚三天,肝就硬化了。
更荒诞是死亡理财。一个保险公司推出“健康寿命对赌协议”,承诺活到90岁返双倍保费,精算师却悄悄把赔付年龄设定得比全省平均寿命高8岁。当78岁的退休教师王建国发现自己可能倒贴棺材本时,业务员早已用他的保单佣金换了新车。
这场全民健康焦虑的真相,是资本在给整个社会注射精神玻尿酸,先制造恐慌溃烂的伤口,再高价出售他们生产的创可贴。
坦率地说,大健康产业不该是门纯生意,起码是有底线的生意。
大健康产业的说法,已经有十年左右了,早已偏离“上医治未病”的初心,沦为穿着白大褂的华尔街之狼。
当健康成为奢侈品,当长寿变成期货产品,这个打着造福人类旗号的产业,正在把生命尊严切成49800元/克的寿司拼盘。
真正的大健康产业,不需要在老人床头装刷卡机,不需要教失业者用花呗买保健品,更不需要把14亿人变成行走的疾病保险箱。
或许有一天,当我们撕下“健康”标签上的价码,让医院回归救死扶伤的本真,让公园太极拳不再被养生会所传单包围,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坦然接受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那时候的大健康产业,才配得上“健康”二字。
否则,所谓的大健康,不过是场全员参与的集体慢性自杀。
来源:许晓锐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