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精彩一夏 | 新坍镇:周末“土味”朗读趴,银龄童声话乡音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2 17:59 1

摘要: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也是连接代际情感的桥梁。考虑到村里老龄化严重,老人日常交流与获取知识的渠道有限,对传统阅读活动参与度低,“读不懂、不愿读”成为普遍现象。

周末土味朗读趴

银龄童声话乡音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也是连接代际情感的桥梁。考虑到村里老龄化严重,老人日常交流与获取知识的渠道有限,对传统阅读活动参与度低,“读不懂、不愿读”成为普遍现象。

近日,新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新坍子社区以“方言朗读”的形式——让孩子们用爷爷奶奶熟悉的射阳话读书,一方面让老人“听得懂、听得亲”,提升阅读获得感;另一方面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方言魅力,成为乡土文化的“小传承人”。

“炒蚕豆,炒碗豆,咕噜咕噜翻跟头。” 那脆生生的声音一下子就把现场的气氛炒热乎了,老人们脸上都乐开了花,跟着童谣节奏点头拍手。这熟悉的童谣,一下子就把大家拉回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里。

小朋友用射阳方言绘声绘色地描述徐秀娟守护丹顶鹤的经历。“从她怀揣鹤蛋奔赴射阳,到芦苇荡中悉心照料鹤群,再到为寻走失天鹅献身,秀娟阿姨护鹤的草滩荡,现在成了丹顶鹤的家。”老人们听得十分感动。

活动的最后,新坍子社区党总支书记徐步良通过播放老人穿拖鞋滑倒案例视频,直观展现了因居家安全细节疏忽导致的严重后果。引发在场老人的强烈共鸣。“走路要慢点儿,特别是‘磕地头’(膝盖)不好的爷爷奶奶,在家表(不要)搭鞋拖子(穿拖鞋),家里地上不要弄滑叽叽的,裤夹子(裤脚)不要太长,容易跌跟头(摔跤),烧水的电茶掉子(电水壶)用完要拔插头,坏特(坏掉)的电线千万不能用,要注意安全噢!”这些接地气的方言表达,让老人听得明白又亲切,不住点头。

“徐书记讲的安全课“雪滑”(实在), 小朋友故事说的“不丑”(特别好)”。这场“土味”朗读趴是代际情感的真诚对话,更是全民阅读的生动实践。方言不“土”,阅读不贵,书香与乡音共鸣,让读书更有烟火气!

拟稿:管宇婷戴丽娟 周广生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