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苗楠屏住呼吸,粗陋男人继续激情演说,说范蠡怎么怎么官居高位而又急流勇退,完后又是什么制盐经商,富贾敌国,完后又是什么二进宫三进宫什么官居高位……苗楠只听得如坠云雾里,粗陋男人难懂的地方话有些让她费听,飞沫四绽的形象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但那份慷慨激昂的陈辞,那份大
苗楠屏住呼吸,粗陋男人继续激情演说,说范蠡怎么怎么官居高位而又急流勇退,完后又是什么制盐经商,富贾敌国,完后又是什么二进宫三进宫什么官居高位……苗楠只听得如坠云雾里,粗陋男人难懂的地方话有些让她费听,飞沫四绽的形象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但那份慷慨激昂的陈辞,那份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似乎他自己就是当年那个商圣范蠡一样的骄傲情怀,不得不使苗楠觉得自己有些渺小,心想,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度量啊,这大城市的人就是不一样,连眼前这位粗陋的农民式的男人都这么内秀,苗楠一下子觉得自己还是出来对了,还可以赶紧开点眼界。
苗楠踏实的美滋滋的睡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苗楠就如约到范蠡文化公司上班了。
苗楠按照粗陋男人留下的地址来到了西郊军干所,一路遐想着商圣范蠡文化公司都不知会是怎样的宽阔明亮、心旷神怡。
没想到,进了气派的军干所大门后,苗楠拿着纸条询问了半天,人都说不知道有什么范蠡文化公司。无奈,苗楠就拨通了粗陋男人的手机,没想到粗陋男人热情的说:“我看见你了,你回头往门口门楼上看。”
门口门楼?已经走进去十几米远的苗楠回过头,晕,原来粗陋男人在军干所二层门楼的顶层在接电话。响亮的范蠡文化公司就在那里办公吗?苗楠带着满心的狐疑又折回去从大门左拐的一个黑暗狭小陈旧的楼梯爬上去,走到一字排开的二层楼道的尽头第一家,一个不到10平米的简易、拥挤、凌乱的房间,苗楠此时的心情一下子凉了半截,心想,这就是她要工作的商圣范蠡文化公司吗?
粗陋男人不知道是没有看出来苗楠情绪的反常,还是装着没看见,反正他依然像昨晚在酒店时的自信满怀:“来来来!”
苗楠踏进办公室,由于窗户外面就是临街参天的杨树遮阴,使得办公室光线十分昏暗,一只孤零零吊在陈旧斑驳的天花板中间的大约是20W的灯泡,散发着没有力量的浑浊的光线。拥挤的办公室里凌乱地摆放了几台台式电脑,几台笔记本电脑,昨晚一起吃饭的小女孩附在办公桌上在填写什么帐表,朝苗楠微笑了一下继续自己的工作。这时,粗陋男人电话响,苗楠还在继续熟悉着环境。
“给!”粗陋男人将正在响着的电话递给了苗楠,对了,忘了介绍,昨晚餐桌上粗陋男人对苗楠说好了工资是3000元。对苗楠的定位是办公室主任,再就是在网络上搜集一些范蠡的相关资料,串成范蠡平生故事档案,说以后还想要苗楠写范蠡的电视剧剧本,苗楠一听说以后还要自己写电视剧剧本,浑身就兴奋了,她太喜欢文学创作了,特别是那个范蠡,之前不知道,听了粗陋男人激情洋溢的介绍,就觉得范蠡应该大树特树其形象。况且电视短剧她是写过并播出过几部的。粗陋男人也趁热说,以后公司还要给苗楠提供住处,便于专心写作剧本。尽管当时苗楠对公司提供住处不是太接受,因为苗楠毕竟是有着几十年阅历过来的人了,虽然自己已经是半老徐娘,但是凭着感觉还不是能马上高兴起来。
却说此时,苗楠接过粗陋男人递过来的正在响铃声的手机,就明白自己是要承担办公室主任的角色了。她这个曾经做过地方小官员的人很明白,这个电话肯定是老总不便于接的才推给自己,于是就接过来:“您好!有什么事吗?”
对方是一位应聘工程监理方面的男人,苗楠询问的目光莫名其妙的看着粗陋男人。
“给他说,不需要。”粗陋男人给苗楠递话,完后再说了一句,“我以前是做工程的,我是夜县人。”
哦,苗楠一下子释然了,做工程的这句话一下子让苗楠和眼前这个粗陋男人对上号了,不过马上反映上来的又是另一个看法:看来这个人不简单,能文能武啊。
“给。”粗陋男人又将其他两把手机同时放在了苗楠面前,苗楠有些纳闷刚要张口。
粗陋男人说:“以后电话就你接了。”
苗楠抱着摆放在自己眼前的一字排开的三个手机和一部座机电话想要问什么但没说出来,粗陋男人不由分说的已经走出去了,那个小女孩也收拾了票据出去了。
苗楠一边收拾着工位,四台电话轮番砸来,苗楠对这里什么也不知道,很是怕电话过来,电话就越是轮番轰炸,苗楠很是有些不得心应手。来电的内容根本就不在苗楠的应答范围之内,大多是关于工程之事,苗楠根据询问情况有的模糊回答过去,有的明确回答,有的记下来要汇报给那个粗陋男人(以下简称老总)。其他的诸如应聘什么的电话苗楠都能够一一的给予妥切回答。
晚上回到作协临时住所,回想第一天的工作,苗楠自己也不知道今天接了多少个电话,也不知道到底对人家说了些什么,但毕竟是出门以来第一次第一天的工作,心里还是蛮有新鲜感的,觉得终于摆脱了体制内死水一滩的局面,在这里干活就像是电视上演的那样,紧张而又充实,觉得自己出来的决定还是对的。遂再次下了决心决定第二天就在公司附近先找房子租住,尽管老总说公司可以提供最好的房子,但是,从没有依靠人习惯的苗楠还是决定离开省作协这里,先租房住下。(待续)
(宁文英,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政协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参政议政智库特聘专家。出版文学书籍6部,搬上舞台的小品剧本30余部,陕西电视台播出的电视短剧剧本100余部。喜马拉雅听书平台播出4部文学作品《文化馆那些事》《汾水呜咽》《华山演义》《宁文英专辑》)
来源:文艺天地—宁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