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Western Blot(WB)实验时,转膜不成功是不是让你很头疼?😩别急,今天就来给大家唠唠,WB转膜不成功的原因,还有怎么解决,赶紧搬好小板凳,认真听讲啦!
做Western Blot(WB)实验时,转膜不成功是不是让你很头疼?😩别急,今天就来给大家唠唠,WB转膜不成功的原因,还有怎么解决,赶紧搬好小板凳,认真听讲啦!
🌟 转膜不成功的原因
1️⃣ 凝胶浓度不合适
凝胶浓度对转膜效果影响很大。如果凝胶浓度过高,蛋白在凝胶里动弹不得,转到膜上就难;如果凝胶浓度过低,蛋白在电泳时就散了,转膜分辨率受影响。所以,凝胶浓度要根据蛋白分子量来选择。
2️⃣ 蛋白样品质量差
提取蛋白时操作不当,蛋白降解或变性,转膜时蛋白就不跟膜结合,或者在电场里乱跑。比如裂解细胞提取蛋白,没及时加蛋白酶抑制剂,蛋白酶就把蛋白降解掉,转膜时蛋白量少,条带也模糊。
3️⃣ 转膜条件没调好
转膜时间、电压和电流得根据蛋白分子量和膜的类型来优化。小分子量蛋白转膜时间短,大分子量蛋白就得转久点。时间短了,蛋白还没转完;时间长了,蛋白可能就散了或者从膜上掉下来。电压和电流也很关键,电压高了蛋白跑太快,转膜不均匀,还可能把膜给弄坏了;电压低了,转膜速度又太慢。
4️⃣ 转膜缓冲液有问题
转膜缓冲液很重要,里面含有乙醇胺、甘氨酸等成分,能维持电场稳定,帮助蛋白跟膜结合。要是缓冲液配错了,或者用了过期的,转膜肯定不行。
5️⃣ 凝胶、膜和滤纸的放置顺序和接触情况
三者之间要是有气泡,电流就过不去,蛋白也转不好。正确的顺序是滤纸 - 凝胶 - 膜 - 滤纸,还得确保它们贴合紧密,没有气泡。
6️⃣ 转膜装置性能和状态
转膜槽密封性不好,电流就会泄漏,转膜过程中电流分布就不均匀,蛋白转移受影响。转膜装置的电极接触不良,电流也不稳定,转膜效果就差。
7️⃣ 转膜用的膜选得不对
常见的有PVDF膜和硝酸纤维素膜,它们的孔径大小和亲水性不一样,适合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要是选错了膜,或者膜没经过正确处理,比如PVDF膜在用之前没用甲醇泡,蛋白就结合不好。
🎯 转膜失败后还能继续转吗?
1️⃣ 可以继续转膜的情况
如果转膜失败是由于操作失误或设备问题(如转膜时间过短、转膜槽接触不良、缓冲液不足等),而凝胶中的蛋白样品本身并未受到损坏,那么理论上是可以继续进行转膜的。比如,如果转膜时间过短,蛋白尚未完全转移到膜上,但凝胶中的蛋白仍然清晰可见,此时可以调整转膜条件(如延长转膜时间、更换新的转膜缓冲液等),重新进行转膜操作。
2️⃣ 不建议继续转膜的情况
蛋白样品受损:如果转膜失败是由于凝胶保存不当、蛋白降解或变性等原因导致的,那么继续使用这些蛋白样品进行转膜可能无法获得理想的结果。凝胶损坏:如果凝胶在转膜过程中被损坏(如凝胶破裂、变形等),那么继续使用该凝胶进行转膜可能会导致蛋白条带不完整或转膜不均匀。膜已损坏或污染:如果转膜失败是由于膜的质量问题(如膜上有划痕、孔洞或污染)导致的,即使重新转膜,蛋白也可能无法正常结合到膜上。🎯 防止蛋白样品降解
1️⃣ 蛋白提取阶段
使用合适的裂解液:选择适合目标蛋白的裂解液非常重要。裂解液的成分应能够有效溶解蛋白,同时尽量减少蛋白的变性和降解。添加蛋白酶抑制剂:蛋白酶是导致蛋白降解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裂解细胞或组织时,必须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如PMSF、Aprotinin、Leupeptin等),以抑制蛋白酶的活性。2️⃣ 蛋白保存阶段
快速处理样品:在蛋白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后续操作,避免蛋白在室温下长时间暴露。避免反复冻融:蛋白样品在保存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反复冻融。添加稳定剂:在保存蛋白样品时,可以添加一些稳定剂,如甘油、蔗糖等。3️⃣ 蛋白处理阶段
控制操作温度:在进行蛋白样品的处理(如SDS-PAGE电泳、转膜等)时,应尽量在低温下进行操作。毕合生物(www.bihebio.com)提供服务内容:分子生物学、免疫, 重组蛋白及ELISA相关、活性小分子化合物、高端化学、材料化学、细胞资源库与培养相关、生命科学、天然产物
来源:毕合生物M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