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劳模三条产业链!利川用“劳模精神”赋能乡村振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2 11:50 2

摘要:作为利川星斗山红茶有限责任公司的首席制茶师,邱建红在茶叶产业链上的影响力举足轻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后,他深知责任更重,一头扎进了茶园与车间。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中

劳模精神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

强大引擎

湖北利川

这片北纬30°的生态沃土

因三位产业链上的“劳动模范”的

坚守与创新

焕发出蓬勃生机——

他们以匠心雕琢产业

以实干振兴乡村

在茶香、漆韵、药香中

书写着“劳模精神”的生动实践

作为利川星斗山红茶有限责任公司的首席制茶师,邱建红在茶叶产业链上的影响力举足轻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后,他深知责任更重,一头扎进了茶园与车间。

邱建红(中)在文斗镇堰塘村茶叶基地查看茶叶

在茶叶种植端,邱建红积极推广良种良法。他深入各个茶叶种植基地,指导茶农科学管理茶园,从病虫害绿色防控到合理修剪,事无巨细。“只有源头的鲜叶品质过硬,才能做出顶级的利川红。”他常常这样叮嘱茶农。

在海拔1300米的文斗镇堰塘村茶旅融合示范基地,邱建华及团队采用单行单株的种植模式,坚持人工除草,去年更是用上了“科技”即铺设除草布,实行精细化管理。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茶农采用绿色生态的种植方式,利川市优质茶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堰塘村茶叶基地

“堰塘村茶叶种植基地已经建设好,也吸引了一大批游客,现在正在促进茶园与民宿有效衔接,带动周边更多村民致富,做强茶产业。”邱建红说。

制茶车间里,邱建红依然坚守在一线,不断改良制茶工艺。从萎凋、揉捻到发酵、干燥,每一道工序他都严格把关。

“制茶讲究的就是自然,我时常叮嘱年轻一代的制茶师们,要看茶制茶,每一个环节都要看,把看茶制茶当成一个技术参数去巩固制茶知识。”邱建红说。

邱建红带领团队深入云南景迈山

今年三月,他带领黄坤、夏雪等20余名年轻制茶师们前往云南深入茶山、茶企与茶农进行技术交流。

“用他们的鲜叶来制茶,通过对不同茶的技艺加工,对制茶技艺更加的熟稔,制茶底气也更足了。”黄坤对制茶技艺有了更深的感悟。

作为“东湖茶叙”国事用茶的利川红,持续以高端场景为品牌赋能。继武汉天河机场、恩施机场贵宾厅设立展示区后,今年5月,利川红成功中标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国际贵宾厅茶饮服务项目。

“目前,利川红已完成国际贵宾厅专属服务团队组建,3名茶艺师正在利川接受系统培训,内容涵盖茶叶品鉴、冲泡技艺等专业课程。”邱建红说。

据悉,该展示区将于5月底正式开放,“开门待世界,一杯利川红”,届时,往来国内、国际航班的中外宾客将在白云机场贵宾厅内,沉浸式体验利川红茶的醇香韵味与中国茶文化魅力。

“我们将推动茶山变茶园,持续提升利川红品牌影响力,推动利川茶叶贸易、文化传播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让世界品味来自北纬30°黄金产茶带的东方茶香。”邱建红说。

洪克俭:创新传承,以科技唤醒千年坝漆活力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全国技术能手、利川市德隆生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洪克俭,是坝漆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坝漆作为中国传统技艺的瑰宝,在他的努力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洪克俭以科研为引领,不断提升坝漆涂料品质。他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先后主持参与8项省部级重大研究课题,获得授权国家专利15项。他研发的新型坝漆涂料,不仅保留了传统坝漆的优良特性,还在耐候性、附着力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为了从源头上保障坝漆原料供应,洪克俭积极推动漆树种植产业发展。他与4家漆树专业合作社联合种植漆树4000亩,并带动农民种植漆树10万亩。

“我定期为漆农提供技术培训,从漆树的选种、栽培到采割,给予全方位指导。”洪克俭说。

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漆树种植行列,曾经荒废的山地重新披上绿装,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在产业下游,洪克俭积极拓展坝漆应用领域。除了传统的家具、工艺品涂装,坝漆涂料还被应用于古建筑修复、高端汽车内饰等领域。他与上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常州华立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共同开发适应不同场景的坝漆产品。

去年,洪克俭与湖北民族大学联合申报湖北省绿色坝漆先进涂层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聚焦非遗坝漆现代化应用,正在研发智能自修复、防火、海洋工程防护等新型涂料产品。

“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我们希望在高端装备防护、海洋工程等现代产业领域开辟新赛道,实现非遗传承与技术创新的双向赋能。”洪克俭说。

如今,洪克俭创作的坝漆工艺品一年能卖出上百件。

洪克俭说:“希望通过技术改进,坝漆可以成为环保节能、循环可再生的新型材料,为广大坝漆种植农户带来更可观的收入。”

龙祥云:深耕不辍,撬动大黄产业链式发展

利川市勤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龙祥云,凭借在大黄种植领域的突出贡献,2025年,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她的目标很明确:打造更加完善的中药材产业链,带领更多药农致富。

5月19日,走进合作社的大黄加工厂房,机器声轰鸣不断,该厂房正在进行产地趁鲜加工建设。据悉,趁鲜加工不仅减少了运输损耗,还能有效防止霉变和有效成分流失。

“我们厂房产地趁鲜加工建设完成后,将安装烘烤加工一体化设备,将采收后的大黄直接在产地完成净制、切制、干燥等初加工工序,最大程度保留药材有效成分。”龙祥云说。

龙祥云与科研团队潜心研究,加大大黄种苗培育的投入,目前,合作社已建成全国大黄种质资源圃21亩,包括马蹄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三大品系,以马蹄大黄为主,收集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100份全国大黄种质资源样本进行培育。

“好苗出好药,只有培育出更优质、抗病性更强的马蹄大黄种苗,药农的收益才有保障。”龙祥云说道。

在种植环节,龙祥云与科研团队合作积极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建立起标准化GAP基地,该基地已完成延伸检查环节,系湖北大黄首家GAP基地。

如今,合作社建设马蹄大黄良种繁育基地368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3600亩,年加工干品达3000吨,年产值6000多万元。与云南白药、太极集团等多家药企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产学研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将利川大黄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马蹄大黄生产基地。”龙祥云说。

邱建红让一片茶叶跨越山河

成为国际贵宾厅里的“中国味道”

让传统技艺闪耀现代工业

让深山药材走向全国市场

从田间到车间,从技艺到产业

他们以劳模的担当

串联起一条条富民强市的“黄金链”

在他们的引领下

利川的产业发展之路

必将越走越宽广

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