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组成的研学团走进大庆油田,通过进展馆、到车间、访劳模等方式,对劳动光荣、劳模伟大有了更加真切的认知。研学团进企业,既丰富了研学路线和课程,又加强了校企联系及合作,是“劳模工匠进校园”的反向操作与有益补充。
据11月15日《工人日报》报道,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组成的研学团走进大庆油田,通过进展馆、到车间、访劳模等方式,对劳动光荣、劳模伟大有了更加真切的认知。研学团进企业,既丰富了研学路线和课程,又加强了校企联系及合作,是“劳模工匠进校园”的反向操作与有益补充。
研学本是学的延伸,是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课堂”。但有的研学活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逐渐走了样、变了味,“学”的含量有所降低,甚至以游为主,变得名不副实。因此笔者认为,高校研学团进企业、进车间堪称一股“清流”,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从制造迈向智造的征程中,企业和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是关键支撑、重要资源,前者成为研学目的地、后者成为研学导师,是非常对口、对味的,其优势及特色同样十分明显。
许多企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史、艰辛的奋斗史,劳模工匠有着刻苦钻研、积极进取的成长史,生动地践行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材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是历史的也是现在进行时的,不断充实着更新着,常读常新;教师能干会说,言传身教不在话下;教室包括展览馆、陈列室、车间一线等,也不缺练兵场。实地看、面对面交流、亲手干,让这堂思政课、实践课上得更扎实,有助于真正触及灵魂、启迪心灵。
研学团进企业能传递这样一种观念: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绝非一句空话,有一日之努力就有一日之功效,有一技之长就有一席用武之地。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高瞻远瞩可以,好高骛远不行,踏实专注可以,三心二意不行。
劳模进校是走出去,研学团进企也是走出去,可谓“双向奔赴”。正向引领与反向吸引相结合,持续提高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提升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建设一支庞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力军。(汤飞)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