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舆论场|成都一学校设置“学霸就餐区”:激励教育需要更合理的呈现方式

B站影视 2024-12-20 13:45 2

摘要:网传图片显示,在成都石室成飞中学食堂部分区域的桌子上摆上了“学霸就餐区”的标志。另一张图片显示,“学霸就餐区”内不少学生在用餐,其餐食与普通学生的有较大差异。

一、舆情概述

12月16日,有网友发文称四川成都石室成飞中学设置“学霸就餐区”,引起热议,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网传图片显示,在成都石室成飞中学食堂部分区域的桌子上摆上了“学霸就餐区”的标志。另一张图片显示,“学霸就餐区”内不少学生在用餐,其餐食与普通学生的有较大差异。

(图源齐鲁壹点)

成都石室成飞中学工作人员表示,这是每次月考对优秀同学的奖励,奖励的对象是单科第一、班级第一和进步第一的学生。“会给学生发一个学校的文创产品和一顿免费的餐食,平时不这样。只要考好了就可以,不存在区别对待学生。”

对此,不少网民纷纷表示质疑,认为学校此举有区别对待学生的嫌疑。

17日,成都市石室成飞中学就此事发布情况说明: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对此深感歉疚,现已整改取消。

(图源成都市石室成飞中学)

公开资料显示,成都市石室成飞中学地处天府动力源(青羊航空新城)核心区,其前身为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子弟学校,建校于1960年6月,2006年3月移交青羊区人民政府,2022年5月由成都石室中学全面领办。

二、舆情数据

齐鲁蛙眼舆情大数据平台监测显示,自2024年12月16日00:00至2024年12月20日11:00期间,互联网上共监测到相关舆情74372条。该事件全网声量最高峰出现在2024年12月17日,共产生48089条舆情信息,其中短视频平台最为突出,最高达到19666条传播量,成为该事件的主要传播媒体。

舆情走势图(图自齐鲁蛙眼舆情大数据平台)

此事件共上过16次热搜,最长在榜时间达到1天11时。

部分热搜统计图(图自齐鲁蛙眼舆情大数据平台)

此事件共受到364家媒体的关注,相关报道多达1500余篇,其中,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齐鲁壹点等媒体专门就此事发表了评论。

各级媒体信息发布数量统计图(图自齐鲁蛙眼舆情大数据平台)

三、舆论反应

(一)唯分数论不可取,认为会对其他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

部分网民担忧这种做法会加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特别是对那些成绩不够突出的学生。有网友指出,此举是在过分强调分数,忽视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导致教育变得单一和功利化。

(二)支持校方的激励做法,呼吁不要对此举上纲上线

部分网民认为,学校设立“学霸就餐区”是一种积极的激励方式,可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部分网民呼吁不要对这种做法过度解读和上纲上线。认为学校此举只是一种尝试和探索,旨在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而非歧视学生。

(三)认同校方的出发点,认为奖励方式有待考量

部分网民认为,学校的初衷是良好的,但方式有待改进,认为学校应该寻找一种更加公平、合理的奖励方式,以避免对其他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伤害。同时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感受,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来制定更加合适的奖励方式。如有网民指出:“这其实跟奖学金的道理是一样的,没必要上纲上线,鼓励头雁的出发点是好的,方式方法还是需要注意一下”。

四、舆情启示

(一)校方在事前舆情管理上显得力不从心,声明内容应更加主动

在当前这个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任何与教育公平、学生权益相关的问题都可能迅速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此次事件首先揭示了学校在事前舆情管理方面的不足,学校在决定实施某项措施之前,未能充分预见到其可能受到公众舆论的审视,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争议和负面舆情。因此,学校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必须具备强大的舆情预判和管理能力,确保决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众期望保持一致。

事件发生后,尽管学校迅速做出了回应,并在声明中表示“深感歉疚”,但从舆论的反应来看,这种回应在内容上显得过于被动。尽管有网民指出此举可能带有“唯分数论”的倾向,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声音认为此举出发点是积极的。因此,在宣布取消“学霸就餐区”以回应公众期待的同时,学校还可以采取更为主动的引导措施,例如,在公众关注的素质教育方面,积极介绍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减轻负面舆情带来的冲击,增强学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二) 贴标签的做法反映了优绩主义的阴影,校方的激励措施应关注舆论热议的深层逻辑

在此次事件背后,许多网民认为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体现了优绩主义的阴影。优绩主义强调个人成功和奖励应完全基于能力和努力,而不考虑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这种做法往往忽视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多元化,容易导致学生之间的不平等和分化。正如中国青年报评论所指出的,“所谓的‘学霸就餐区’,对于那些有机会享受优待的‘学霸’来说,似乎颇具吸引力。但本质上,这实际上是在学生之间划分等级,不仅会在学生之间造成隔阂,伤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也不利于为成绩优异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设立这样的激励措施,初衷可能是好的。但如果完全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而忽视了其他因素,可能会适得其反。”

“学霸就餐区”虽然只是个例,但其背后所反映的“分数至上”的逻辑在教育体系中已存在多年,例如“AB班”、“快慢班”以及培养成绩突出学生的“火箭班”等,都是这种心态的体现。

因此,学校在设计激励措施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措施是否符合公众的认知和期待,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发展需求,努力在实现目标的同时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使教育符合舆论的期待。

(三)既是监督也是督促,学校的激励教育需要更合理全面的展现方式

无论是家校合作还是学校的日常管理,当前,学校的每一项举措都可能受到舆论的放大和审视,中小学一直是教育领域舆情的高发区。舆论的审视既是监督也是督促,它要求学校在教育管理和激励措施上更加合理、公正和透明。

学校应认识到,教育激励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追求成绩。因此,在制定激励措施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减少成绩激励带来的严肃感和等级意识。例如,一些学校采用发放瓜果、猪肉、活鱼等奖励形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认可。

正如光明日报评论所言:“教育评价背后反映的是教学的导向。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我们必须克服唯分数论的顽疾,完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当然,评价体系的改革并非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它需要整个教育系统乃至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延伸阅读:

牛奶盒、空笔芯成“作业”:教育应切实摆脱形式主义

2024年8月,二手平台售卖牛奶盒、空笔芯的词条登上了热搜。洗净晾干的空牛奶盒、空笔芯等一些在常人看来“无用”的物品,正成为一种热销的商品在二手平台上流通。这些商品的需求源于学校布置的特殊作业,学校出于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或监督孩子学习等不同目的,在布置的作业中以自愿或强制的方式要求学生收集这些物品,达成一定数量后才会被视为完成任务。在本次事件中,形式主义的作业要求不仅镜像式地映射了学生与家长的真实诉求,更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网民的共鸣。要解决作业走偏的问题,教育者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水平来设计作业。作业应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而非仅仅追求量化的达标。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让作业回归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案例取自齐鲁蛙眼舆情案例库)

来源:齐鲁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