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的老伴王素芬站在门口,手里还拿着锅铲,一脸理直气壮:“我们挂个镜子碍着谁了?”
我见到张建国,是他用环形锁猛砸邻居门锁的时候。
那声音像丧钟,在楼道里回荡。
他的老伴王素芬站在门口,手里还拿着锅铲,一脸理直气壮:“我们挂个镜子碍着谁了?”
顾太太抱着孩子缩在门后,脸色惨白。
刚调解好矛盾第二天,却被张建国家的作风气笑了。
我抬头看去——
一根铁丝横跨楼道,一把破旧竹扫帚随风晃动,正对着902室的大门。
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无比的嘲讽。
楼道里突然“砰”地一声。
那声音像是从地狱里炸出来的。
顾太太冲出门,一眼就看见901室门前挂着的八卦镜——又挂上了!
她气得手指发抖,几步冲过去,一把扯下镜子,狠狠往地上一摔。
“你们到底想干嘛?咒我们吗?”
镜子碎了一地,像无数个扭曲的脸,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她喘着粗气站在原地,胸口剧烈起伏。阳台上的丈夫听到动静跑出来,看到这一幕,愣了几秒,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拉住她准备往回走。
可他们不知道,这一切都被楼下遛狗的邻居拍进了视频里。
张建国是晚上七点半回来的。
刚走到自家门口,他就愣住了。
地上,镜子碎片散落一地。
他皱起眉头,问:“谁干的?”
王素芬没好气的指了指对面:“就是那对不懂规矩的年轻人!”
张建国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他二话没说,从抽屉里拿出那个老式环形锁。
接着,他径直走向902室门口。
“咚!”
“咚!!”
“咚!!!”
“我砸死你们这全家没有教养的东西!”
他一边砸一边叫嚷着。
沉重的金属撞击声在楼道里回荡,像是有人在敲钟。
902室的孩子正在上网课,听到这声音猛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水杯打翻在地。
他缩在书房角落里,捂住耳朵,一边哭一边喊:“妈妈,我怕!妈妈,我怕!”
顾先生冲出来怒吼:“老杂毛,你疯了吗?!”
张建国瞪着他,眼珠子都红了:“怎么,就允许你们砸我家东西?还是你们先动的手!”
两人几乎要打起来。
顾太太颤抖着手拨打了110。
我赶到现场时,楼道里已经围了好几个人。
有人拍照,有人低声议论:“想都不用想,指定又是那面八卦镜惹的祸哦……”
我挤进人群,一眼就看到了满地狼藉。
“大家散开散开,我是居委会的,你们都冷静点!”我试图拉开双方。
但没人听我说话。
“我就是挂了个镜子,犯法了吗?”张建国语气强硬。
“你知不知道我儿子昨晚做噩梦哭醒的,就是你们镜子照的!”顾太太也憋红了脸。
我看了看双方,有点无奈,但是我还是挤出笑脸说道:“大家都是邻里邻居的,没什么深仇大恨,你们看,现在都那么晚了,大家先都冷静一下,消消气,不能影响到其他人家了,明天我们一起到居委会坐下来好好谈谈。”
也有人在旁边劝道:“是啊,李主任也是我们居委会公认的讲事理的人,没什么过不去的。”
也有人在旁边埋怨:“这么晚了,人家不要休息的啊!”
两家人渐渐也熄了火,各自闷不做声的转头回家去了。
剩下三三两两的住户也逐渐散去。
我站在楼道尽头,靠在墙上,望着那一地镜子碎片。
耳边还回响着孩子的哭声。
回到居委会,我习惯性的打开笔记本,写下一句话:
“签十次协议,不如一句真心话。”
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陈书记的消息:
“别让事情闹大。”
我合上笔记本,抬头望向夜空。
远处的月亮挂在高楼之间,像一面巨大的镜子,照见这个夜晚的所有荒唐。
我叫李倩,28岁,真情公寓社区委员会调解员。
这是我接手的第17起邻里纠纷。
顾先生坐在电脑前,给我看了那张照片——901室门口挂着一面八卦镜,正对着他家门。
镜子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像一只眼睛。
“李主任,我们不是不讲理的人。”他说,“但每天一开门就看到这个,心里真的很难受。”
我能理解他的感受,但真正的难题不在照片里,在那扇门后。
说好的今天一起过来调解,但是901他家就是不过来。
没办法我只好逐个击破了。
“您好,我是居委会的小李。”
我站在901室门口,笑容温和,手里拿着记录本。
开门的是王素芬,手里还握着锅铲,围裙都没摘。
“什么事?”她语气不善。
“是这样的,”我尽量耐心地说,“902室反映您家门口挂的八卦镜正对他们的门,让他们感到不适,希望可以协商一下。”
“不适?”她冷笑一声,“年轻人怕镜子?你们现在连风水都不懂了吗?”
我笑着点点头,没急着反驳:“我知道这是传统习俗,我们也尊重。但对方也有他们的顾虑,我们想看看有没有办法让双方都安心。”
王素芬翻了个白眼:“我们没惹他们,是他们来找事。”
我把这句话记下来。
我知道,这不是一句话的问题,而是一种立场。
一种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
下午三点,我敲开了902室的门。
开门的是顾太太,脸上带着疲惫。
“他们怎么说?”她直接问。
“他们觉得这是民俗信仰,不能随便拆。”我如实反馈。
“民俗?”她冷笑,“我看他们是想咒我们。”
我没有打断她,而是认真地说:“我能理解您的担忧,但他们也有他们的理由。”
“什么理由?迷信!”她语气激动,“我不反对传统文化,但我反对把镜子照着别人家门口,怎么了,我们是妖怪啊?”
我点头,继续记录。
看着她的眼睛,我看到了一种东西——恐惧。
当天下午,我还是把他们都约来居委会会议室碰了头。
901室来了两位老人,902室也来了夫妻俩。
我清了清嗓子:“今天我们不是来吵架的,是来解决问题的。”
王素芬率先开口:“我们没惹他们,是他们来找事。”
顾太太立刻反击:“你们挂镜子正对人家门,还不让说?”
王素芬:“我们住了十几年都没人管,怎么你们一搬进来就这么多事?”
顾太太:“因为你们的行为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
王素芬冷笑:“你们年轻人真是矫情。”
眼看又要吵起来,我赶紧打圆场:“其实大家都是希望生活得更舒心,我们看看怎么一起解决这个问题,看看我们能不能各退一步?”
张建国一直没说话,这时终于开口:“要我们拆镜子肯定不行,最多遮起来。”
顾先生想了想点头:“这样应该可以,但前提是你们把我家门修好。”
顾太太还没来得及反对就被顾先生拉了一下胳膊,还是忍住了没出声。
王素芳也撇了撇嘴没说话。
我瞄了一眼,我觉得她心有不甘,但我没多说。
我赶紧记录:“哎,这样不就好了嘛,大家和气生财,那我们就达成一致:901室先把902的门修好,以后遮住八卦镜,902室不再为此事进行纠缠。”
我在纸上签下日期,盖上公章。
双方签字,按手印,协议完成。
但据我经验,——这只是纸上的和平。
调解后的第五天,我接到了顾太太的电话。
她气急败坏:“小李,那俩个老不休的不讲武德。”
“嗯?什么情况?”我不确定地问。
“901室……那个镜子……真是……”她语无伦次,“你还是过来看看,评评理!”
我怀着忐忑的心赶紧小跑着过去。
我赶到真情公寓时,已经是傍晚。
抬头一看,忍不住嘴角一抽,那面八卦镜挂回去了,位置一点没变。
也用东西遮住了,但是这遮住的东西……无法描述
一根铁丝横跨楼道,中间挂着一把破旧的竹扫帚遮挡在八卦镜和对面之间,随风轻轻晃动。
我深吸一口,又缓缓吐出,平复了一下心情。
我敲开901室的门。
开门的是王素芬,神色平淡:“怎么又来了?”
“你们不是答应遮住八卦镜吗?”我尽量保持镇定。
“我们没说不遮啊。”她语气轻松,“喏,那不是遮住了吗,还有啥好说的。”
“那您也不能用扫帚遮啊?”我指着楼道中间。
“那有啥不好,又能遮八卦镜又能除尘。”她一脸理所当然,“你们年轻人想多了。”
说完就“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我盯着她的眼睛,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她不是忘了协议。
她是压根就不认。
那晚,我还没来得及再组织一次调解。
顾太太就已经行动了。
她找了装修队的人搬了很多砖,把901的门前砌了一堵墙,砌墙就算了,居然还抹了大白漆。
奇怪的是901的俩个老人家居然没发现。
直到我接到901张建国的电话
“喂,小李,902是不是踏马有毛病,在我门口砌墙?”
“赶紧帮我把墙拆了,看我今天出来不打死他!”
我赶到现场的时候,已经围了好几个人。
有人拍照,有人录像,还有人哈哈大笑着说:“这年头连邻居都能给封起来,赶紧拍个照发朋友圈,绝对上热门。”
我站在那堵墙前,看着它,忽然觉得真的是太荒唐了。
就在这时,901室的门猛地打开了。
张建国穿着拖鞋、睡衣,头发乱糟糟地冲了出来。
他盯着那堵墙看了几秒,突然爆粗口:“谁干的?!顾家是不是疯了?!”
他一脚踹在墙上,水泥灰都震下来了。
“老子出不去是吧?!”他怒吼,“我看你们能不能把我活埋了!”
说完,他转身冲回屋里,不一会儿拎出一把铁锤。
“老子今天不砸了这堵墙,我就姓你祖宗!”他一边骂一边抡起锤子猛砸。
砖块崩裂,灰尘四起,整个楼道弥漫着一股呛人的味道。
王素芬也跑出来劝:“别砸了,再闹就真要进去了!”
可他已经听不进去。
这时,顾先生也开门出来了。
“她是为了自保。”他说,“你们挂镜子的时候,想过后果吗?”
“镜子是你妈!你全家都是镜子!”张建国砸开一个缺口,红着眼睛冲过去。
眼看两人就要打起来,我赶紧冲上去拦住。
可能都是怕进公安局吧,在我稍作劝说之下,他们才没打起来。
为了社区的和谐,我也是下了血本了,我找了社区清洁的把楼道的墙拆了,还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可是还能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俩家的老大难呢?
突然我嘿嘿一笑,我想到了一个绝好的办法。
我想起来我几天前曾在社区活动时听王素芬提过一句:“我孙子快放暑假了,要来住一阵。”
我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来——这或许就是最佳的突破口。
成年人都陷在立场里,不肯低头。
但孩子不一样。
他们没有历史包袱,也没有情绪积怨。
他们看见的是人,不是标签。
我先联系了901室孙子的母亲。
“你们家孩子放假了是不是要回真情公寓?”
她笑了笑:“是啊,他挺喜欢那里的。”
我说:“正好社区这周组织儿童活动日,要不要让他参加?”
她顺口就答应了:“好啊好啊,正好放假了也准备去看望一下孩子爷爷奶奶呢。”
我笑着说:“这次是团队合作项目,说不定能多交几个朋友,孩子多锻炼一下社交挺好的。”
她答应了。
我又去了902室。
顾太太听说我要安排她儿子和901室的孩子一起玩,脸色有些不自然。
“你还真打算让他们做朋友?”
我肯定的点头:“我想试试,想解决矛盾,也得要多方面,老人家固执,但是他们疼孙子啊,对吧。”
“这孩子成了朋友,老人家总归不能视而不见吧,孩子说的话他们肯定得顺着,放心好了,就看我的吧。”
她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是啊,谁不想住的顺心点呢,孩子也是无辜的啊。”
“一切就拜托你了啊,李主任,这矛盾要是解开,你可就是我家大恩人呐。”
活动当天,我把两孩子分在同一组。
任务是拼一幅社区地图,还要一起完成一段滑板接力。
起初,他们还有点拘谨。
可不到半小时,就开始互相教招式、比赛谁跳得远。
王素芬看着孙子,眼神中充满喜爱,可又待着那么点不屑。
张建国也在门口探头探脑,但嘴上还是硬:“我才不是来看他的。”
可当孙子喊了一声“爷爷”,他立刻嘻嘻哈哈的应声:“哎,我的大孙子哎,怎么了,想要啥,爷爷给你买。”
几天后,活动结束了,两个孩子也在我的促合之下已经形影不离。
他们在楼下一起玩滑板,还互教游戏。
901室孙子回家说:“妈,我觉得对门那个哥哥挺酷的。”
902室孩子也悄悄告诉妈妈:“对门那个弟弟挺好玩的,我们玩的太开心了。”
王素芬看着孙子和别人家孩子玩得开心,第一次没有阻止。
我知道,破冰的时机到了。
我决定趁热打铁。
不能让这份情谊只停留在孩子身上。
它该蔓延到大人心里。
我以“暑期成果展示”为名,请两家人到场。
地点是社区活动室,布置得很温馨:小桌椅、水果茶水、墙上贴着孩子们画的“我们的小区”。
两个孩子兴奋地拉着家长进门。
“你看,这是我画的咱们楼!”
“你看,我俩一起搭的乐高模型!”
大人们坐在椅子上,表情各异。
张建国依旧嘴硬:“我就是为了看我孙子玩的开心我才来的啊。”
顾先生和顾太太也带着戒备:“哼,别又闹出什么事。”
我没有说话,只是按下播放键。
画面开始滚动——是孩子们这几天一起玩耍的画面。
笑声、奔跑、摔倒后互相扶起……
那一刻,空气都变成了彩虹的颜色了。
我安排了一个“亲子问答”环节。
我先问孩子的家长:
“为了孩子们的成长,咱们做家长的肯定要先了解咱们孩子,那下面请回答三个问题:
你家孩子最喜欢什么?
他最怕什么?
最近有什么变化?”
张建国第一个被点名。
他愣了几秒,才支吾着说:“他……喜欢打篮球吧?”
“最怕什么?”我问。
他摇头:“这个……不知道。”
我轻声说:“他说他怕黑,尤其是夜里听见砸门声。”
张建国低下了头。
顾太太也被问住了,不好意思的挠头。
“我儿子最近……好像变开朗了。”她说,“以前他有点不敢跟陌生人玩。”
我微笑的点点头:“因为他有了新朋友,在一起也特别开心,开心了,才能更好的成长啊。”
最后,我特意邀请两个孩子分别说出对对方家庭的感受。
902室孩子说:“我希望你们不要吵架,我想天天来找他玩。”
901室孙子也说:“我也希望你们别吵了,不然我都不敢带他去我家。”
王素芬红了眼眶,轻声说:“孩子们好,我们才开心,感觉其他事都不叫事啊,我们是不是做得太过头了?”
张建国低头喝了一口茶,低声说:“也许……我们都太固执了。”
顾太太犹豫了一下,递上一张纸巾:“你们家孙子挺可爱的。”
那一刻,我看到他们眼中的坚冰裂开了。
我站在真情公寓9楼的走廊尽头,望着那扇门。
901室的门。
曾经挂着八卦镜的地方,现在空空如也。
风从防盗网穿过,扫帚早已被摘下,连痕迹都抹去了。
可我知道,那段日子真的存在过。
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社会的真实一面,也照出了我们每个人心底最真实的一面。
几个月后的一天,我路过902室门口。
顾太太正在给自家门口贴春联。
她看见我,笑着招呼:“小李,来坐坐?”
我走进去,发现客厅墙上挂了一幅画。
是两个孩子一起画的——楼下空地上,他们手牵手站着,天上是太阳和彩虹。
“孩子自己画的。”她说,“他说这是‘我们的真情小区’。”
我点点头,心里忽然有点酸。
那个曾因砸门声而害怕的孩子,如今已经能笑着说:“我不怕了。”
王素芬也在变。
她开始主动跟顾太太打招呼,甚至有一次还送来一碗绿豆汤。
“你家孩子挺懂事的。”她说,“比我孙子还贴心。”
张建国嘴上还是硬:“我没说他好。”
可我知道,他已经悄悄把孙子常玩的那个滑板借给了顾家儿子。
社区书记陈姐看着这一切,只是笑了笑:“你这调解法,真不走寻常路。”
我说:“我不是调解矛盾,我是让人看见彼此的内心。”
她点头:“有时候,不是讲不清道理,而是我们都忘了,对面的人,也是人,是人都是有感情的。”
那天晚上,我一如往常坐在办公室窗前,翻开笔记本。
我在最后一页写下:
“一个小小的镜子,照出了两个世界的距离。”
“但最终,我们谁也没有赢,谁也没有输。”
“我们只是重新学会了如何住在同一个世界里。”
我合上笔记本,抬头望向窗外。
夜色沉沉,楼道口的灯光下,我隐约看见两个孩子的身影。
他们在楼下奔跑、嬉笑,像两只自由的小鸟。
来源:西西弗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