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陇原大地目之所及,万物可爱每一抹青翠都沁人心脾万千物种都是蔚蓝星球独特的瑰宝让我们一起聆听生命绽放的声音探寻守护生灵的甘肃答案甘肃这片形似“玉如意”的土地横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囊括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高寒气候四大气候带黄河
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陇原大地
目之所及,万物可爱
每一抹青翠都沁人心脾
万千物种都是蔚蓝星球独特的瑰宝
让我们一起
聆听生命绽放的声音
探寻守护生灵的甘肃答案
甘肃
这片形似“玉如意”的土地
横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囊括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
高寒气候四大气候带
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水系在此交汇
六大植被区域类型在这里过渡
祁连山
黄土高原沟塬纵横
河西走廊漠野千里
陇南山地山清水秀
甘南高原草原连绵
祁连山地跌宕起伏纵贯东西
高度的环境空间差异性、独特的地理位置
复杂的气候类型、丰富的地形地貌
让甘肃成为全国生物多样性
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01
甘肃的生物家底有多厚?
据统计
全省共有陆生野生动物1078种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5种
(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56种
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169种)
重要的珍稀动物
如大熊猫、金丝猴、金钱豹、雪豹、马麝
斑尾榛鸡、红腹锦鸡、黑颈鹤
秦岭细鳞鲑、大鲵、文县疣螈
金斑喙凤蝶、君主绢蝶、戴叉犀金龟等
在甘肃均有分布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小藏狐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藏野驴
有野生高等植物近6500种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129种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中
Ⅰ级保护植物有
发菜、银杏、珙桐、红豆杉
南方红豆杉、紫斑牡丹等
Ⅱ级保护植物有
秦岭冷杉、连香树、水青树、
独叶草、银杏、桃儿七、唐古红景天等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蒙古扁桃
02
这些“甘肃明星物种”你认识吗?
雪豹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是祁连山保护区的旗舰物种
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
随着祁连山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雪豹种群频繁出没保护区腹地
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祁连山管护人员近距离邂逅雪豹
阿克塞县阿勒腾乡哈尔腾草原上
金丝野牦牛悠然觅食
金丝野牦牛是野牦牛的一种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数量稀少
因其毛色呈金黄色而得名
近日
祁连山保护区祁丰自然保护站
拍摄到两只黑颈鹤的珍贵影像
更惊喜地发现其巢穴
由此确认黑颈鹤已在祁连山保护区定居
这是祁连山保护区
首次发现黑颈鹤在此定居
黑颈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具有极高的生态与科研价值
祁连山保护区嬉戏的黑颈鹤
2024年4月6日
祁连山保护区张掖境内
“高山隐士”血雉在林间悠闲觅食
血雉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
高山针叶林、混交林及杜鹃灌丛中间
最高可达4500米
靠近雪线的地方
血雉 焦方宁 华亮 摄
岷江柏木
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北部
及甘肃南部等地
生于海拔1200-2900米干燥阳坡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
陇南市岷江林区 岷江柏木
陇南市岷江林区 红杉
进入5月
临洮县曹家坪原野牡丹园
紫斑牡丹陆续开放
这里有百年树龄紫斑牡丹300余株
引进国内外牡丹品种20多个
是目前西北最大的紫斑牡丹
标准化繁育基地
临洮紫斑牡丹
03
生态实录:镜头下的生命奇迹
近年来
随着保护工作不断进步
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野生动物出镜“名场面”越来越多
可爱一幕!
网友自驾前往甘南美仁大草原时
偶遇“打闹”的土拨鼠
网友:风景这么好,不要再打啦!
2月19日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
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雪豹和马麝
先后现身于同一地点
这两种珍稀动物在相近地点相继出现
为这片神秘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
2024年11月
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白水江片区
拍到野生大熊猫母子同框贴贴
一只成年大熊猫带着一只幼体大熊猫
缓缓穿行于森林小道
画面中,成年大熊猫悠然走在前面
幼崽步步紧随
时不时四顾张望,好奇又警惕
2024年11月陇南市康县
白冠长尾雉
拖着长长的尾羽漫步林间
这是甘肃省境内首次拍摄到
白冠长尾雉活动影像
白冠长尾雉
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04
我们如何守护生命密码?
科技赋能
构建天空地一体化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加强数据资源共享共用
开展监测评估数智赋能行动
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等
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
提升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质量
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
今年3月底制定
《甘肃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草案)》
这是弥补地方立法空白
健全我省生物多样性
保护法规体系的突破性举措
张掖市立足祁连山和黑河湿地
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科学实施生态保护修复
加强重要生物物种资源保护
创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
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现代化
积极打造西北地区首个
“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先行区”
“全球生物多样性关键区”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全民参与
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
让公众成为生态保护的“眼睛”
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守护生态屏障
每一次对自然的敬畏
都是对生命的礼赞
让我们从拒绝使用野生动物制品
参与植树造林、减少塑料污染做起
与甘肃的万千生灵
共享这片玉如意般的土地
因为多彩世界,离不开它们
来源:甘肃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