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国军由于战斗力不如日军,一般要有两到三倍数量才能有效防御日军,即便最精锐第18军的重武器来说,仍然同日军天差地远,至少要保持数量1.5倍的优势才有把握获胜。
此次,第18军负责防御石牌主阵地,而核心阵地自然交给第11师负责。
鄂西会战日军进攻兵力高达6万,而石牌地区江防军总兵力也不过7万人,双方兵力几乎一样。
众所周知,国军由于战斗力不如日军,一般要有两到三倍数量才能有效防御日军,即便最精锐第18军的重武器来说,仍然同日军天差地远,至少要保持数量1.5倍的优势才有把握获胜。
胡琏明白,石牌要塞事关抗战全军,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甚至会导致国民政府彻底崩盘,他变压力为动力,除立即增补野战工事以外,多次对官兵进行爱国宣传,强调石牌保卫战的意义。
第11师进入石牌要塞一线以后,胡琏发现除少数永久性工事以外,大部分野战工事仍然不能抵抗日军重炮和飞机轰炸,立即命令官兵抢修加固。
有过6年和日军作战经验的胡琏知道,再强大的野战工事恐怕也不能有效抵抗日军重炮,经过实地调查和当地民众介绍,他利用此处多如繁星的天然山洞,加上钢筋水泥或者土木,修建成无数小型防御工事。
宜昌石牌航道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而且,针对石牌这里原始森林密布,山道崎岖狭窄的特点,在每一个险要地形都修建伏击圈和阻击线,最大程度狙击日军的推进。
最后,当地爱国民众建议胡琏,可以适当改变一些道路。因为此处道路复杂,现有地图有很多和实际不同的地方,本来就很容易迷路。如果国军再仍然改变一些道路,就让日军手中地图形同废纸,大大影响他们的作战效率。
但是这个工程巨大,11师只有8000多人,无力完成。当地民众因为减租减息和抗战宣传,积极配合,将大量道路挖断,改道,设置陷阱,堆上大量树木,为后来的作战起到巨大作用。
王忠新回忆:
战前,石牌要塞的方总台长召开大会,动员把当地群众,特别是老弱病残送到安全的地方躲避。但我们石牌村的群众却坚决不走,有的说‘打起仗来,我们可以送茶送饭,救护伤员,协助你们守炮台。’有的说‘万一有敌人打上岸来,我们用滑竿抬你老人家上山打游击。’”
胡琏也再三对官兵们强调:
石牌要塞决不能丢失,石牌的阵地就是我们11师官兵的最后归宿,阵地在人在,坚决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
为了表示和阵地共存亡的立场,胡琏在战斗打响前写下五份遗书,没有任何大道理,只有和家人的告别。
其中两封内容如下:
写给妻子的一封:
“我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守备,军人以死报国,原属本分,故我毫无牵挂。仅亲老家贫,妻少子幼,乡关万里,孤寡无依,稍感戚戚,然亦无可奈何,只好付之命运。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效忠为宜。
……家中能节俭,当可温饱,穷而乐古有明训, 你当能体念及之……十馀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
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枝,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接读此信,毋悲亦毋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匆匆谨祝珍重。 ”
写给父亲的一封:
“父亲大人: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并无他途……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也足慰……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超拔顽儿灵魂也……”
在25日的战斗中,日军第3师团、第39师团与其他协同作战的几个支队,已经攻占了石牌外围阵地,全线逼近石牌主阵地,而从侧翼迂回的主力师团第13师团,却在石牌侧翼要地太史桥被第32军第5师拦阻。
前后整整5天之久,日军仍然无法突太史桥一线,不能接近石牌要塞核心阵地,为第11师等部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从26日开始,日军孤注一掷,集中所有兵力火力猛攻石牌一线。
江防军官兵也知道到了最后时刻,拼死防御,战斗极为惨烈,国军官兵死守每一个阵地,往往是人死光了才失守。
第139、第67、第5、第18师和日寇血战惨烈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双方血战到27日晚,双方伤亡惨重,一线阵地处处陈尸,由于日军炮火过于猛烈,多数阵地毁坏严重,失去防御能力。
江防军总司令吴奇伟认为现有阵地已经不能给予守军掩护,下令各部向三汊河、木桥溪、曹家畈和石牌一线主阵地退却,做最后决战。
27日,日军已经杀入石牌主阵地,驻守石牌要塞的11师官兵已经听到二三里外震耳欲聋的枪声炮声。
当天,为了避免日军远距离炮火打击,胡琏下令主力隐蔽在石牌要塞主阵地的北门冲、三官严、四方湾一带的阵地和山洞中,等到日军到近距离再开火,防止提前暴露目标。
具体为31团防御要塞前最外围阵地,第32团驻守要塞核心阵地。33团位于要塞两侧防止日军侧翼包抄。11师师部和要塞守备部队留在石牌要塞中!
由于见日军装备不下百门大口径火炮,胡琏命令要塞重炮42团待命,随时开炮增援一线。
由于知道到了决战时刻,为了鼓舞士气,胡琏当天还举行了祭天仪式。
28日,日军第3师团和第39团以兵力优势,突破32军第5师在长阳县高家堰的阵地,杀入石牌主阵地,同第11师开始交手。
百年前英国威尔逊拍摄的高家堰 图片来自网络
中午时分,日军第39师团第231联队和232联队2000多人,在山炮和飞机的掩护下,首先对第31团最外围南林坡防御阵地发动猛攻。
在兵力5倍优势,火力10倍优势之下,日军被该团3营整整阻挡到黄昏。他们依靠地形优势和预设坚固工事,顽强击破日军前后五次大规模冲锋,最终8、9两个连300多人几乎全军覆没,阵地才被日军占领。
不过,驻守南林坡中央阵地的3营第7连,看到侧翼阵地被日军攻占,敌人已经突入自己后方,本应该放弃阵地撤退自保,但该连在营重机枪排和迫击炮排支援下,死战不退,继续以火力侧击日军大部队。
日军为了进攻石牌核心阵地,就必须拔掉这个钉子,他们用山炮步兵炮猛烈轰击,又调动5架飞机来炸,造成第7连惨重伤亡。7连阵地几乎被轰为平地,连阵地上的茅草都被炸的一颗不剩,二排排长阵亡,迫击炮排炮手全部牺牲,重机枪排死亡惨重。
幸存士兵依靠天然山洞掩护,死战不退,击退日军十多次袭击,坚持了整整四天之久,到31日日军全面后撤为止,7连始终没有后撤一步。
而31团第3营全营官兵包括伤兵,仅剩下40多人,还不到全营满员的十分之一,由此可见战斗的惨烈程度。
28日的攻击很不顺利,日军见情况不妙,第二天全线增兵。除了仍然由第39师团猛攻石牌核心阵地,同11师血战以外外,第3师团继续攻击石板河一带18军覃道善第18师、刘云翰第5师。
野地嘉平的野地支队,也就是第39步兵团,急行军赶到卷桥河以北,攻击北斗山南麓。
图片来自网络
第13师团一部放弃太史桥争夺,试图迂回到石牌主阵地助战。该师团的3个联队又被32军孙定超的第139师在木桥溪死死拦阻,直到石牌战斗结束,也没有能够靠近石牌一线。
29日拂晓,日军第39师团就分兵两路,全线猛攻第11师石牌最外围牛场坡、朱家坪防御阵地。
牛场坡、朱家坪从地形上来说易守难攻地形,山势崎岖,树木很多,日军重武器难以发挥威力。
不过,日军毕竟兵力雄厚,火力强于国军一倍有余。日军以猛烈山炮和步兵炮火力为掩护,波浪一般连续冲击这两个阵地。
苦战一个上午,第11师第31团寡不敌众,牛场坡首先丢失,随后,朱家坪也被日军占领。
胡琏得知两个阵地丢失以后,立即命令第31团团长尹钟岳立即乘着敌人立足未稳,率部反攻。
尹团长当时已经45岁,不是小伙子了。让日寇没想到的是,尹钟岳团长居然亲自率部做敢死冲锋,经过2个小时残酷血战,终于夺回部分阵地。
与此同时,32团和33团阵地也受到日军全面攻击。
日军39师团一部从侧翼迂回攻击,遭遇33团。两军混战,第33团死守每一个阵地,人死全光了阵地才会失守。
第2营营长游国祯摔全营死守要塞南侧要道,在日军炮火猛烈攻击下,该营伤亡很大,游营长本人也身负重伤,一枚日军飞机投掷的炸弹就在他身边爆炸。
副营长让他赶快到后方治疗,但游国祯营长不但拒绝撤退,反而抢过一挺捷克式轻机枪亲自向日军射击。全营好不容易击溃日军的这次攻击。
日军退下去以后,官兵们才发现游国祯营长已经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死时他仍然保持着拿机枪射击的姿势。
日军激战半天,伤亡惨重,进展不大。
来源:子名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