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了下安史之乱这段历史,忍不住想说如果他还在,定能避免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1 05:52 1

摘要:这些天一直在看安史之乱这段时期的历史,看着看着眼泪不经意的流了下来,其实有很多人知道,安史之乱是我们很多人都不愿意回顾的历史。由于民族矛盾和朝廷内的高官斗争,安禄山于范阳起兵,20天内连破陈留、荥阳,随后潼关失守,玄宗西逃,马嵬驿之变(杨贵妃缢死),而后就是肃

这些天一直在看安史之乱这段时期的历史,看着看着眼泪不经意的流了下来,其实有很多人知道,安史之乱是我们很多人都不愿意回顾的历史。由于民族矛盾和朝廷内的高官斗争,安禄山于范阳起兵,20天内连破陈留、荥阳,随后潼关失守,玄宗西逃,马嵬驿之变(杨贵妃缢死),而后就是肃宗灵武即位,唐朝开启平叛与逃亡并列进行,这个时候受苦的就是广大老百姓了。


安史之乱导致全国户口从全国户口从乱前891万户(5292万人)锐减至大历年间293万户(1692万人),黄河流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洛阳"人烟断绝,千里萧条",长安"荆棘满城,狐兔纵横",其实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整个唐朝经济瘫痪,江淮漕运切断,关中爆发大饥荒(米斗千钱)。


但是我发现可一个人,如果他不被罢免,那么安禄山绝对不敢造反。他就是王忠嗣,很多说他是盛唐边疆守护者与悲剧名将,他的父亲王海宾为唐玄宗时期名将,714年与吐蕃战死于武阶驿,追赠左金吾卫大将军。玄宗怜其孤幼,收养宫中,赐名“忠嗣”,与忠王李亨(后为肃宗)相伴成长,习兵法韬略。


在722年(开元十年),18岁随萧嵩出征吐蕃,率三百精骑夜袭勃律城(今克什米尔),斩敌数千,一战成名,授左威卫将军,要记住,他现在才18岁。后任河东节度使,以“分化瓦解”之策,联合回纥压制契丹,收复营州(今辽宁朝阳),稳固东北边疆。他善待归附部落,设互市促进经济,减少边境冲突,史称“北疆十年无战事”。


随后又大破吐蕃主力于青海湖,焚其粮草,迫吐蕃赞普弃战求和,收复石堡城(后因玄宗强令再夺,酿成惨胜)。他还曾密奏安禄山必反,未被采纳,后安史之乱爆发,玄宗悔叹“若忠嗣在,贼必不敢动”。


后因李林甫构陷,他因与太子李亨亲厚,遭宰相李林甫诬陷“拥兵谋立太子”,744年被捕下狱。而他的部将哥舒翰以官爵担保,力陈其冤,玄宗免其死罪,贬为汉阳太守,次年迁汉东郡,郁郁而终,年仅45岁。


大家都知道安禄山是三镇节度使,拥兵自重,但是王忠嗣可是妥妥的四镇节度使,基本掌控一半以上的大唐边军,不仅军队数量远远强于安禄山,而他自身的军事能力也是非常强的,你看看他,把周边这些人基本打了个遍,还有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等这些名将都是他的小老弟,你说他强不强。


虽然唐玄宗并没有直接杀掉王忠嗣,但是由于李林甫等人的构陷,他已经不被李隆基信任,导致王忠嗣抑郁而终。如果王忠嗣依旧是大唐四镇节度使,安禄山给他一百个胆也不敢造反,安史之乱,长达八年之久,这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开始,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的繁荣依旧可以继续昌盛,我们的古人也不会经历那一段至黑至暗的时刻。

来源:经典细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