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1日讯初夏时节,枣庄山亭区十万亩火樱桃迎来丰收季。颗颗红果如玛瑙般缀满枝头,田间地头人声鼎沸,客商云集。这抹“樱桃红”不仅染红了北纬35°的青山绿水,更串起了一条从田间到舌尖的“致富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1日讯初夏时节,枣庄山亭区十万亩火樱桃迎来丰收季。颗颗红果如玛瑙般缀满枝头,田间地头人声鼎沸,客商云集。这抹“樱桃红”不仅染红了北纬35°的青山绿水,更串起了一条从田间到舌尖的“致富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山亭区水泉镇棠棣峪村,连片的樱桃园里,红果压枝、果香四溢。种植户廉士亮穿梭在樱桃棚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这30多亩樱桃,露天和大棚加起来能产3万多斤,收入预计超30万元!咱这儿气候暖和,樱桃早熟一周,客商都抢着来收,根本不愁卖!”
水泉镇被誉为“中国火樱桃之乡”,其独特优势源自大自然的馈赠:地处北纬35°黄金水果带,昼夜温差超15℃,砂质土壤富含微量元素。这些条件孕育出的火樱桃以“早熟、味甜、色艳”闻名,成为水果市场的“明星”。据副镇长李成介绍,全镇樱桃种植面积达8万亩,其中2万亩进入丰产期,预计今年产量1.2万吨,带动1.2万户群众增收。
在棠棣峪村火樱桃交易市场,天未亮便已人声鼎沸。徐州客商袁斌一边挑拣樱桃,一边感慨:“这儿的红灯、布鲁克斯、黄蜜品种最抢手,耐运输、口感好,每天能收1500斤,当天就卖完!”市场里,果农与客商的讨价还价声、车辆轰鸣声交织成一首“丰收交响曲”。
从枝头到市场,山亭火樱桃以品质赢口碑,以规模促增收。这抹“樱桃红”不仅映红了果农的笑脸,更照亮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闪电新闻记者 刘印红 刘芮 山亭融媒 孟朋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