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本田官宣了一项不小的调整:原本计划到2031年砸下10万亿日元搞电动化,现在决定砍掉三成预算,只投7万亿日元了。这么一看,电动化的节奏明显收了点,不打算盲目冲刺了,反而把更多精力放回混合动力车型上。
最近,本田官宣了一项不小的调整:原本计划到2031年砸下10万亿日元搞电动化,现在决定砍掉三成预算,只投7万亿日元了。这么一看,电动化的节奏明显收了点,不打算盲目冲刺了,反而把更多精力放回混合动力车型上。
本田这次没直接说理由,但从动作看得出来,他们是想把混动当成电动化的“过渡站”。规划里提到,到2030年全球要卖360万辆车,其中混动车型占60%以上,也就是差不多220万辆。纯电动车的占比反而从原来的30%下调了,明显态度变了。
说白了,就是本田认为短时间内纯电还不能完全顶上,混动这条路得先走稳。
重点是继续优化他们家的“双电机混动系统”,也就是那个“e:HEV”。这套系统会在发动机效率和驱动表现上动刀子,比如让发动机尽量在高效区间工作、减少能量损耗等。据说,这样一套新平台的油耗比现在的能省10%,而且制造成本比2018年那时候便宜了50%。看起来是想通过提升性价比,把混动车型推得更广。
2027年到2030年之间,本田计划全球范围内推出13款新一代混动车型,从小车到大车全覆盖。其中北美市场,会特别打造一些兼顾拖拽能力和环保表现的大尺寸混动车。
对中国市场,本田这次也没忽视。他们宣布和中国的智驾公司Momenta一起开发新一代ADAS(也就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这套系统主打全场景覆盖,包括高速领航、城区领航、自动泊车等功能,今后本田在中国的新车都会搭载。
Momenta这边用的是所谓“飞轮大模型”,意思是把感知和决策打包在一起,用端到端的方式去训练智驾系统,目标是解决那种比较“棘手”的复杂场景,比如十字路口的抢行博弈、非标准障碍物绕行等。他们的说法是,系统的决策效率能提升30%。
不是。虽然削减了投资,但本田没打算放弃纯电,只是节奏慢点。他们还是坚持到2040年全面停售燃油车的目标。
纯电车的动作也在安排,比如计划2026年推出“Honda 0”系列的首款车型,会搭载和瑞萨电子联合开发的高算力芯片(2000 TOPS),用上类似手机一样的软件定义平台,给用户更多自定义空间。
另外,北美那边的俄亥俄州工厂会在2026年开始生产基于“e:Architecture”平台的电动车,实现混动和纯电共线生产,提高灵活性。
本田这波操作,可以理解为“理性转向”。没有盲目砸钱搞纯电,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强化混动、补齐智驾,同时保留长期目标。虽然节奏慢了,但可能也更符合他们自己的节奏。对于消费者来说,未来几年在本田这边看到更多混动车型是大概率的事了,尤其在中国市场,智能化部分也值得期待。
来源:爱玩儿车EverCar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