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欧盟轮胎反倾销,正式启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1 17:41 1

摘要:5月7日,国际轮胎制造商协会(ITMA)主席Alfred Graham在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代表在北京的谈话时,进一步确认,反倾销调查将重点关注“中国产PCR和LT轮胎”,即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大概于5月20日发布详细内容。如今,调查正式启动...

5月2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正式对进口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乘用车及轻卡充气橡胶轮胎启动反倾销调查。

本轮调查可谓一波三折。早在“五一假期”期间,欧盟委员会发布网页,宣布将对中国生产的汽车轮胎发起反倾销调查,随后又于5月6日撤回了该网页。

5月7日,国际轮胎制造商协会(ITMA)主席Alfred Graham在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代表在北京的谈话时,进一步确认,反倾销调查将重点关注“中国产PCR和LT轮胎”,即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大概于5月20日发布详细内容。如今,调查正式启动...

欧盟对华PCR启动反倾销调查

本案被调查产品为原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充气橡胶轮胎,用于小型汽车(包括旅行车和赛车)以及载重指数不超过121的公共汽车或卡车。参考欧盟HS编码:40111000,40112010(HS编码仅供参考,以产品描述为准)。

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损害调查期为2021年1月1日至倾销调查期结束。

利益相关方如果希望对申请书(包括与损害和因果关系有关的事项)或有关启动调查的任何方面(包括对申请的支持程度)发表意见,必须在本通知公布之日起37天内提出。

任何关于启动调查的听证请求必须在本通知发布之日起15天内提交。

调查机关称,考虑到可能存在较多出口商,将使用抽样程序确定答卷出口商及生产商。有意参加抽样的企业应当在立案公告发布之日起7天内提交调查机关所要求的信息。

抽样结果通知发布后,各利益相关方可在抽样结果发布之日起3日内对抽样结果进行评论。被抽选为样本的企业应在抽样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向调查机关提交完整答卷。

根据欧盟法规,若有临时措施应当在公告发布之日后7个月前(至迟不晚于8个月前)实施,本次调查应在公告发布之日起12个月但不超过14个月内结束。

欧盟企业联手抵制中国轮胎

公告显示,本案申请人为Coalition Against Unfair Tyre Imports(反对不公平轮胎进口联盟),其于2025年4月7日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申请。

这个联盟,何许人也?据车辕车辙了解,依据2023年10月30日tyrepress报道中透露信息,该联盟很可能是由欧洲翻新协会BIPAVER与几家欧洲头部轮胎制造商一起成立。

本次启动的反倾销调查,将对中国PCR造成重大打击。要知道,2017欧盟对中国产TBR双反之前,中国TBR占欧盟进口的64%。双反后跌至如今的14.5%,差额被泰国、越南等东盟产TBR所代替。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的欧盟对华TBR的双反,也是由反对不公平轮胎进口联盟提起申请的。

自2019年以来,欧洲轮胎生产成本相对于亚洲大幅上升,尤其是能源成本,劳动力和其他投入成本也在大幅上升。与此同时,高通货膨胀率和利率上升导致欧洲家庭预算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些消费者转而购买成本较低的进口轮胎。

据了解,欧洲(欧盟27国加英国)进口乘用车和轻型卡车(PCLT)轮胎的强劲表现一直持续到2025年的前两个月: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中国、东盟国家和印度对这一增长做出了贡献。


2024年,欧洲全年PCLT进口量增长了17%,其中来自中国的进口量同比增长了18%,达到1.18亿条,远超第二名韩国的2200万条。

轮胎企业,低价非久策!

2024年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墨西哥对中国轮胎征收14.82%反倾销税,巴西将乘用车轮胎进口关税从16%提升至25%,南非对柬埔寨、泰国转口轮胎启动反规避调查,美国则对东南亚轮胎产能征收36%-49%的对等关税,导致中国轮胎出口成本激增。

多重围剿下,国内轮胎行业承压显著: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对393家重点会员企业的统计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橡胶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429.16亿元,增长6.57%,增幅较上年同期减少9.10个百分点。

低价竞争模式正反噬产业生态,既挤压国内同行生存空间,又引发全球市场警惕。因此,破局需立足长远,构建核心竞争力:

轮胎品牌应注重品质升级与品牌重塑,突破“低价”标签,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大规格轮胎、航空轮胎、赛事轮胎等高端产品,结合“中国智造”“绿色出行”等国家战略叙事,提升品牌文化溢价。

同时,企业海外建厂呈现“去东南亚化”趋势,例如,玲珑轮胎布局塞尔维亚和巴西、森麒麟进驻摩洛哥、中策与赛轮落子墨西哥,通过分散化布局化解贸易风险,推动产业转型。

此外,企业更要实现技术突围。虽在商用车胎和工程机械轮胎领域,国产轮胎逐步赶超国际品牌,但高价值轮胎乘用车轮胎仍需发力,以技术壁垒构筑竞争护城河。

结语:贸易壁垒倒逼产业进化,面对全球关税大棒与新兴市场贸易壁垒,中国轮胎产业需将危机转化为重构全球价值链的契机。唯有以不可替代的价值突破封锁,方能掌握战略主动权。

来源:车辕车辙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