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产品经理的涅槃:化繁为简的跨时代精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1 17:17 1

摘要:其实,早就该换掉了,每天都在用的工具,是很多人吃饭的家伙,必须用好的,效率才能提上来,键盘的每一次敲击,鼠标的每一次移动,都是自己生产力输出的过程,这个过程,变得高效和让人愉悦,工作过程的心情也会随之好起来。

一位工作了十年的产品经理跟我说,今天终于换掉了用了很多年的笔记本电脑,用上新电脑,真的是超爽啊!

其实,早就该换掉了,每天都在用的工具,是很多人吃饭的家伙,必须用好的,效率才能提上来,键盘的每一次敲击,鼠标的每一次移动,都是自己生产力输出的过程,这个过程,变得高效和让人愉悦,工作过程的心情也会随之好起来。

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正如产品经理们都知道“高频、刚需、痛点”的需求,优先级最高。

罗技的鼠标和键盘,用了很多年,这次有幸首成为罗技大师系列的智简大师,本次大赛传递的产品理念“化繁为简”真的值得产品经理们在做产品的道路上不断追求。

过去二十年,是产品经理这一角色持续进化的二十年,我有幸经历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如今迈入人工智能时代,下面聊聊我在各时代对“由繁入简”的产品理念感悟。

一、从繁入简:产品经理职业发展的演进之路

在PC互联网时代,我们为“能连接”兴奋,为“能用”喝彩。

三大互联网巨头BAT,百度是信息的连接,阿里巴巴是商品的连接,腾讯是人的连接。

“能用”就有人用,是因为早期的互联网,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于体验有多好,而在于——“能不能用”。

那时的网速慢、技术不成熟,用户对交互设计和界面美学的要求几乎为零,只要这个功能能实现、能访问、能跑起来,就已经是“好产品”,是绝对的网民红利时代。

那时候的挑战,是如何从杂乱中提供一个有秩序的使用流程。

例如在QQ秀产品初期,用户需要自己用单品搭配整套的服装,有一定的操作门槛。

后来推出“整套”换装这一核心功能,极大降低了用户的换装成本,是“从繁到简”的一种典型产品设计。

最常见的“由繁入简”产品设计叫“一键搞定”……譬如QQ秀一键换装,解压缩软件一键解压,一键手机登录。一键化操作设计的本质是:操作路径最短+ 技术无感 + 决策最小。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屏幕变小、场景变碎,用户在移动过程中进行手机产品的操作,耐心和注意力变得稀缺。

在YY语音项目中,我们曾将主界面极简重构为一个巨大的“看直播”按钮,只为让用户一秒点进去,直达内容——这是效率为王时代对“简”的极致追求。当然,这种简单粗暴的设计,在视觉上真的很突兀,但是看数据上没有太多下降,反而能带来更多的点击转化,于是从小范围灰度扩展到全量产品。

而进入产业互联网阶段,主要面对企业降本增效的问题,实施路径通常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产品经理们要解决的是系统割裂、流程冗长、协作低效的问题。

在梅沙智慧校园的实践中,我们推动系统一体化,将教师版、家长版、学生版,多个版本APP进行融合,用户只用安装一个APP,自主选择角色进行登录;统一账号体系,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校内上课到户外活动,记录到统一的学生档案;教学排课、考勤、家校沟通多个功能作为功能中心模块,用户自行选择配置,背后做了大量底层整合,而用户看到的,是统一入口与流畅体验。

工具本身就是”化繁为简”的载体,就像罗技大师系列的MX Master 3S鼠标的Easy-Switch功能,实现三个设备无缝切换,我们通过统一账号体系解决多终端割裂问题——好的设计既需要顶层架构思维,也离不开物理层面的流畅交互,正如PC时代用户为”一键搞定”欢呼,如今产品人更需关注:如何让工具成为简化流程的”隐形推手”。

每一阶段的进化,其实都是一场“化繁为简”的练习 —— 越高阶的产品人,越懂得“少即是多”的力量。

二、AI时代的挑战:产品经理的“第二次进化”

人工智能来了。产品经理面临的,不再只是功能设计和流程优化的问题,而是角色本质的转变。目前AI对研发部门的冲击,最明显的是设计师和程序员。

1. 技术理解的门槛大幅提升

你不一定要写代码,但你必须理解大模型的运作原理、Prompt工程、RAG检索等概念。产品经理不再是“需求搬运工”,而是智能系统的策划者。

2. 职业路径不再单线发展

AI时代的产品人,开始出现三种分化趋势:

技术驱动型:懂算法逻辑,能和AI工程师对话;商业策略型:捕捉AI带来的商业模式重构机会;系统架构型:打造平台化生态与智能协作系统。

3. 从工具操作者向“协作设计师”转型

以前设计一个搜索功能,是“输入+结果”;
现在你要设计的,可能是一个能“理解你意图、帮你生成答案”的AI助手系统。

4. 创造力是核心竞争力,专注力是稀缺资源

在智能溢出的时代,谁能从“信息过载”中筛出价值、保持深度专注、输出有洞察的产品设计,谁就拥有不可替代性。

智能的AI助手的设计是能理解和预判用户意图的,物理交互层同样需要同步进化。MX Mechanical键盘的FN键预设音量控制、MX Brio摄像头的自动光线调节,本质上都是”技术无感化”的典范。就像我们要求AI系统主动适应场景,罗技大师系列通过感应背光、自动适配等技术,让硬件先于用户思考——这正是AI时代产品设计的隐喻:真正的智能,是让复杂消失于无形。

三、未来规划:以“化繁为简”为核心修炼内外功

1. 内功:构建AI时代的新产品力结构

技术理解力:不仅是为了跟工程师对话,更是为了准确地界定“AI能做什么、人该做什么”。数据思维力:数据不再是结果,而是让AI系统“学得更好”的素材。伦理判断力:AI是力量,也是责任,产品人必须具备底层判断。

2. 外功:善用得力工具,让自己更像“系统工程师”

工具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你“认知效率”的放大器。

以我自己为例,近两年我在工作中深度使用罗技大师系列产品,它们在“化繁为简”的设计哲学上,和我作为产品人的修炼思路高度一致。

在构建AI时代新产品力时,工具选择本身就是认知效率的宣言。MX Master 3S鼠标的8键自定义体系,完美诠释了”少即是多”:通过将截图、页面切换等高频操作固化为肌肉记忆动作,产品经理得以将注意力从操作层转移到价值层。这恰与Logi Options+软件的极简控制界面形成呼应——优秀工具链应该像神经网络,将复杂功能收敛为直觉化触点。

四、实战:罗技大师系列如何赋能产品经理

1. MX Master 3S 鼠标

先说几点硬件体验感受,握持感很贴合,长时间操作手腕几乎没有疲劳感,比大多数电竞鼠标还要舒服。手掌贴合的鼠标部位是亲肤材质,握感极佳。超静音微动按键:点击手感清脆却极为安静,对于经常连线会议、录制课程的环境尤其友好。鼠标正好一手掌握!再说一下日常使用感受。最方便的是多设备快速切换(Easy-Switch):日常MacBook、Windows笔记本和iPad间无缝切换,极大减少了连接的烦躁感。这个功能特别爽!多数硬件设备最让人懊恼的就是连接设备这个步骤,三个按钮可以快速选择设备,简直太方便!其次是鼠标按键的快捷定义极大提升功能和页面切换效率,将鼠标上的按钮按照自己习惯定义对应的快捷按钮,一键完成想做的事情。譬如我将鼠标左侧滚了下的按钮按钮定义为“启动台”,可以快速切换到Mac的启动台,方便进行程序打开和切换。平时在做PPT、课程设计、写公众号过程,需要用到很多截图,我把左边侧面前方按钮定义为键盘的截图快捷键,一键调出截图功能,省去了按键盘时间,提升效率。

另外,我平时打开的程序和浏览器页面较多,经常需要切换,就把左边的滚轮进行了切换定义。全局设置切换程序,谷歌浏览器切换页面标签,对于经常查资料打开多个窗口的人就很方便。

看看效果,用横向滚轮键切换浏览器的标签页是否流畅:

鼠标滚轮一滚千行:快速翻阅定位长文档在AI时代,罗技推出了这个Ai调度台:方便用户在几个大模型之间切换,更方便的查询和AI问答获取信息。

工作使用细节案例

我近期在准备一个产品经理使用AI提升工作效率的课程,使用perplexity.ai工具进行资料搜索和AI对话获得更多信息,一边搜索,一边复制粘贴编辑,在浏览器和PPT编辑界面来回切换。

这是WPS的PPT编辑界面:

下面是浏览器的界面:

按照常规操作的步骤是:

将WPS最小化,打开浏览器,浏览页面,用键盘快捷键进行截图,保留在剪切板浏览器最小化打开WPS,定位PPT页面鼠标右键菜单,粘贴

用了鼠标的快捷键设定,就大幅提升了这个过程效率,只需要在鼠标上完成上面的操作。

先看我的鼠标快捷键设置,如下图,

鼠标左侧前进按钮,设定为截图的快捷键【键盘快捷键Cmd + ^Ctrl + K】,左侧后退按钮,设置为打开【启动台】。

设定后,操作步骤简化为:

按后退按钮,打开【启动台】,选择浏览器;按前进按钮,截屏,按后退按钮,回到WPS按鼠标右键菜单粘贴。

从6个步骤简化为4个步骤,操作更顺滑。

讨论产品原型的沟通提效

这种来回进行页面切换的场景,在产品经理工作过程,是非常多的,譬如这是Figma的一个原型,我需要和设计师进行探讨的时候,一边用Figma,一边用企业微信,截图,标注,发送,修改……来回切换,用了鼠标快捷定义,就可以大大提升沟通效率。

2.MX Mechanical 键盘

一个好用的机械键盘,对长时间写文档、写代码、做原型的人来说,绝对不只是“输入工具”,更是一种心流入口。

下面是我的办公设备,Mac笔记本配罗技大师系列。

有位程序员朋友说得妙:“一个好键盘,会让写程序像在弹钢琴。”

罗技大师系列 MX Mechanical 键盘,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进入状态的工具。

它不像一些机械键盘那样强调灯光、声音或个性,而是用一套成熟、克制的设计语言,让你一上手就“忘了它的存在”,只剩下内容与创作本身,这款键盘看起来简单的背后其实有诸多对人性深刻理解的设计。

真正的系统整合应做到零学习成本。键盘青轴设计平衡了触感与静音需求,产品经理修炼数据思维时,也要学会在算法精度与用户体验间寻找黄金平衡点。

机械手感与低键程的平衡:兼顾敲击反馈和长时间输入的舒适性;支持蓝牙与Bolt无线双连接:一键切换多设备,桌面整洁,流畅切换;不依赖驱动的FN键设置:比如直接把音量调节、播放控制设为默认,完全无需安装额外软件;感应式背光:你靠近手掌它才亮,节能又实用;在使用的过程充满的仪式感,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区别于市面上多彩而繁杂的RGB灯光,让工作更加专心。键帽&轴体:我选择的是青轴轴体,打击感清脆舒服,触摸上回弹高,而且清理灰尘如此简单,让键盘养护也跟上化繁为简。

极简配色与紧凑排布:没有一丝多余的视觉干扰,干净、专注、高效。

它不是炫技的设计,而是为高频专业使用者考虑的细节打磨。真正的简,不是少,而是刚刚好。配合Logi Options+软件,可以对键盘进行方便的快捷键设置:

最高频的快捷键:一键回桌面/快捷复制/截屏/和公式化处理

我将默认的计算器按键设置为回到桌面启动台,方便切换不同程序和界面。配合MX Master 3S 鼠标,让我在做课件和资料以及报表快速调出个人配置。

3.MX Brio 4K高清摄像头:清晰沟通,专业感拉满

视频会议已经成为现代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一颗好的摄像头,早已不仅是“看得清”这么简单。

特别是对远程办公者、内容创作者、讲课者来说,如何快速进入专业状态,不被设备打断节奏,显得尤为重要。

MX Brio 这颗 4K 高清摄像头,正是罗技在“化繁为简”理念上的又一次精致表达

(1)自动适应环境光线,无需手动调整

无论你在窗边、室内、傍晚还是逆光,MX Brio 都能快速通过光线感应自动优化图像,肤色自然不过曝。

你不需要调曝光、不需要装灯——
打开摄像头,你就是镜头前最清晰、最自然的那个人。

(2)一键切换镜头视角,简洁直观

三挡视角(65°、78°、90°)通过 Logi Options+ 软件轻松切换,满足不同会议、演讲、展示场景。

不需要复杂后期软件,摄像头自带就能完成专业级别的取景适配。

(3)内置双麦克风降噪,免除外设依赖

在没有独立麦克风的场合,它内建的双麦系统已经足够清晰收音、隔绝杂音。

对一个普通职场人来说,意味着少带一个设备,多一点从容。

(4)USB-C 即插即用,省去驱动和设置

不论是Mac还是Windows,不用安装任何插件,插上即用。

真正的“零学习成本”设备,极大降低使用门槛,尤其适合非技术用户。

(5)Logi Options+ 一站式控制软件

可调图像色调、亮度、对比度、视角,界面极简,不干扰,不啰嗦。

👉 在我录制培训课、做远程评审、参加线上播客时,它已经成为我的“镜头合伙人”。

五、结语:化繁为简,是AI时代产品经理的信仰与出路

人工智能并没有让产品人变得无用,反而让“会用AI、会做减法、会构建系统”的产品经理更加稀缺。

我们正站在一个从“工具操作”迈向“系统调度”的门槛上。

选择一套化繁为简的工作方式,是选择一种更从容的职业节奏。

产品不是做得多,而是做得对;
技能不是花哨,而是实用;
而真正的好工具,不会替你完成一切,只是让你更少分心、更专注思考。

如果你也是一个在AI时代继续打磨产品力的同行,欢迎分享你自己的“涅槃时刻”,一起成为能穿越技术浪潮的那一类产品人。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