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食品被质疑致癌?专家分析成分后,蛋白质含量是否被误解?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1 16:56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致癌”两个字,像钉子一样扎在人们心头。

这几年,被打上“致癌标签”的食物越来越多,红肉、鸡蛋、牛奶、豆制品,轮番上榜。

可这些“黑名单”上的食物,偏偏又是我们餐桌上的老熟人?

到底是谁在抹黑它们?我们又该如何分清真假?

你是不是也听过这些说法:红肉是“一级致癌物”,鸡蛋吃多了堵血管,豆腐含植物雌激素容易致癌,牛奶含激素,腌制肉类含亚硝酸盐……

听得多了,连一口饭都不敢好好吃了。

可偏偏现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权威科普文件却说,这些“致癌食品”是优质蛋白摄入的重要来源。

那到底谁说的才算数?我们还能不能安心吃饭了?

今天,我们就把这几个常年被误解的“背锅侠”,一个个拎出来。

让那些被冤枉的食物,堂堂正正回到你家的饭桌上。

先说红肉。

是的,红肉被列为“可能致癌物”,但这里的重点是“加工红肉”——比如香肠、腊肉、热狗。

它们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亚硝酸盐,这才是风险来源。

而新鲜的牛肉、羊肉、猪肉,富含血红素铁优质蛋白,对缺铁性贫血、肌肉养护,都有重要作用。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40克~75克红肉,这个量,远低于“致癌风险”的门槛。

你天天吃火锅的牛肉卷,那是加工肉,确实该注意。

但你家炖的那锅红烧牛腩,别再冤枉它了。

再来说鸡蛋。

鸡蛋的“致癌”传言,最早源于它的胆固醇含量

但现在研究早就翻篇了:鸡蛋中的胆固醇对血胆固醇的影响非常有限。

真正影响血脂的,是反式脂肪、是熬夜、是久坐不动、是你每天的奶茶和炸鸡。

鸡蛋可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最接近完美的蛋白质模式”。

一个鸡蛋,含有约6克优质蛋白,还有卵磷脂、维生素D、胆碱,是脑子和肌肉的好朋友。

每天吃1~2个鸡蛋,血脂正常者完全没问题。

别再为了“胆固醇”把鸡蛋黄扔掉了,那是营养的精华,不是垃圾。

鸡蛋黄比你想的更无辜。

再来说豆腐。

很多人听到“植物雌激素”四个字,脑子里立刻浮现“乳腺癌”、“子宫肌瘤”。

这其实是个大误会。

豆制品里的大豆异黄酮,虽然结构上像雌激素,但它是植物来源,活性极弱,甚至还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有研究发现,适量摄入豆制品反而能降低乳腺癌风险,尤其是在亚洲女性中。

豆腐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是素食者最重要的蛋白来源之一。

炒个豆腐,炖个豆腐汤,既养胃又养身,别再因为“激素”两个字就对它敬而远之。

豆腐是厨房里的白衣天使,不是激素炸弹。

说到牛奶,争议更大。

有人说它是“乳糖炸弹”,有人说它含激素,还有人说喝牛奶会让癌细胞“疯长”。

但这些说法,大多站不住脚。

正规渠道的牛奶,激素含量极低,远低于人体激素分泌的水平,不足以造成任何临床影响。

乳糖不耐受确实存在,但那是肠道酶活性不足的问题,不是牛奶有毒。

可以选择低乳糖奶酸奶来替代。

牛奶的钙含量高,还有磷、镁、维生素B2,是保护骨骼、维持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食物。

如果你家老人骨质疏松、孩子正在长个,不喝牛奶才更危险

牛奶不是“白色毒药”,它是骨头的好朋友。

还有一个常被误解的食物:腌制肉类。

这类食品确实含有亚硝酸盐,加工不当或摄入过量,确实存在一定致癌风险。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口都不能吃。

关键在于量和频率,还有是否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一起食用。

吃腊肠的时候配点青椒、番茄、柠檬汁,可以抑制亚硝胺的形成。

市面上很多品牌已经大幅度降低添加剂含量,只要不过量,偶尔吃一次,根本不构成威胁。

问题不是腌肉,是你只吃腌肉,还不吃青菜。

这5种“致癌食品”,其实是营养科学里站得住脚的优等生。

它们被误会,是因为信息碎片化、传播情绪化、认知二元化。

不是黑就是白,不是毒药就是仙丹。

但营养学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它讲究的是“剂量”、“频率”、“搭配”。

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健委、中华预防医学会都在反复强调: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适量摄入多样食物,才是健康之本。

我们身体不是靠“戒食”活着的,而是靠“吃得对”活下去的。

把所有食物都打成“有毒”,就像把所有人都怀疑成坏人,一点都不理性。

你的身体不是实验室,不需要极端干净,只需要科学适度

我们说的“优质蛋白”,是指那些氨基酸组成合理、吸收率高的蛋白质,比如鸡蛋、牛奶、红肉、豆类。

而不是靠补充剂撑起来的营养表。

真正能养人的,是锅碗瓢盆里的温柔食物,不是某个神奇的营养素。

就像你看到的那张“化验单”:一个常年不吃肉不喝奶的人,蛋白总量正常,但白蛋白偏低、肌酐偏低、骨密度下降。

不健康的清淡,不是真正的健康。

别再用“致癌”两个字把营养吓跑。

别再被碎片信息绑架,错过了真正滋养身体的好东西。

回到厨房,回到人间烟火。

吃一口香喷喷的红烧肉,配两个清炒青菜,一个鸡蛋,一碗热豆腐汤。

这些你曾经害怕的食物,才是你身体的靠山。

饮食这件事,从来不是看谁吃得最干净,而是谁吃得最平衡、最踏实。

优质蛋白不会致癌,恐惧才会耗光你的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中华预防医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合理膳食每日指南[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3,57(12):1581-1585.
[3]李宁,周志刚.大豆异黄酮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21,48(05):258-262.

来源:包医生健康守护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