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快速增多,已超过普通感冒!这5种情况,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1 12:30 1

摘要:五一前后,朋友圈频传 “发热、咳嗽、咽痛” 之症,新冠抗原两道杠再现江湖。

大家好!我是孟牛安。

五一前后,朋友圈频传 “发热、咳嗽、咽痛” 之症,新冠抗原两道杠再现江湖。

歌手陈奕迅亦因染疫停演,足见此波疫情来势汹汹。

据中疾控数据披露,2025 年 4 月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已从 7.5% 攀升至 16.2%,住院重症病例阳性率亦升至 6.3%,均稳居呼吸道病毒首位。

此等态势,不可不察也。

(一)免疫屏障渐消,病毒乘虚而入

江苏省疾控中心病毒研究所所长常荣山指出,本轮疫情暴发主因有三:

抗体消退:上一轮大规模感染已逾一载,自然感染所获抗体渐次衰减;

疫苗接种不足:加强针接种率未达预期,免疫防线薄弱;

环境助力:清明至五一,跨省流动频繁,病毒借人际往来扩散;

春夏交替,昼夜温差悬殊,人体腠理不固,易感外邪;

XDV 变异株传播力强横,症状隐微如普通感冒,易被忽视。

(二)疫情走势预判

专家研判,本轮疫情高峰约在五月中旬,预计六月初阳性率可回落至 8%-10%,六月下旬降至 5% 以下,整体呈快速回落之势,民众不必惶惶。

此次流行株以 XDV 及其子分支 NB.1.8.1 为主,虽属奥密克戎家族迭代产物,未发生根本性变异,却具三大特征:

免疫逃逸增强:曾感染者或疫苗接种者仍有复阳可能;

症状 “感冒化”:以咽痛、低热、咳嗽为主,甚者可无症状,极易漏诊;

传播力未减:目前已成为内地及港澳台、新马泰等地主流毒株。

(一)辨症要点

小儿脏腑娇嫩,染疫后症状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易混淆,家长不必强行自辨,需密切观察以下症候:

(二)对症护理方案

1. 发热

退热原则:以患儿舒适度为基准,不拘泥于体温数值。

用药规范:

3-6 月龄:优选对乙酰氨基酚;

≥6 月龄: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均可,UpToDate 建议前者为先(安全性追踪更久);

特殊情况:需抗炎者(如关节炎患儿),可选用布洛芬,两类药物不可交替使用。

预警信号:发热持续超 2-3 日,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及时面诊。

2. 咳嗽

禁用药:6 岁以下儿童禁用止咳、化痰西药;

食疗方:

1 岁以上可服蜂蜜(一次 2-5ml),或少量冰淇淋润喉;

6 岁以上可含服润喉糖(需监护人陪同);

物理护理:生理盐水洗鼻、加湿器维持湿度 50%-60%。

3. 腹泻

主方:口服补液盐 Ⅲ,预防脱水为要;

辅助用药:

蒙脱石散:1 岁以下每日 1 袋分 3 次,1-2 岁 1-2 袋分 3 次,2 岁以上 2-3 袋分 3 次,50ml 温水冲服

4. 咽痛

外治法:含服冰块、冰酸奶缓解局部疼痛,6 岁以上可用温盐水漱口;

内服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对症止痛。

1、发热危象:

3 月龄内腋温≥37.5℃或肛温≥38℃;

3-24 月龄发热超 24 小时;

2 岁以上发热持续 3 日不退。

2、脱水征兆

因咽痛、腹泻导致无法进食,出现尿少、唇干、眼窝凹陷。

3、精神异常

体温正常但嗜睡、烦躁、拒食,甚至萎靡不振。

4、惊风之兆

肢体抖动、抽搐、喷射性呕吐、皮肤发花。

5、呼吸异常

鼻翼煽动、口唇发绀、呼吸急促(新生儿>60 次 / 分,1 岁>50 次 / 分,5 岁>40 次 / 分)。

组方:黄芪 9g、白术 6g、防风 3g、金银花 6g、薄荷 3g(后下)

用法:水煎代茶饮,每日 1 剂,连服 3-5 日。

功效:补气固表,清热解毒,适用于体虚易感儿。

(二)外治法:艾灸防疫

取穴:大椎、肺俞、足三里
操作:每日艾灸 1 次,每穴 5-10 分钟,以皮肤微红为度,可增强免疫力。

疫情起伏,唯科学应对方能处变不惊。愿疫散春长在,阖家皆康宁!

来源:孟主任说小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