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个宅男,大部分时间会花在线上网络世界,这里面除了看一些新闻和文字,影视内容,尤其是最近几年兴起的短视频技术,这个有时候会刷得人头昏脑胀,但确实停不下来的那种。
探讨一个有趣的问题,人类技术的发展中,为什么会出现大荧幕电影和短视频技术。
作为一个宅男,大部分时间会花在线上网络世界,这里面除了看一些新闻和文字,影视内容,尤其是最近几年兴起的短视频技术,这个有时候会刷得人头昏脑胀,但确实停不下来的那种。
这里面,我开始瞎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这类技术对人类这个物种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视频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延续,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如何非常深刻(闲聊)的看待这样一个视听时代。
这就好比说,当你自己了解了网络游戏的技术设计和所有过程,可能对网络游戏的娱乐和使用等,都会更理智和有益,所以说,电影和短视频等,到底是如何跟人类一起“进化”出来的,这个看似十分无趣和比较傻的问题,最近有了一些系统性的思考,有一些点可能会非常有意思,今天先做一个抛砖引玉,供大家闲聊。
内容需要很多信息的梳理和总结,才能把一个问题说清楚,因此希望大家看完再评论,看不完的话可能无法把更有意思的一些观点和结论联系到一起。
前一阵刷短视频,看到一个内容到处都是,就是新西兰一个女议员跳毛利舞,动作十分夸张,但又十分协调,可以说一气呵成,这个短视频大家可能都看过,主要是说新西兰议会要通过一个削减毛利人福利的法案,然后这个女议员抗议,就把这个协议给撕了,就开始从座椅上起来跳毛利舞,把整个气氛都带起来了,议会里面的毛利人聚到一起开始跳,场面十分有趣。
这里面要说明一个什么信息,实际上我对毛利舞,或者说新西兰这个法案等,并没有太多关注,我要讲的是,其实世界上有很多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跳舞唱歌那种,毛利舞,只是跳起来表情和声音更夸张一些,大家更容易记住。
那这个信息又能说明啥呢?其实时至今日,很多人还是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很多少数民族都感觉可以随时随地的跳舞唱歌十分欢乐,而汉族人大部分情况下看上去都很拘谨,似乎有点放不开什么的。这个问题不是我提的,而是很多人,还有很多大师级别的人物都提到过这个问题。这里面有一些回答,比如说汉族文化传统方面,受儒家影响等等,比较内敛等等。
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瞎思考,其中有很多问题是可以更为深层次的研究的,当然,这里面我先做个声明,就是我并不是在研究民族问题,而是基于人类的演化进程来说明一个现象的根源,供大家讨论。
历史以来,就拿中国这片土地来说,汉族人口在很长时间里最为繁盛,所聚居的面积也最大,而且主要是农耕区。少数民族很多时候生活在周边,大部分情况下是以游牧和渔猎为主。请注意,这里面的关键点出现了,如果单纯的看这个现象,是得不出什么有意义的结论的。
但如果我给大家提供一个角度,可能一下子就能明白这种现象所承载的生活和文化模式的不同。
少数民族由于生活在游牧和以渔猎为主的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实际上这里面会形成一个长期的现象,就是其生存资料很容易形成即时反馈,比如出去打猎,牛羊下个崽等等,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可以说都是即时的收获,所以每次打猎回来,牛羊下个崽等,都可以庆祝一下,也可以说都会即时的进行分食和庆祝,每天可能都是如此。
久而久之,可能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一边分食,一边篝火旁跳舞,而且频率非常高,习惯成自然。还有很多少数民族面对的是非常大的猎物,就需要组成团队,像毛利舞这种,可能是毛利人捕猎大型猎物时的一种团队合作等仪式什么的。
说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很多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而且似乎是天生的一样,这很大的概率,跟当初这些少数民族基于即时的生存资料获得感有关。而汉族由于长时间的生活在农耕模式之下,这种模式的生存资料获得并不是即时的,需要以年、月为单位,在粮食等没有成熟之前,大家都在辛苦的劳作,而只有在一年少数几个粮食等丰收的阶段,才会出现欢乐聚会等仪式,并没有形成随时随地就可以用唱歌跳舞来庆祝即时获得的这种历史文化传统。
因此说,汉族基于农耕这样一个历史背景,其发展出来的并不是即时性的能歌善舞,而是以年和月为单位的很多非常固定化的仪式,就连杀猪宰羊这种,都会等到过年的时候。可以从农耕文明的二十四节气等过节文化里面,也可能发现一些历史文化的端倪。
因此说,其实少数民族基于生存资料获得方面即时反馈造就的能歌善舞,以及汉族基于农耕周期性很长的生存资料获得的慢反馈节气的强仪式感,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好或坏的区别,都属于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遗产。
但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思考不能只停留在这个点上,我个人对历史文化等的瞎思考,从来不仅仅局限于探索和还原过去,而是要结合当下并寻找未来的可能性。
如果基于少数民族和汉族不同的生活资料获得周期,从而形成的后期表现特征,传承至今,你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在游牧和渔猎等地区生存时间更长的民族,到了现在,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不仅在能歌善舞层面,在整个娱乐界也是占比很大的,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
那汉族的这种生存资料长周期反馈形成的强仪式感等,演化出来了什么样的现代性产业体系呢?我得出的一个结论是,过去是舞台性质的戏曲(有固定的场地和人物造型),现在是大电影体系。别着急,听我继续说。
实际上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也可以说从周朝开始,中国的农耕文明就发明了戏曲,我们小时候的时候,几乎每个村或者大队,都是有专门的戏台,就是过年的时候要唱戏。这种形式在中国延续了好几千年,这实际上就是农耕文明的强仪式性模式的演化。如果再深入的来说,这是一种更大范围的打造共同体,也就是管理国家的一种文化形式。
相比少数民族的即时反馈性能歌善舞模式,农耕文明的戏曲其传播和影响范围非常广,也就是说,从打造共同体这种模式来说,少数民族的这种基于舞蹈和声音的短距离感官传播,能辐射和深入影响的共同体范围很窄,也就是很难完全跳出部落这样的组织架构,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历史,不是现在。
而戏曲这种故事性和仪式性很强的传播逻辑,可以影响的范围非常广,很多时候,整个农耕文明区域,都是被主要的几个戏曲故事而形成共同文化和传播认知的,所以大家去看,各地可能都有自己的戏曲历史,但很多经典故事,大家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用稍微不同的方言去唱罢了。
说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演化到现在,各地的戏台没有了,戏曲这种打造共同体的方式,已经变得非常稀缺(需要文化遗产保护),因为新的形式出现了,那就是遍布各个地域和商场的电影院和电影。如果大家还不太理解,我可以这样举一个例子,比如现在电影行业非常发达的美国,很多时候,美国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和塑造,并不是大家新闻上看到的什么美国的军队等,而是美国电影对美国很多东西的编纂和传播。
这里面,有不经意间传播的消费观念,有生活引导,有商业塑造等等。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现在全球流行的结婚买钻戒这种消费,现在产业已经非常大了,并形成了一种似乎本来就是这样的模式,但这个消费观念,实际上真正影响世界,是相关公司在美国的运作,在美国电影里面大量的介入,只要出现求婚等电影故事情节,就送钻石,再加上一些广告投放,久而久之,人们开始认为,求婚就应该是买钻戒。一个新的行业和文化体系就出来了。
从农耕文明生存资料的慢反馈所塑造的固定节日仪式,到扩大农耕文明共同体范围所刺激出来的戏曲文化历史,再到如今的大电影时代,这是一条可以追溯的线条。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汉族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内敛,很难像少数民族一样随时随地的唱歌跳舞,这里面有着非常强的文化和历史塑造,而且如果大家去看欧洲的整个所谓文艺等思想和科技产业等的复兴,实际上从文学著作的层面去看,也都是从大的戏曲类著作开始的,而且大部分都是悲剧(类似宗教重现苦难和抚平悲伤的作用),这实际上也是欧洲从游牧和渔猎走向农耕、定居、分工等之后出现的,包括英国的莎士比亚等的出现,道理是一样的。
因此说,不仅仅是中国的汉族比较内敛,如果去看欧洲等农耕核心区成长起来的这些国家民众,也是非常内敛的。但这不影响对大部头戏曲作品,以及时至今日在电影等世界的影响力。
那说这个到底什么意思呢,就是每种历史文化,有各自的演变和影响呈现,基于这种演变而来的现实呈现,就可以从中找到各自所能发挥的最佳路径,从而找到现实和未来层面的承接体系演化探究。
好,说完了基于农耕、戏曲到电影这条线,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关于短视频的问题。
经过我比较持续的瞎思考,短视频这种技术的出现,以及未来的演化路径,或者说如何在如此庞杂的短视频形式呈现和商业线条当中,找到短视频未来真正的一些基于人类向前进化的一些信息方向。
在展开讨论之前,我先给大家提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人为什么要删除三岁之前的记忆?第二个是,为什么人类学到的知识,不能直接遗传给后代?
关于人为什么要删除三岁之前的记忆,这个有很多权威的研究成果,比如三岁之前人类幼儿的脑袋里面的各个组成部分还未发育成熟,以及需要删除和清理大脑内部的空间等等。这些研究成果我是非常认同的,但我觉得这只能是具体聚焦到人脑这个部分来做的研究成果,就像你去研究汽车发动机,局部会有很多种确定性的结论,但人类什么要造发动机,发动机整体运行体系为什么是这样,实际上是另一个问题。
关于以上两个人类演化问题,我个人有一个理解,大家也可以一起思考,就是人为什么要删除三岁之前的记忆,实际上跟人类学到的知识为什么不能遗传,是同一个“设计”条件。
这个问题我确实想了很久才敢拿出来跟大家瞎聊,实际上大家如果认真去想,三岁之前人类幼儿是需要严格保护的,而且大部分时间里,是被大人抱着的,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段时间里,幼儿所经历的所有外部环境,长大的时候是用不上的,也就是这一时期的经验对未来世界的生存没有什么借鉴作用,更重要的一点是,无论外部的生存环境如何变化(就算以千年万年计),人类幼儿在三岁之前的生存模式几乎都是一样的,就比如到了现在,也是被大人抱着喂奶等,但外部环境已经千差万别了。
什么意思呢,就是三岁之前人类幼儿的生存环境,不会因为未来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就使得这一阶段是不需要任何适应性记忆的。请注意,要完全理解这个问题,就要回答我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人类所学到的知识为什么不能遗传。
这里面有一个很“抽象”的设定,那就是假设知识可以遗传,意味着你三千年以前学的面对生存环境的经验,现在还堆积在你的大脑和身体里,问题是人类的生存环境早就变了。
因此说,人类删除三岁之前的记忆,是因为三岁之前的人类幼儿生存环境从来都不会变(母婴模式),而人类知识不能遗传,是因为当你可以独立行走之后,你面对的环境会随着时间和空间不断的变化,你需要学新的适应性知识,这样人类才能把自身的生存和延续效率提高(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知识就不能遗传),而实际上地球上大部分动植物也都是这个逻辑,很多动植物都会重新融入变化的环境,可塑性是非常强的,人只是进化速度最快的。
那说这个跟要讲的短视频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中国的汉字,书写起来非常难,但看起来就非常的直接(尤其是甲骨文时代),因为它是表意的,它是用图像来表达意思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古代汉字,每一个汉字实际上就是一个小视频。大家明白了吧,这就是要展开来说的原因。
每个汉字是一个小视频,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在传承不可遗传的知识这个层面更有效率,你就算没有学会写,但很多时候看一下这个字(古代汉字的总量并不大),稍微教一下,就能理解什么意思(图像化辅助)。
也就是说,如果说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设置的知识不能遗传,那么人类群体的进化速度,就取决于哪个群体发明的文字等工具,更容易传承知识。这一点上,汉字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一,这里面不是说汉字是人类最早的问题(比汉字早的文字有很多),而是汉字以其强大的表意性演化等,助推和巩固了中国在农耕文明时代的生存优势,并且传承至今。
但到了现代社会,很多外部的生存环境都变了,汉字的表意性“短视频”功能很多时候体现不出来,比如我说一个字,“犁”,这个字跟农业耕种有关,所以里面有“牛”,也就是说,如果世界依然是农耕文明,那么牛永远是耕地最好的动物,中国的汉字就永远不会在表意上过时。
但现在已经进入到工业社会,大部分农业的耕种,已经看不到牛了,牛跟农业的关系已经不大了,未来的人们很难把牛跟耕地直接联系起来。还有很多,比如跟运输交通相关的马、车、走、足等等,实际上现在的交通工具早就演化得完全不同了,很少用马,也很少靠走等做交通工具了。当然,还有一些是形容天、地、火、水,以及哲学性的汉字,这个可能永远不会过时(在视频化的画面感层面)。
那再去反观英语等表音的文字,看上去根本没有什么“意”的视频化表达,但这种表音的文字,更容易适应工业文明这个变化程度非常强烈的时代,也就是语言本身不会有直接的画面意思呈现,外界出现什么变化,就改变一下字母排序,或增减一下字母就可以了,很容易造出新的,适应更快变化的工业时代的文字和解释体系。
那这个时候,汉字是不是就不太适应工业时代的人类高速发展变化了呢?当然不是,因为我已经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技术逻辑,能够跟汉字形成知识传承体系的协同效应(个人瞎思考)。
是什么呢?没错,就是似乎演化方向注定的,莫名就出现的短视频。别着急,我慢慢说。
短视频这种技术存在,现在看,很多时候我们被其他的一些功能所迷惑,比如自媒体、直播带货等等,这些其实并不能说明这一技术的真正历史价值和潜力发掘体系。就像最早文字发明出来之后,大家也都不知道怎么用,最多是计数和占卜之类的,没有人会觉得可以通过文字传授知识和技艺,人类在很长时间里,所有的知识和技艺,都不是通过文字传承的,而是说话和大人带小孩、师父带徒弟这种。
如果仅仅是短视频技术,可能我还没有思考明白这里面的一些关联性。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随着“文生视频”等的普遍应用,我从自己瞎思考的角度,终于理顺了这里面的一个新的技术演化逻辑。
如果说汉字在适应工业时代的巨大变化方面不及英语等表音文字,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把汉字跟未来的技术发展结合起来。我最近刷到很多科普类短视频,比如天体的运动轨迹,比如圆周率为什么算不完等,如果用一个短视频去表达,十分的清晰,一下子就看得忘不掉了,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文字和语言的解释。
什么意思呢,就是未来的几乎所有知识,都是可以基于低成本的视频化的传承(解决了文字到视频的智能化转换),效率可能会更高,这个时候就弥补了汉字对急速变化的工业时代的一些缺点,而基于几千年来中国人对表意汉字,也就是汉字本身就是视频化的这样一种认知习惯,就会出现一个现象,那就是中国人看短视频,或者说从视频当中识别信息和具象化知识的能力是非常强的,这也是汉字体系留给我们的一个历史性溢出效应。
如果大家去看很多市场各个国家的图画或短视频,甚至是电影、服饰等,你慢慢会发现,跟中国的图画和视频等呈现的色彩相比,完全不是一个丰富度,这并不是说大家的审美有什么区别,而是中国的汉字和知识传承等,一直是视觉化的,对视觉世界的认知、需求和辨识能力有超强的掌控力。
很多外国人看中国的很多东西,觉得为什么那么花里胡哨,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颜色之类的,他们很多时候就觉得太乱,没法梳理,但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人就喜欢这种绚烂,而且不会影响整体认知梳理。这其实很大的概率是汉字给我们传承下来的另一种“福利”,大家美认一个汉字,实际上都是看了一个短视频,想象了一个动态画面。
基于此,我对短视频这个技术层面的理解是,随着人工智能和智能化、低成本化制作的普及,如果用得好,短视频所承载的知识视觉化教育和传承能力,将是这一技术领域最伟大的未来探索方向。现在很多人说知识的碎片化,这个我是不同意的,我们现在看的书,也只是古人的碎片化知识传承逻辑(因为没有其他更有效的方式)。
随着未来世界对知识的需求量越来越庞大,人类必须在知识传承和呈现等方面,找到更加高效的承载体系,书很重要,但书最终要形成更大范围的传播和知识普及,很多时候依然需要将其嫁接到知识化的视觉类技术体系当中(图像、视频等)。
那书的意思是什么呢,实际上未来书的概念,并不是单纯的书,而是给传播知识的技术,以及所有信息和教育类传承体系,提供最原始的脚本和思维架构,属于最底层的铺垫,同时是尽最大可能的刺激大家思考,帮助社会理解人工智能等类人化的演进,否则未来机器的脑袋都可能会逐步的去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这种时候反而更需要人类更强大和快节奏的思考体系来关注。
因此说,按照外部环境,也就工业历史背景的人类新时代,人类一定是会持续性的出现生存环境和知识传承等体系的焦虑感的,很难普遍性的再回到外部环境和知识需求相对稳定的农耕文明时代,这个时候如何理解和解释,以及关注和思考新的技术对传统的影响,以及传统如何塑造和接纳,并被新的传承技术加持,演化出新的文明时代,这个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以上仅供闲聊!
来源:肖磊看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