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乃节气亦为智慧之显,诚愿众人皆可斩获属于自身的“小满”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1 10:39 1

摘要:今日乃公元 2025 年 5 月 21 日,农历四月廿四,时值星期三。于北京时间凌晨 2 点 54 分 23 秒,斗柄指向“甲”位,太阳行至黄经六十度,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亦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悄然降临。此节气之名蕴含“盈而未满”之深意,恰是“麦

今日乃公元 2025 年 5 月 21 日,农历四月廿四,时值星期三。于北京时间凌晨 2 点 54 分 23 秒,斗柄指向“甲”位,太阳行至黄经六十度,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亦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悄然降临。此节气之名蕴含“盈而未满”之深意,恰是“麦穗趋近成熟,雨水渐趋丰沛”之际。小满之名,全然彰显了古代先民的智慧,亦体现出二十四节气所包蕴的哲学理念。

"小满,夏意初盈时:南方江河渐满,北方麦粒微鼓,古人祭车神、抢水忙,提醒我们'满而不盈'的智慧。

2025 年的小满恰逢干支纪年的“乙巳年”,据老黄历所言,此乃“六十年一回”,源自“甲子轮回,六十成周”。简括而言,天干十位,地支十二,依次相对,总计六十种组合。今年乙巳位列第 42 位,下一次的乙巳年,须待到 2085 年,遂有“六十载见一面”之论。透过小满这一节气,我们能够窥探到二十四节气不仅助推了农业之发展,更是中华文明“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践行。天干轮转甲子,节气适配阴阳,今年的小满具有何种特性呢?

播种需及时,夏日将炎热。今年小满处于农历四月廿四,恰在这个月的下旬,正值春末夏初的交界之处。老者常道“靠月尾的小满,紧接便入忙季”,意即一旦过小满,庄稼人便要加速忙碌起来。俗语云“小满在月尾,芒种赶趟水”,所指乃是此时节阴雨频繁,插秧播种需抢在雨前雨后的时段。古人曾言:“节令有序,时辰无误”,小满落于月尾,正应和了天时轮转的这一说法。同时,今年小满凌晨 2 点多,天色尚暗,多数人仍沉浸于梦乡,此为“晚上小满”。民谚称“晚上小满热死牛”,言及小满若于夜里交节,当年往往暑热难耐,“赤日炎炎似火烧”,怕是连牛都难以承受。由此观之,今年夏日恐怕会是个闷热时节。

小满节气作为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其气候特征、物候变迁、农事活动与民俗传统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文化体系。

南北差异显著。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大相径庭。于南方,“小满动三车”这一古老农谚传承至今。其意为小满时节,正值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之际,用水需求极大,水车自然繁忙不迭。此时,江南的油菜籽大范围成熟,步入收获之季,各地油坊大量收购油菜籽以进行榨油;而春蚕于此际亦开始吐丝结茧,养蚕人家需修整丝车,为煮茧缫丝做好筹备。反观北方,小麦等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渐趋饱满,却尚未全然成熟;在南方,小满乃是江河湖水将满而未满的一种状态,紧接着便要迈入主汛期了。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得盈满,岁岁康平!

忌久坐不动。伴随小满节气的来临,天地间阳气渐盛,人体新陈代谢加速,“动则生阳,静则养阴”此语于夏季尤为妥帖。“阳气者,若天与日”,久坐过久,阳气郁结、气血不畅,湿气亦趁机侵入肌体,时日一长,容易“关节沉重、脘腹作胀”,尤其是中老年人,切不可整日久坐。应“劳逸相适”,莫让身体“久坐致病”。有句古谚说得妙:“动一动,通气血;坐太久,病上门。”故而每日活动约三十分钟,无需剧烈,只求顺畅,依节而动,顺气养身。

尽量于午时少出门。俗言道“小满日头毒,午间不出户”,当下气温亦在节节攀高,午时阳气炽盛,天地燥热,《内经》有云:“日中而阳气隆”,人若此时外出,气血涌向体表以抵御暑气,反倒致使内里空虚,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等“暑邪先兆”,稍不留神甚至中暑昏厥。“心主神明”,中午这一时段乃是心脏负荷最为沉重之时,古人言“顺时而眠”,小满过后昼长夜短,夜间睡眠常常不足,午睡片刻恰好养心敛神,补充精力。“睡多则倦”,30 分钟既能缓解疲倦,又不会陷入昏沉。小满节气,学会避热养心,方可顺应天时,将身体调养得更为稳健良好。

元代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小满养生需防热防潮。中医主张,暑热之气极易与湿邪共同侵袭人体,而若要防热祛湿,饮食应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宜。小满之际,雨水丰沛,气候闷热潮湿,易损伤脾胃,易引发湿疹,应当忌热避凉,清热利湿,健脾和胃,适宜食用补脾健脾、清利湿热的食物,诸如冬瓜、山药、芡实、茯苓、陈皮、赤小豆、薏苡仁等,同时尽量减少食用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例如动物脂肪、海鲜等。亦可适量摄取一些苦味食物,而在小满节气习俗食物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苦菜。

“满”,《说文解字》中释义为“满,盈溢也”。小满,意味着“满而不溢”“满而不盈”。

苦菜在医学上被称作败酱草,宁夏人称之为“苦苦菜”,陕西人唤作“苦麻菜”,李时珍则命名为“天香草”。苦菜其叶片硕大,茎秆脆嫩,苦中带甜,相较常见开蓝色花朵的苦苦菜具备诸多优势。苦中带涩,涩中含甜,新鲜宜人,清凉嫩香,营养富足,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与解毒的功效。《本草纲目》言:“(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常以苦苦菜来疗治热症,古人亦用其醒酒。北方人喜爱将苦菜洗净,生吃或凉拌,佐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令人食欲大振。也有人把苦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独特风味。

小满节气火气强旺,万物长大,麦粒小满,高温高湿。此时心火上升,湿气入侵,需以苦菜降火,安心益气。

文人墨客颇为青睐的节气。小满时节,“万种春红都敛避,一庭槐日翠阴圆”(宋·项安世《十九弟生日》),“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元·元淮《小满》),呈现出一派初夏风光,其“关键词”除却麦子、蚕桑和樱桃,尚有枇杷。宋·欧阳修在《五绝·小满》一诗中写道:“夜莺于翠绿的柳林中啼鸣,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广袤的天空。我尤为喜爱那田垄间的麦子,它们在风中摇曳,仿若在欢笑着迎接丰收的来临。明代文人李昌祺就在其《七绝·小满日口号》中写道:“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

俗话说: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不满,麦有一险。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清代杭州词人赵秋舲的《台城路 其二·小满后十日同人复游皋亭舟行小港中绿阴夹岸意境幽绝》,细致地描绘了他与朋友们在小满后十日一同乘船同游的清幽惬意之景:“不寒不暖的晴好时节,打开衣箱,初次试穿夹衣。重新移动酒舫,新握钓竿,且效仿老渔人的生活。楝树花开,看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水面泛起紫色的水痕。两岸的人家,白昼大门紧闭,正值蚕市繁忙。枝头的青杏尚小,只有桑阴下,豆荚肥绿如指。泥土掩平了鞋子,衫兜中扇出微风,又经过斜阳映照的山寺。红桥如雁齿排列。有曲折的港汊通船,草香弥漫,蘅芷芬芳。除了悠闲的鸥鸟,试问还有谁能来到此地?”字里行间那心如鸥鹭般的闲适,读来令人唇齿留香,心驰神往。

书云: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苦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解烟毒。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

小满,既是一个节气,亦是一种智慧。“小满过后,接踵而至的是芒种而非大满,这与众人熟知的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小暑大暑等相互对称的节气说法有所不同。‘满招损,谦受益’‘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小满之后无大满,此乃古人的祥瑞祈愿,亦是节气命名中的高深学问。”

万物繁茂,夏日意浓,正是人间好时节。愿所有人学习、工作、生活、事业、健康,志得意满,圆圆满满。

愿每一位正在奋力拼搏的人,皆能被生活温情相待,有所收获,有所成长,“风之所至,皆现麦浪”。愿世人皆能处于将满未满之态,使万物皆充满可期之望。

来源:勇者星空墨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