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号角。人工智能技术等多模态内容,正在重塑主流媒体影响力。媒体+AI,还能碰撞哪些新可能?12月20日,由南都、N视频与腾讯混元大模型、广东高校新媒体联盟、广州市大湾区智能科技人才联合会联合举办的“大湾区AIGC赋能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号角。人工智能技术等多模态内容,正在重塑主流媒体影响力。媒体+AI,还能碰撞哪些新可能?12月20日,由南都、N视频与腾讯混元大模型、广东高校新媒体联盟、广州市大湾区智能科技人才联合会联合举办的“大湾区AIGC赋能计划发布暨N视频2024创作者大会”将启。
在当天活动现场,将启动大湾区AIGC赋能计划(南都、N视频×腾讯混元AI×广东高校新媒体联盟×广州市大湾区智能科技人才联合会),发布媒体AIGC应用指南,推出南都自研AI平台,并为N视频2024优秀创作者颁奖。
从传统媒体走出的“前南友”梁音,介绍现在的自己是一个“AI科技博主”。在南方都市报的编辑部门任职期间,他“既不是原教旨的文字主义者,也不是原教旨的摄影主义者”,摄影和写作的能力一直都兼顾、融合。随后职业生涯转向AIGC相关的赛道,梁音称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什么障碍。”
2022年,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等AI绘画工具接连问世,这项文字生图的技术迅速吸引了爱研究科技数码相关的梁音。在使用体验后,他大力向同事们“推销”这项技术,被身边的人吐槽“着了魔”。
而如今,这项技术在一年多的时间飞速进化,已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电商行业,三四人的小工作室用AI生图就可以搞定大量的生产工作,而媒体行业基本上都在用AI来生成配图,“甚至你不用,很可能就在市场里面就没有竞争力。”
不过,对这项快速发展迭代的技术,梁音并不是一味持乐观态度。
“每次技术下放,一定会给行业带来冲击”
从报纸、电视台、门户网站垄断的媒体,到人人都可以发文的自媒体;从只有扛着长枪大炮、专业设备才能“玩”的摄影,到人人都可以拿起手机拍照;从插画师、画手、设计才能完成的制图,到人人都可以用AI来生成......何谓技术下放?即“人人都可以”。
在梁音看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AI生图和以往几次“技术下放”一样,一定会给这个行业带来冲击。“新的工具出来后,它会带来新的工作流,新的商业结构,新的产业模式,但也会让整个信息符号传播的市场上充斥大量的垃圾。”
自媒体井喷时期,标题党、抄袭、假消息泛滥,AI工具普及更是加速了碎片化短视频的批量生产,AI生图在初期,生成的图片不乏僵硬、恐怖、扭曲。虽然随着技术的迭代,出图的质量越来越趋于正常,惊艳之作频出,但在这个过程中依然伴生着大量的视觉垃圾。
虽然缺点不少,但新技术依然在连走带跑地向前发展,AI的应用已成为公认的发展方向。“每一次技术下放,原来的精英知识阶层一定会有失落感。这是不可避免的。”梁音认为,不必担忧AI会取代我们普通人的岗位。“我们不要害怕被AI替代,它可能是很好的良师益友、副驾驶、强力助手,我们跟AI一起提升能力,创造新的东西出来。”
“AI生图和摄影是两个赛道”
媒体行业的新闻品类讲究的是“真实”,而AI生图则意味着“假”。去年3月,美国网友利用AI绘图软件制作了一系列特朗普身穿囚服或被警察围捕的合成图片,在社交平台上广泛流传,不少人信以为真。AI生图越来越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媒体使用AI工具,是否违背真实性原则? 梁音从两个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
首先,AI只是一个工具,在没有AI的时候,也有人使用PS软件编辑图片来造假,如今的AI工具只是让造假更方便了而已;而如今大家拿起任何数码工具拍摄影像,设备里也有各种算法,这个“记录真实”的动作某种程度上也是被AI接管的。
工具没有对错之分,只取决于使用者的职业操守。
其次,AI生图和摄影完全是两个赛道。萨考夫斯基曾定义摄影的六种本体语言,被广泛认同,而AI生图的过程和六要素完全不沾边,二者只是最后都以像素的方式呈现,本质完全不同。
媒体并不是只传播新闻,还承载着传播文娱、观点、科普等其他功能,完全可以让AI在这些方面去充分地释放创造力,“为什么一定要把AI拉到还原真实的影像赛道去碰瓷呢?”梁音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 潘欣
来源:南方都市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