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限酒令来袭,大厂股价单日蒸发数百亿!果味白酒撑场能救市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1 10:34 1

摘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规定了公务接待工作餐不上酒,这就意味着从此以后只要是工作餐,不再允许任何酒类饮品出现,香烟和高档菜肴也都上了禁单。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5月18日茅台召开了一年一次的股东大会,原本一派祥和的晚宴今年却变了些味道,在最严限酒令下,年年从不缺席的飞天茅台不见了!

茅台的股东会不喝茅台,怎么都感觉有些怪怪的,几瓶蓝莓汁又怎么可能把晚宴气氛推向高潮呢?好歹有股东打趣儿的说道:难得我们可以清醒的开会了!

如此改变可不光是茅台一家,在史上最严限酒令面前人人平等!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规定了公务接待工作餐不上酒,这就意味着从此以后只要是工作餐,不再允许任何酒类饮品出现,香烟和高档菜肴也都上了禁单。

茅台董事长张德芹在晚宴后的交流会谈到新规时脸上也略显无奈,新政策是没什么毛病,自己也发自内心认可条例,但至少新政对白酒行业来说,还是有些不太友好的。

曾靠着一顿饭、一瓶酒拉近关系促成项目的场面,或许在未来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了,对白酒企业来说这可谓一记重拳。

其实这已经不是我国第一次颁布限酒令了,2012年我国就曾颁布过接待限定标准,自此之后公务消费被极大压缩,但我国的人口多,市场大,哪怕是有了限令,公务接待场合依旧是各大白酒品牌不愿放弃的一块肥肉。

茅台、五粮液这种高价品牌更是桌上的常客,酒的档次也被看成是主人对客人是否重视的标杆,现在这一切都将成为历史,至少公务接待这个主要场景是不用想了。

不管白酒企业领导层心里怎么想,至少市场对白酒的担忧赤裸裸的体现在了股市上,政策颁布之后,很快就有消息灵通的投资者开始行动。白酒股票全线下挫,开盘后短短几个小时内,贵州茅台的股价下跌超过2.18%,市值直接蒸发数百亿。

这就是大笔资金迅速离场的征兆,市场上可没什么比投资客的嗅觉灵敏的了,看来市场对新政策的恐慌情绪已经开始蔓延了。

同为白酒两大台柱,五粮液自然也没能逃过一劫,股价下跌1.36%,往日各类财经博主极力推崇的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和洋河股份的跌幅都让人看了直吸凉气。

前者下跌2.62%,后者也不甘示弱,直接跌了2.39%,这可都是些白酒行业的顶尖企业,跌上几个百分点就足够让企业伤筋动骨了,更别提这场下跌潮几乎席卷了整个白酒板块。各大白酒股迎来一次罕见的大震荡。

白酒一直都是我国股市的一大支柱,贵州茅台更被看成是大盘的护法金刚,每当股市动荡时,茅台总会是中流砥柱一般的压舱石。可谁能想到一个公务接待工作餐不让上酒的规定就把整个行业股价拉下了水,其实政务消费在白酒总销量中的占比早就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高了。

2012年限酒令之后,政务消费已经缩减到5%以下,现在限令直接覆盖到了公款接待的全场景,白酒企业的业绩或许真的会大受影响。

不管未来白酒企业会想出什么办法破局,至少现在的市场明显不买账,该抛的抛,该撤的撤,连些长期看好白酒的基金经理这次都显得非常谨慎。

不过股价暴跌真是单单因为一纸限酒令吗?其实把这个锅全都扣在禁令头上也有些不客观,这段时间本来就是白酒销售淡季,市场上也有不少积压库存,年后更是出现过一阵子销售批发倒挂。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的钱袋子也不像以前那么鼓了,购买力下降得非常明显,再加上企业业绩增速下降,让原本摇摇欲坠的市场情绪产生了些许恐慌。

问题堆积之下,一条限酒令的出台成了引爆市场的导火索,但新政策对高端白酒行业的震慑效果还是立竿见影的。

现在各地白酒经销商已经慌了神,以往常见的团购渠道和大规模企业订购几乎不再提酒水的事儿了,用不了多久,各地的公务接待规范会逐步落地实施,一场看上去只针对公务接待的政策变动就要来了。

不管怎么说,限酒令的出台让白酒行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高端白酒品牌更是压力山大。没了公务接待这个重要消费场景,这些企业今后的出路又该如何呢?

其实2012年第一次限酒令的时候很多酒企就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当时很多人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认为政策只不过是一时的,等到风头过了就没事了。

可这次的政策明显给出强烈信号,如果高端白酒的营销依然还想依赖以往的公务消费,那还是趁早断了念想为好。现在白酒企业最先要考虑的便是市场转型,以往大品牌酒企的重心更多放在政务和大型企业客户上。

这样做的优势非常明显,毕竟这些客户的订单量大,单品利润高,卖一瓶高档白酒就能顶一大堆普通商品的销量。

限酒令之后,白酒企业只能把目光转向民间消费和商务消费了,不过这种转型注定是相当复杂的,公务消费在价格上一般没那么敏感,只要有面子,能达到某些要求就可以大批量采购。

可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任何消费都是要考虑性价比的,那种能挥金如土的消费者毕竟是极少数,单纯靠那一批特殊人群是不可能养得起整个酒厂运营的。

很多时候消费者购买高端白酒并不是为了喝,而是为了人情和面子,可现在消费趋势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购买这种高溢价商品的动机会越来越少。

现在的形势可能要求白酒企业在价格上作出调整了,除了要更具性价比之外,还要丰富产品线,让自家产品更多的适合日常饮用和中小型聚会。

现在有些企业已经开始这么做了,五粮液和泸州老窖已经先后推出了低度酒和果味酒,未来的中国酒水市场,拼的就是谁能更快掌握这个市场,谁就能占得先机。

现在的酒企也在尝试从营销思路上寻求突破,随着时代的变更,新一代的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已经没有60、70那代人那么强烈了。

为了更好的抢滩登陆,互联网和新媒体成了各大酒企竞逐的重要战场,老字号标签的白酒品牌想要在年轻群体中出圈,如果还在一味的依赖传统营销手段,根本就没啥大用。

现在茅台已经推出了i茅台数字化平台,就是为了通过互联网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现在茅台也已经走下神坛,上线了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的产品线。

现在看来这种方式是十分有效的,不光跳过了层层经销商和终端零售,还能大大缩减中间环节,提升企业利润的同时还增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黏性,典型的一举多得。

除了继续巩固国内市场之外,我国酒企这些年也一直在风行走出去的原则,很多酒企已经将重点关注方向放在了海外市场。

这些年我国白酒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不及红酒或威士忌这些西方酒类,但随着我国文化在全球传播,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开始逐渐接受中国白酒,甚至有些地方已经把喝白酒当成了时尚。

不少酒企已经瞄准了这个机遇,大力扩展海外渠道,茅台、五粮液这些年就在频繁参加国际酒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白酒的世界知名度。

打出名声之后,各大酒企还设立海外仓,积极布局全球市场,为了迎合海外用户的口味,部分企业还研发了口感更为柔和的国际版白酒。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从最初的限酒令到今年最严限酒令,政策的更迭让白酒行业迎来了低谷期,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虽然限酒令对整个行业来说算不上什么好事儿,但也确实给了白酒企业转型的机会,能在这波市场震荡中存活下来的企业,势必会拥有更加稳定的市场份额和消费群体。

就算短期市场会有波动,行业调整周期结束之后,那些历经风雨活下来的白酒品牌将更有底气,这种破而后立的逻辑,不仅是行业风向转型的结果,也是企业在追求更高成长空间时需要走过的一段艰苦历程。

谁能在商务与民间市场中精耕细作,未来谁就能稳坐市场的龙头,只不过高端白酒品牌往日那种轻松赚钱的时代终究已经是过去了。

白酒行业的变革已经悄然来临,适应它或被淘汰,所有企业终将迎己的命运裁决。

参考资料:

茅台股东大会晚宴首次“无酒”,白酒行业迎来新一轮政策考验

蓝鲸财经2025-05-19

A股白酒板块集体大跌,贵州茅台总市值跌破2万亿元

钱江晚报2025-05-19

中国白酒行业:限酒令下的酒企何去何从

2013年05月09日中国经济网

来源:Hi科普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