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大国梦,终于是到头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1 02:11 1

摘要:有人打了三场仗,把300多个小国一锅端了,居然还让对手谢谢他。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有人打了三场仗,把300多个小国一锅端了,居然还让对手谢谢他。

这事发生在德国,主角叫俾斯麦。

他不是皇帝,也不是将军,却能让一个国家从四分五裂走到统一,靠的不是嘴皮子,是算盘和刀子一起上。

他干的活,今天听着都像剧本,但真事儿就这么发生了。

他上台那年,普鲁士还是个夹在奥地利和法国中间的小角色,地盘不算大,话语权也不多。

可他看得清楚——德国这地方散得太久了,谁动手把它拢起来,谁就是这片地儿的话事人。

但问题是,谁先动手,谁就得先挨打。

俾斯麦明白,光靠开会、谈判、搞什么“民族情感”,没用。

他的办法很直接——先打,再谈。

第一仗,他挑了个软柿子捏。

目标是丹麦,理由是边境上两个小地方的归属问题。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点事根本不值一打仗,但俾斯麦非要动手。

他拉上奥地利,一起上,几个月就摆平了丹麦,不仅拿回了地盘,还借机让普鲁士军队在国际上露脸。

可这仗一打完,问题来了——战利品怎么分?他早就盯上奥地利这老大哥的位置了。

第二仗,目标就转到奥地利头上。

这次他玩得更细。

他先在北德搞了个邦联,把一堆小国拉进来站队,表面上说是为了和平,其实是给自己铺台阶。

开战前,他还特意跟法国打了招呼,确保他们不插手。

仗一开,普军直奔奥地利核心,几个星期就让奥地利服软。

这仗打完,俾斯麦没落井下石,反而主动退让。

他知道,如果把奥地利逼太狠,法国、俄国就会跳出来搞事儿。

他要的是德国北部的统治权,不是一次性把所有人都变成敌人。

所以他让奥地利保住了脸面,却实实在在地把德意志的大半收入囊中。

这时候,法国也开始坐不住了。

拿破仑三世觉得自己快成个摆设了,看着德国统一越来越近,心里发毛。

第三仗就这样被俾斯麦安排上了。

他找了个借口——西班牙王位的继承问题,给法国递了个炮仗。

法国上钩,宣战。

俾斯麦早就准备好,这场仗,他要的不只是胜利,而是彻底把法国打服,好给德国统一一个理由。

这仗打得最狠。

普军一路打到巴黎,连法国皇帝都成了俘虏。

战后,法国被迫赔款割地,而俾斯麦则终于把整个德意志拧成了一股绳。

在凡尔赛宫,普鲁士国王加冕为皇帝,德意志帝国正式登场。

可这场加冕,选在法国的地盘上,气得法国人几十年咽不下这口气。

表面上看,俾斯麦完成了统一,成了“帝国的建筑师”。

但他自己知道,这事没完。

他统一的是地理,不是人心。

国内各邦国有自己的脾气,南北文化差异大,宗教也不同。

就连皇帝和他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

他得整天周旋在保守派、自由派、军方、贵族之间,操的心比皇帝还多。

他心里最怕的是——法国反扑。

他打了法国一顿,可法国骨子里的仇没消。

他怕再打一仗德国就吃不消,所以他开始搞外交。

他拉俄国,稳奥地利,和意大利搞好关系,搞了个三皇同盟,后来又加了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那一票国。

他的算盘是把德国包在一个联盟圈里,谁想动手都得三思。

可这种平衡太难维持。

国内皇帝威廉二世一上台就不买他的账,嫌他太强势。

几年后,俾斯麦被逼下台,失去了他亲手打造的地盘。

他退休后写回忆录,嘴上说看淡了,其实心里清楚,没人能走他那条线。

他下台后不久,德国的外交政策就走样了。

新皇帝想自己掌舵,拆了俾斯麦的联盟体系,结果德国越来越孤立,最后滑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那会儿俾斯麦已经去世,没看到后来的大乱,但他早就说过一句话——“德国打两场仗不会赢。

俾斯麦一生没打过仗,但打赢了三场战争;他不是皇帝,却让一个国家封皇建国;他不是军人,却让整个欧洲围着他转。

他干的是实事,算的是长远账。

他不是靠激情统一国家的,是靠冷静和精准。

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该收手。

他干完这些事,退场的时候,没人敢小看他。

他晚年的时候住在乡下,偶尔有人去拜访他。

他坐在花园里,拄着拐杖,看着远处的田野,有人问他后悔吗。

他没说话,只是轻轻地回答了一句:“我干的是该干的活。

参考资料:

Steinberg, Jonathan. Bismarck: A Lif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Clark, Christopher. Iron Kingdom: The Rise and Downfall of Prussia, 1600–1947.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Wawro, Geoffrey. The Franco-Prussian War: The German Conquest of France in 1870–187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来源:无知文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