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甜食和糖果都是与节日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圣诞节、光明节、复活节、万圣节和情人节。在糖还是昂贵的珍品时,不太富裕的人家就只能在这些特殊日子里才能吃上点甜的。
食物小传-糖
节日甜食
很多甜食和糖果都是与节日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圣诞节、光明节、复活节、万圣节和情人节。在糖还是昂贵的珍品时,不太富裕的人家就只能在这些特殊日子里才能吃上点甜的。
圣诞节水果蛋糕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最初,这种蛋糕是通过糖渍水果增加甜味的,具体做法就是把糖渍水果搅入面糊或者面团中;到了16世纪,糖已经是很普遍的原料了,糖霜也变成了普遍的配料。不同的地方有各自独特的习俗,比如英国的圣诞节蛋糕和德国的史多伦蛋糕。
那些要庆祝12天圣诞节(12月25日至1月6日)的文化,往往都有各自的传统蛋糕。第十二夜,或称主显节,也叫三王节;在法国,当晚要吃 galette des roix(国王蛋糕)。在西班牙和拉美地区,传统的糕点是环形的三王节面包(也叫“国王的戒指”),上面会慷慨地铺满糖渍水果。很多国家都会在主显节这天吃各式各样的“国王蛋糕”;在一些地方,特殊的国王蛋糕也是“肥美星期二”[1]的专属食物。
[1]大斋期前一天的忏悔日。——译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文化中,圣诞节上受欢迎的甜食种类繁多,比如咸奶油糖果、巧克力、柠檬、奶油、焦糖、软糖豆和其他甜的东西。一直到19世纪中期,拐杖糖——顶端带一个弯钩的红白条纹硬糖棍——才成为美国节日庆典的一部分。拐杖糖的发明要归功于俄亥俄州伍斯特的奥古斯特·伊姆加德,据说他用装饰纸艺和拐杖糖制作并装饰了圣诞树。它并非一问世就大获成功,虽然有一小部分家庭会在家自己制作拐杖糖。这种糖不仅做法很复杂,还很容易碎,所以也比较难运输。但这一切都在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改善,那时有了可以自动制作拐杖糖的机器,而且包装工艺上的发明创造也帮助拐杖糖得以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保持完好无损的样子。像玛氏、好时和雀巢这些糖果巨头现在都有他们自己品牌旗下的拐杖糖。
万圣节(或者万圣节前夜,就是万圣节的前一天晚上)在说英语的国家往往是定在10月31日的晚上,小孩子们会穿上特殊服装挨家挨户要糖果。因为万圣节正好是很多国家苹果丰收的季节,经典的庆典食品就有糖渍苹果、太妃糖苹果或者焦糖苹果。像糖爆米花球和软质太妃糖这样在家中制作的甜食逐渐让位于外面买的糖果,特别是19世纪80年代发明的玉米糖(三色的、玉米粒形状的糖果)。现在,甚至能买到小盒装的或者独立包装的单个糖果,专门供万圣节的时候发给小孩子。时至今日,这个满是糖果的美国版万圣节也被很多其他的国家学了过来。
食物小传-糖
丛书:食物小传
书名:糖
著者:[美] 安德鲁·F. 史密斯
译者:王艺蒨
书号:9787559673602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4
定价:59.80元
分类:饮食文化/双语读物
信息:32开 圆脊精装 312页
●口腔中的10000个味蕾都有特殊的甜味感受器
●世界上瑞典人吃的甜食最多(人均每年吃掉16.8千克),而瑞士人吃的巧克力最多
“食物小传”系列丛书
★精选数种人们喜爱且广泛知晓的食物和饮品
★横向介绍该食物或饮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作和食用方法
★纵向挖掘其发展历史及背后的经济和文化因素
★引进自英国知名出版社瑞科图书(Reaktion Books)的Edible系列,为该社经典系列作品,畅销多年
《食物小传-糖》
★短小精悍的糖文化史,带你轻松了解糖的神奇世界!
★食物和烹饪历史教师安德鲁·F. 史密斯倾囊之作,探讨了糖丰富而迷人的历史,以及它背后不为人知的商业和健康机密。
★各种各样的甜食、糖果、饮料……这种令人又爱又恨的食物是如何控制我们的味觉的?
★五十多张精美插图,四色印刷,直观展现糖的文化史。
★中英对照,更准确、更专业。英文部分以瑞科图书出版的原版为底本,中文部分选取忠实准确的译文,让书中知识有据可考。
★文后附有关于甜品、饮料的食谱,可供感兴趣的读者尝试,为自己、亲人和朋友制作。
★精致小开本,精装双封,封面五色印刷,内文选用纯质纸,装帧雅致。
关于丛书
以巧妙的插图和精选的古代与现代食谱为点缀……这是一套杰出的“食物系列丛书”。
——《华尔街日报》
这是关于食物的一部回忆录,充满异国情调,色彩缤纷,堪比一场环球旅行……配有极具特色的插图,是一本适合快速阅读的小读物。
——《芝加哥论坛报》
关于本书
尽管人工甜味剂和甜菊糖等不含卡路里的天然甜味剂已经问世,但糖仍然是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简短而甜美的《糖》,是你茶歇时光中完美的轻松读物。
——国际素食联盟在线新闻
【作者简介】
安德鲁·F. 史密斯(Andrew F. Smith),作家、编辑和大学教师。他发表了一千多篇以烹饪为主题的文章,并且撰写和编辑了32本书。他在纽约新学院大学教授食物和烹饪历史等课程。他的代表作有《牛津美国饮食百科全书》《品尝哥谭市:美食爱好者的纽约之旅》等。
【译者简介】
王艺蒨,莫纳什大学电影学博士在读,专攻流散视角下的亚裔电影与文化,自由撰稿人,多次为外文杂志以及国际网站撰稿。
【内容简介】
几千年来,对糖的渴望一直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这种甜味剂自从被人类食用以来,就主宰了我们的胃口。无论是糖果、甜点、软饮,还是意大利面酱中,糖的身影无处不在。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探讨了糖作为一种全球性商品在历史上的商业价值,以及其所遗留的奴隶制和普遍肥胖的“黑暗遗产”,同时也展现了人类与这种甜味剂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恨历史。
来源:鑫鑫是个动漫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