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医生安东尼·斯托尔曾说:“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是动物的本能,‘不反应的能力’则是智慧的要素。”
英国医生安东尼·斯托尔曾说:“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是动物的本能,‘不反应的能力’则是智慧的要素。”
人生中大部分烦恼,都始于无谓的反应。
面对外界的骚动和目光,只要不做无谓的反应,大部分烦恼都会消失不见。
真正的强者,骨子里都是行动者,而非反应者。
不被外界所干扰,做自己的主角,才是一个人强大的能力。
01
面对差异,不争辩
在中国古代,江湖上有一种说法叫“犯相”。
意思是,一人猫相,一人狗相,二者见面必定吵架。
英文也有类似的短语:“苹果和橙子做比较。”意指把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是没有办法比较的。
背景不同,经历不同,知识储备不同的人,因为对某件事的观点不同,而争论不休,其实毫无意义。
电影学家克拉考尔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著名电影导演拍了个城市风光短片,片子里都是高楼大厦、酒吧商业街的影像。
拍好之后,他把短片拿给了一帮非洲土著人观看。
结果,那群土著人看完之后,竟然在兴高采烈地谈论一只鸡。
他感到很诧异,自己拍的片子里,怎么会有一只鸡。他完全没有印象。
于是,便跑回工作室一帧一帧拉片,终于在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鸡,而那只鸡出现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瞬。
那些土著人为何不关注短片中频频出现的高楼大厦,而只关注到角落里一闪而过的鸡呢?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只有那只鸡是熟悉的事物。而那些高楼大厦,璀璨灯火,因为不熟悉,全都成为背景。
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是很正常的。
我们每个人所看到的,都只是我们眼中的那只“鸡”。
很多事情没有对错,只是个人喜好和习惯而已,又何须浪费时间做无谓的争辩呢?
董宇辉曾说:“陷入争吵时,最错误的反应,就是去回应它。”
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在听到和自己认知不同的观点时,与其去反驳、去争辩,不如试着去理解,对方可能在表达什么。
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
如果对方是恶意的,就更无需争辩了,一笑而过就够了。
02
面对指责,不解释
作家李筱懿在事业低谷时,每天都忙得要命,因此没什么时间接送正在上幼儿园的女儿。
有些家长见状,常常阴阳她:“你好忙呀!”
一些爷爷奶奶还会建议说:“当了妈要以孩子为主,孩子的成长期错过了就没了,事业啥时候都能搞。”
她听后感到委屈,觉得外人没资格干涉自己的事情,但又自觉底气不足,只能沉默以对。
也因此渐渐养成了“不解释”的习惯,只做好自己的工作,写好自己的书。
不久后,她的第一本书《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出版,获得当年年中新书榜冠军。她变得更忙,更少接送孩子。
谁知那些家长对她的态度反而变好了,不仅大夸她的书写得好,还向她索要亲笔签名。
受宠若惊的她经过一番思考,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人只对实力强的人宽容,对实力弱的人,其实很苛刻。
这就好像,如果扎克伯格每天穿一样的衣服,人们会觉得他自律;其他人每天穿一样的衣服,很多人只会觉得这个人没有衣服穿。
当你实力弱的时候,指责你的人越多。
与其在毫无意义的解释中空耗自己,不如竭尽全力,增强自己的实力,成就自己的人生。
当你变强大时,身边那些令人讨厌的声音自动就消失了。
人生是自己的,面对他人的评价,要学会“已读不回”。
努力做好自己,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03
面对攻击,不接招
有位作家搬到一个新小区,装修时,小区保安对他出言不逊。
遭到辱骂的作家一气之下,用更犀利的言辞回怼了对方。
结果,两人越吵越凶,甚至大打出手。
事后作家投诉保安,要求开除他,却未能如愿。
就这样,作家每天出入时,不可避免会见到那位曾与他有过争执的保安,日复一日,他内心阴影仍难以消散。
面对别人的攻击或伤害,如果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就达成了对方想要激怒我们的目的,我们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
不如抱着“随它去”的心态,不入对方的局,不接对方的招,才是高明的招数。
作家大冰有次直播,曾连线到一位黑粉,上来就毫不客气地攻击大冰。
“我发现你和这些粉丝连麦的时候,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感觉你很有优越感一样。”
大冰听了,完全不接招,他不急不恼,也没有回怼黑粉,而是云淡风轻地回复道:“你说得对。”
黑粉说:“说得对是吧……”显然想要放大招,却不料大冰继续说道:“只要你加上‘你感觉’三个字,你说的一切都成立。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一个人的主观个体认知更大的东西了,别人没有必要和义务去改变你。”
黑粉听了不依不饶,又开始新一轮发难,大冰依旧不生气,不顺着黑粉的话茬走,只用几句话,说得黑粉无地自容,最终缓和了语气,反倒尊敬起大冰来。
有位作家说过:“别人朝你扔了一个球,你接住它,才能参与到游戏中来;可如果你置之不理,或者把球扔在地上,别人再怎么想让你进入游戏,你都进入不了。”
面对他人的攻击或伤害,我们很容易乱了阵脚,落入对方的陷阱里,越纠缠,反而越陷越深,难以脱身。
不如干脆置之不理,不接别人泼来的脏水,不被他人的情绪所影响,泰然处之,反倒是回击对方有力的武器。
他有他的屠龙刀,你有你的不接招,他又能奈你何哉呢?
04
作家王蒙曾说:“我不怕反驳,不怕攻击,我反应迅速。而更多的时候,我明白不反应更好。”
生活中,难免有人对我们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太过在意别人的眼光,只会不断内耗自己的情绪,徒增自己的烦恼。
余生很贵,与其浪费精力回应外界的纷扰,不如花些时间修炼自己。
用行动替代反应,不断提升自己,才是这世上有力的回击。
点个在看,与君共勉。
作者简介:崖柏,一个温暖的写字人,用文字打开心灵的一扇窗。
来源:书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