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板电器之前发布的财报显示,其2024年全年营收112.12亿元,同比微增0.1%,净利润15.77亿元,同比下降8.97%;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行,营收20.76亿元,同比下滑7.20%,净利润3.40亿元,同比下降14.66%。
作者丨方诗意
编辑丨六子
房地产下行影响的企业很多,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和装修等业务强绑定的企业。当初的收益有多好,现在的压力就有多重。
其中,前几年营收喜破百亿,提出要“再造一个老板”的老板电器,如今就还没脱离地产下行带来的影响。
老板电器之前发布的财报显示,其2024年全年营收112.12亿元,同比微增0.1%,净利润15.77亿元,同比下降8.97%;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行,营收20.76亿元,同比下滑7.20%,净利润3.40亿元,同比下降14.66%。
这家曾经的厨电行业龙头,从数据上看离回归增长还很远。而追根溯源,地产依赖、产品单一等多重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老板电器急需讲出新故事,重塑竞争力。
01
「地产依赖,从红利变成负担」
老板电器发展的前后对比令人深思。这家创立于1979年的企业,早期的特点是励志:创始人任建华,硬是将杭州余杭的一家五金厂打造成厨电行业龙头,拳头产品吸油烟机连续24年取得国内销量第一的成绩。
它早期的成功扩张与营销意识的超前有关,从“老板”这个名字到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老板电器风光了十几年。
但彼时的老板电器不会想到,后来它成功的关键之一,是乘上了房地产行业的东风。
2009年到2016年,老板电器净利润进入狂飙时代,大部分时间的增速都超过40%。幕后原因,就是它抓住了房地产黄金期机遇,与超200家品牌地产客户建立战略合作,覆盖全国超85%的百强房企,工程渠道市场份额连续多年都是市场第一。
在2017年,老板电器入选恒大集团选定的18家供应商之一,与其达成了“5年10亿”的合作框架,表示将“一举占据恒大厨电业务的半壁江山”。此时,老板电器的“房地产+厨电”模式进入最佳发展期,当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增速均超20%,创下历史新高。当时的老板电器,也是资本市场的宠儿。
不过,房地产这种强渠道,更容易让企业产生依赖。而挑战恰恰在于——地产行业后来的调整,让这种绑定关系变成了继续发展的压力。命运的馈赠,往往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2021年,房地产行业达到高峰后开始下行,老板电器因恒大等房企债务违约,突发计提坏账准备7.78亿元,其中恒大占比高达89%;2022年计提2.60亿元,随后再度计提2.2亿元。这些坏账大部分可以归因于房企的违约,按照老板电器2021年13.32亿元的净利润计算,坏账占到了净利润的一半。
而长远看,和财务损失相比,地产真正改变的其实是厨电企业的生存环境:老板电器长期与地产大B端客户合作,缺乏分散风险的布局。地产一失速,它短时间内并没有建立新的增长渠道。受此影响,其业绩才迟迟没有摆脱困境。
02
「产品结构未有突破」
市场环境变化是外部因素,但老板电器的内部策略调整,也在这个阶段遇到了挑战。
一方面是价格问题,老板电器在地产上行期实现了产品销售均价的持续上涨,但地产调整这两年,老板电器并未在价格上做出应对。
根据历年财报中营收和销量计算,从2017年的房地产高峰开始,老板电器厨卫产品销售均价从1087元/台一路上涨:2018年涨幅约5%,2019年涨幅约11%,2020年涨幅约9%,2021年涨幅约8%,到2024年已经涨到1399元/台。
尽管均价在上涨,但过去五年,老板电器的营收复合增速却只有3.26%,2024年的增长率更是只有0.1%。这说明价格的持续上升,对老板电器的产品销量和营收带来了较大影响。
此外,数据显示,老板电器的预收账款(合同负债)从2018年的11.7亿减少至2024年的8.68亿,降幅超25%。预收账款是企业向购货方——也就是经销商——预收的购货订金或部分货款。它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经销商对产品的提货积极性有所下降。
而在另一方面,因为前期业务顺利,老板电器的产品结构相对集中,创新业务发展仍需要更多时间。
财报数据显示,油烟机与燃气灶两大核心产品在2024年贡献了55亿元与28亿元营收,占总收入的73.42%。
这个产品结构曾是老板电器崛起的依仗,但面对新的消费市场需求,创新也成了必答题。
在2023年“再造一个老板”的计划里,老板电器提出的“扩大第一品类优势、领先第二品类、稳步推进第三品类”的新发展战略。但截至目前老板电器的产品结构还没有真正改变。被寄予厚望的洗碗机业务2024年营收仅为7.92亿元,占比仅7.06%,其他小家电品类销售额显著下降33.26%。核心产品收入占比超过79%,意味着新业务市场培育的周期还会更长。
事实上,厨电市场近年来格局变化巨大,集成灶与洗碗机这些品类一度成为竞争焦点。而作为老玩家,老板电器面对的敌人比以往更多:
集成灶领域有华帝、火星人抢先入局,艾肯家电网数据显示,尽管老板和方太的烟灶销售额以超70亿元稳居第一梯队,但第二梯队中万和2024年销售额已达32亿元,增速高达40%,远超老板电器的销售增速。
此外,同处于第一梯队的美的、海尔等品牌厨电发展迅速,去年板块营收超过200亿元,而且在加大利用集团的资源进行拓展。作为对比,老板电器力图打通烹饪全链路、做多品类,将与这些对手直接竞争,需要平衡现有优势业务与新兴业务的资源分配,竞争的担子也相应变得更重。
03
「突围死磕AI」
不难发现,老板电器虽然提出了拓展的战略,但并没有在执行中取得突出的成果。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老板电器在地产“舒适区”呆得久,除2008年出现过一次偶然的净利润下滑之后,几乎没有经历过逆境。后续地产突然进入下行期,油烟机、燃气灶这类产品创新周期长,很难在一时间出现颠覆性变化,自然也难以抵消地产下行的影响。
创立于1979年的老板电器已经46岁,产品固化、品牌老化的阴影如影随形,需要积极响应市场趋势,改变企业策略。
AI在近两年爆红,成了市场最大的亮点。老板电器也顺势选择AI作为自己新的转型筹码。
2024年6月,老板电器发布了行业首个AI烹饪大模型“食神”。据公司表示,“食神”不仅能为用户推荐东西方多个国家的菜谱,还能生成全新菜谱,并根据用户的健康状况推荐个性化膳食计划。“食神”还可以操控多个厨房硬件,实现烟灶锅智慧联动。
但AI创新的背面,存在两个悖论:
其一,在2025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上,AI几乎是每个家电品牌都有的配置,而在AI之外,厨电产品创新已经陷入了困境。潮流家电网在分析2024年厨电创新状况时发现,除油烟机风量等细微变化外,2024年的厨电产品几乎没有亮眼的新特性。
和其他领域相比,厨电的差异化注定更困难。因为相比于智能手机、智能音箱等产品,厨房电器的使用场景更为固定,用户对于AI功能的需求也相对有限。
其二,虽然AI+厨电已经是行业确定的趋势,但老板电器选择的烹饪大模型能否转化为业绩,还有待商榷。因为在业内,AI应用路线已经分化。
老板电器注重对烹饪这件事的智能化。方太则推出了AI健康烹饪系统Healthy CookingGPT,主张利用用户的生活数据和AI算法,帮助用户进行膳食管理。美的将AI技术融入了产品使用流程,推出了智能感应“无烟感”油烟机等产品。消费者如何判断这些AI技术到底有多少价值?最终还要用销量来证明。
厨电已经成为存量市场,老板电器想要让业绩重回增长轨道,需要改善自己的经营模式,投入更多资源把握创新机会,与美的、方太等企业有效竞争,抓住消费者的心智。
更严峻的是,厨电市场中的竞争者如今不仅有传统家电企业,这两年又增加了小米等跨界巨头。小米已推出了净烟机、烟灶套装、洗碗机、蒸烤一体机等产品,凭借生态链整合、智能体验、性价比和成熟的线上线下渠道,小米在近两年快速崛起为厨电市场的重要玩家。奥维云网(AVC)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小米就已进入厨电套餐行业TOP10,零售额同比增长196%。
更为激烈的竞争,将对老板电器的管理水平持续提出挑战,当然,也有可能成功倒逼它转型成功。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那个纯粹由地产驱动、躺在渠道上收钱的时代,确实回不去了。
- END -
来源:青橙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