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观众动容,2024年李亚威又获海内外四个纪录片大奖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2-16 19:43 3

摘要:2024年岁末深圳纪录片又迎来了丰收季,记者获悉,国家一级编剧、专业导演,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主席,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会长,深圳青年影像大赛(原深圳青年影像节)组委会执行主席、评委会主席李亚威及其团队的四部纪录片近日荣获了海内外四个大奖。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

2024年岁末深圳纪录片又迎来了丰收季,记者获悉,国家一级编剧、专业导演,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主席,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会长,深圳青年影像大赛(原深圳青年影像节)组委会执行主席、评委会主席李亚威及其团队的四部纪录片近日荣获了海内外四个大奖。

第30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长片十优”作品颁奖。第30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短片十佳”作品颁奖。

12月15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承办,国内举办时间最长、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纪录片行业盛会——第30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于江苏南京举办,盛典隆重揭晓“第30届中国纪录片十佳十优”获奖作品,李亚威及其团队的纪录片《一个人的环保》荣获 “短片十佳”作品,纪录片《追寻佾舞》荣获 “长片十优”作品。

李亚威导演助理周全手捧第30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短片十佳”“长片十优”作品奖杯与证书。

此外,近日从温哥华传来喜讯,李亚威及其团队的纪录片《抚顺母亲》《一家三口摄制组》分别荣获2024第九届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纪录片“最佳导演”奖。

李亚威导演(左)和年轻摄影师尚春华。李亚威导演(左)和摄影师刘庆纲。

纪录片《一个人的环保》

摄影师周炜三十年的执着坚守

《一个人的环保》讲述了热爱海洋的深圳摄影师周炜,为了海边一片银叶树的生死存亡,多方奔走、四处求助,最终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让海边这片银叶树得以繁衍生息的故事。李亚威告诉记者:“认识周炜是在16年前,他出门常带着一双筷子、一个杯子、一个手绢,减少垃圾和污染时常挂在他的嘴边。我被他震惊到了,于是他成了我的拍摄对象,掀开了他长达30年的‘一个人的环保’。他的环保是真切的,他从不浪费粮食和纸张,更不会浪费水,他跟他爱人史依丽有一个‘依丽一家亲’的公众号,携起手来投身公益事业。周炜常年在海岸线上观海、拍海,他关注到海边银叶树的种子如同‘海洋的宝宝’,飘到哪里扎下根来长大,就能够抵御海浪冲击,保护海岸线不受侵蚀,它们在湿地生态系统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于是,他与妻子史依丽四处奔走呼吁,拍照片、办展览,组织银叶树种植活动,参与发起成立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身体力行地保护银叶树群和当地海洋生态。我们团队跟踪拍摄周炜长达十几年,但始终觉得还不能完全拍出周炜在平凡中的那种‘不平凡的壮举及智慧的思想’,我们对他的拍摄还在继续中。”

纪录片《追寻佾舞》

深圳米泥对文化根脉的挖掘、守护与传承

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在深圳扎根的游锦亮(米泥),十几年前的一天发现了自家的家谱中有“佾生”两个字,李亚威说:“她为了追寻佾生和佾舞的起源,用了近十年,走了百万公里,她卖掉了在深圳的房子,从北京、江苏南京、山东曲阜、湖南浏阳、中国台北到韩国、日本等汉文化圈,从舞蹈动作复原到服饰文化的恢复,不断深入挖掘、研究,这期间她从默默无闻的民间佾舞文化研究者到国家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开讲《中国佾舞礼乐》课程,历经艰辛,始终不渝,我们便把镜头对准了她。”

记者了解到,佾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舞蹈,最早可追溯到华夏上古的六代大舞,是中华民族早期乐舞的代表和活化石。佾舞舞者手执龠翟、干戚以“诗书礼乐”的方式构成了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礼乐气质,是国家庙堂礼乐和宫廷雅乐。千百年来,这颗中华根脉的种子广泛地分布在华夏大地,并传播到汉文化圈国家,直至上个世纪初消匿、几近断层。2019年传承人米泥从北京回到深圳成立“佾礼佾舞文化研究院”后,她以中国礼乐发展为己任,着手在深圳开展以佾舞礼乐为引领方向的文化和教育活动。2021年佾舞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我们在跟踪拍摄米泥探寻佾舞足迹的同时,把她对佾舞的研究和追寻精神真实地记录了下来。米泥终于找到了答案,佾舞礼乐融入华夏血脉里的那段基因,一直生生不息地在我们身上流淌着。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传统,在观念上、实践上已经传承延续了几千年。几千年来,保障这个传统文化承传的两个重要支点是礼乐文化的制度性和礼乐文化的功能性。正是中国的礼乐文化成就了千年君子之国。米泥的追寻研究精神,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北大、清华的教授和韩望喜博士。如今佾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米泥也成立了深圳市佾礼佾舞文化研究院,创立了她的佾舞艺术团,她的研究、传承的脚步从没停歇。” 李亚威对记者说。

纪录片《一家三口摄制组》

拍摄和生活中一家人的角色转换

年轻的女导演解修远说:“这是我的创作团队,摄影师解明旗,他兼任的是我爸爸,制片人王兰,兼任的是我妈妈......”

“我们的摄制团队从黄山到上海,又从黄山到安徽的阳产......在跟随解修远一家三口摄制组的时候,我们一直为解修远感到很庆幸,因为她在父母的爱中,完成了自己的导演课程。《一家三口摄制组》拍摄了三年,说起他们的故事还远远没有拍完。”李亚威说。

李亚威告诉记者,解修远是在深圳青年影像大赛上成长起来的导演,每当看到解修远的作品,都为她感到欣喜,她从上大学就开始拍摄了,她的作品叙事风格老道而深邃,特别是她选择的题材,比如《最后一次集合》《做种》《老人国》《我们在跳舞》《挑山女人》《生命的钥匙》《对牛歌唱》等,每一部作品,她选择的都是社会中不经意的人群,每个人物都带着人性的光辉。解修远是一个善解人意又很善良的人,后来,了解到她和她父母之间不可多得的故事,于是我们团队就走近了她的一家。解修远是王兰和解明旗唯一的女儿,作为母亲的王兰希望女儿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不是没日没夜艰辛痛苦地做导演,可解修远坚持她的选择。于是,母亲王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她的父亲解明旗当女儿的摄影师。

“接触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一直站在王兰的角度来审视理工男解明旗作为父亲是如何处理好与女儿之间的关系的,尤其在工作中的关系,拿起了摄像机的他也有自己的底线,作为导演的解修远,要求摄影师按她的想法拍摄作品的时候,难免会有冲突,这时作为制片的母亲,就会出现在现场‘逢凶化吉’。” 李亚威说,解修远还在继续用镜头讲述她的故事,而《一家三口摄制组》的拍摄也还在继续。

纪录片《抚顺母亲》

70多岁老妈妈变卖家产支持瘫痪儿子写作

纪录片《抚顺母亲》是李亚威团队摄影师李亚峰和李佳烨发现的题材。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两位摄影师走进王瑞莲的家,拍到了一组让人落泪的镜头,70多岁的王瑞莲正在凛冽寒风中晾晒瘫痪在床儿子袁存泉的尿布,弓着腰一步一步拖着柴火进屋生火做饭;袁存泉在母亲的协助下用牙齿咬住笔杆练习写字,一写就是几个小时,由于笔端在口中长期磨擦,袁存泉的口腔一年四季都带着伤。袁存泉是当年在赶牛车时,被受惊的牛踩到颈部脊椎,成了高位截瘫,每天都由母亲照顾他的一切,袁存泉看到苍老的母亲,内心就在内疚和痛苦中挣扎着,有一天他跟母亲说想买一台电脑,把他的故事写下来,母亲王瑞莲百感交集,她既为儿子感到高兴,又感到巨大的压力,买电脑是需要几千元的,家中没有任何积蓄,去哪里筹钱呢?乡亲们都劝她放弃这个想法,王瑞莲却下定决心把家里的牛卖了,又东凑西借才买了台电脑,于是,儿子袁存泉便用一根手指开始敲键盘,将他心中的故事写成了三本书并出版……“这部纪录片篇幅虽不长,但拍摄了近三年,以最朴素的镜头语言、白描式的手法,记录了一个抚顺母亲的故事。播出的时候收到了观众的强烈反响。” 李亚威说。

著名导演李亚威

李亚威告诉记者,她特别感谢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文联多年来给予她的支持和信任,创作优秀作品和精品是她的信条和职责。李亚威常说:“我不敢停下脚步,我带领的团队,成员都是我的学生,他们年轻有朝气,正是出作品的时候,我要带领他们朝着拍摄、制作精品的方向努力。”据悉,李亚威多年来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观众感受中国价值、中国审美、中国精神,为树立中国形象做出了不懈努力。她始终说:获奖虽不是作品的全部,但它是一个标杆,且是传播的必要途径。

记者了解到,李亚威带领她的团队,已经连续16年,每年都在国内外荣获三至五个大奖。 李亚威不仅是深圳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每年获奖最多的编导和艺术家、深圳影视创作的领军者。她和她的团队始终关注现实主义生活题材,在深圳题材和少数民族题材两个创作维度中穿梭,敏锐地发现和捕捉变革时期人们的现实生活。她记录和拍摄了深圳各个时期发展历程中的故事,同时也拍摄了彝族、瑶族、水族、藏族、苗族、塔吉克族等61部400多部集的纪录片及电影,多部作品获得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全国电视 “星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新闻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以及法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殊荣。其中纪录片《中国有个暑立里》被国家外联局翻译成9种语言,作为国家对外交流作品,2016年被中央档案馆收藏,成为中国纪录片70年典藏作品。

来源:深圳商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