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谭勇教授作为中国著名花鸟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其艺术成就与教育贡献值得以诗咏赞。
谭勇教授作为中国著名花鸟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其艺术成就与教育贡献值得以诗咏赞。
首先,谈谈他的艺术成就。
第一、花鸟画创新
谭勇教授继承宋元传统并融合中西技法,尤以画鸽著称,获"中华第一鸽"美誉。其作品《百鸟朝凤》等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收藏,展现工写兼备的独特风格。徐悲鸿曾评价其"能从生活中撷取新材,予中国画以新面目"。
第二、创作理念
谭勇教授坚持现实主义道路,主张艺术为人民服务。抗战时期创作《抵抗》《抚孤图》等救亡题材,新中国成立后又有《佛子岭水库》《新四军进庄》等时代主题作品,体现艺术与社会的深刻联结。
第三、教育传承
谭勇教授在南京师范大学执教五十余年,建立系统的国画教学师范体系,提出《六环节论》创作法则。培养张桂长、徐培晨等大批画家,其弟子评价"始终沿着徐悲鸿-谭勇的美学思想前行"。
第四、文化传播
晚年的谭勇教授老骥伏枥,90岁高龄时仍在金陵老年大学授课,他曾幽默表示:“老年大学的研究生比年轻人更用功……。"其最后一届学生中不乏七八十岁的银发学员,形成教育史上独特景象。此外,他不知老之将至,还远赴海外讲学。2012年九三学社书画展、2022年南师大120周年校庆展等活动中,其作品持续发挥艺术影响力。
第五、人格风范
谭勇教授师作为徐悲鸿入室弟子,传承岭南画派革新精神,又得张书旂、黄君璧等大师指导,形成"融诸家之长"的艺术品格。
第六、世纪人生
谭勇教授从1918年广东四会的贫苦少年到百岁艺术大家,其经历本身即具史诗性。晚年仍创作367cm巨幅《百鸟朝凤》庆香港回归,彰显艺术生命力的持久。
第七、桑梓情深
2015年,97岁高龄的谭勇教授做出一个感人决定:将毕生创作的200余幅精品力作捐赠给家乡广东四会市博物馆。这批作品涵盖了他各个时期的艺术探索,是他一生艺术心血的结晶。
四会市政府为此专门成立了"谭勇艺术馆"。这次捐赠,不仅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情,更展现了一位艺术家的高尚品格。
2019年7月25日,谭勇教授以101岁高龄安详离世。南京师范大学为他树立的纪念铜像上镌刻着"丹青育人,笔墨传世"八个大字,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这位艺术教育家的毕生追求。
综上所述,作《七律·咏谭勇教授》诗一首,以兹纪念!
丹青百载育芳林,桃李盈门蔚作荫。①
腕底鸽翎传妙相,②毫端花鸟见深心。
宋元法脉融新境,悲鸿门墙续正音。③
二百云笺归故里,西江月照画堂琛。④
(李桂强)
2025.5.20
注:
①此律诗以"平水韵"下平十二侵为韵部,句总括谭勇教授美术教育成就,"芳林""桃李"喻指其培养大批国画人才。
②第二句聚焦"中华第一鸽"艺术特色,"妙相"既指鸽子形象之妙,又暗含慈悲佛学意境。
③第三句言其艺术传承,上承宋元传统,下启徐悲鸿写实主义。
④最后咏其画作捐赠家乡义举,"西江"代指四会绥江,"画堂琛"既指艺术馆珍藏,又喻精神瑰宝永泽乡梓。
全诗严守平仄对仗,中二联以"腕底/毫端""宋元/悲鸿"工对呈现其艺术精髓。
配图书法:李桂强
责任编辑:文隽
来源:乐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