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会员王文达:做点亮心灯的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0 15:02 2

摘要:“春日来信——大小学生互通书信计划”是民进会员、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王文达发起的书信交流心理健康活动,也是他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和社会心理服务新模式的一次探索。

王文达在农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公益心理辅导活动。

今年春天,640余封饱含温情的信件,在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的大学生与宁夏石嘴山平罗县红瑞燕宝小学的小学生之间传递,搭建起一座跨越年龄的心与心交流的桥梁。

“春日来信——大小学生互通书信计划”是民进会员、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王文达发起的书信交流心理健康活动,也是他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和社会心理服务新模式的一次探索。

精耕讲坛创新教学方式

作为心理学专业教师,王文达授课的学生专业背景各异,在他看来,唯有量体裁衣,才能实现最佳教学目标,学生才能够学以致用。他总结出“体验+行动式心育课程模式”,鼓励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运用知识创造更好的生活。

在面向全校大一新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中,针对新生面对的迷茫和适应性挑战,王文达发展出了“体验-行动-反思”全景互动教学模式,把教学延伸到学生生活细微处,拓展了贯穿“课堂-校园-社会”的学习。他通过开展深度体验心理活动,如墓志铭书写、求生演讲、沟通风格雕塑等,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直观体验;通过指导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解决生活问题、开展寝室矛盾化解座谈会、记录情绪监测日记、正念练习打卡等,让学生在课程指导下切实解决正在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解决教学中学生获得一对一指导机会少的问题,王文达引入了AI智能体心理健康教师,让学生可以更便利地获得作业反馈、心理评估和困惑解答。课程搭建的打卡平台已经有超过十五万次的行动打卡记录,在国内首创的“微小行动,关键改变”计划也被许多高校引进到他们的课堂。许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多年后仍然保持这个打卡的习惯,从微小而扎实的行动中积累生活的点滴成功,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在教学对比实验中,王文达发现,在新教学模式下参与学习的学生不仅在课程结束后获得了更高的自我效能感、生活满意度和正念水平,在课程结束三年后,这些心理指标也和其他学生有着显著差异。学生真实、长远的成长和改变,是他教学最大的成绩。

能够实现这样的课程开发,源自王文达对自己知行合一的坚持——不断将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实践在自己的生活里。

在王文达的朋友圈里有一个“连载栏目”——“三件幸福的小事儿”。每天晚上,在一天的生活结束后,他都会在朋友圈分享今天的生活中他所遇到的三件幸福的小事儿。这些事情或大或小,有些是拿了国家级大奖,也有一些是偶遇路边美食。这样的记录从2017年至今,已经持续了八年,累计超过了八千件。

王文达说:“唯有自己到过的地方,才能带领别人到达。”作为助人工作者,这个小小的连载点亮着他身边的许多人,善意的涟漪也扩散到了全国各地。在微博上搜索“三件幸福的小事儿”,可以看到许多来自不同省份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挖掘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开始时我们会安排学生记录三件幸福的小事儿,作为一项培养积极心态、提升对幸福敏感度的练习,也有同行看到后跟我询问如何带他们的学生做这个练习。但在微博上看到的这些记录者,基本上都是我不认识的陌生人,他们或许从他们的老师、朋友那里看到这种方式,有所感触就行动起来了。”王文达说。

王文达的微信昵称“点亮者”,源自他对“人”的理解:一个对自己生命认真扛起责任的人能够点亮自己,也更有力量帮助他人。所以他努力成为点亮者,也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们成为点亮者,在行动中点亮自己,也照亮身边的人。

关爱学生做成长的领路人

选择做教师,是因为王文达在自己的求学经历中,得遇许多良师。小学时,因父母工作忙,他常常被老师接回家,既辅导功课又照顾生活;研究生求学阶段,导师是他成长的引路人,那一句“我愿意做一双鞋,哪怕已经有些破旧了,也愿意带学生去往他们想到的地方”让他受益一生。如今,王文达传承了这些生命中的良师的精神,把爱的教育传递给他的学生。

课堂上,一名女生在自我介绍时把自己比喻成狗尾巴草,觉得自己卑微渺小,日常生活中总是畏缩不前,朋友也很少。在王文达的指导下,她通过课外活动作业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在课堂体验活动中积极为小组作贡献并尝试展示自己的内心,最终收获了每一个组员发自内心的感谢和欣赏。在期末报告上,她写道:“曾经我只看到了别人的光芒万丈无比耀眼,让人无法直视。今天我才幡然醒悟,在璀璨和夺目中看见了前行的方向,看见了明天的自己。”课后,她撕掉了画着狗尾巴草的纸,转而画了一幅太阳花,代表新的自己。

在“微小行动,关键改变”这节课后,一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学生写了一篇《一个自溺者的体验反馈》。在文中他写道,他把课堂中学到的心理绘画活动作为自己一周打卡练习的内容。在课后这一周里,起初他用绘画宣泄情绪,慢慢地他开始探索自救的道路。每一张画是他给自己的一颗水果糖,是他的知己。在这个活动中他渐渐走出了疾病与痛苦,开始相信自己的力量与世界的美好。

这样的事情,于王文达而言不是个例。“良言一句三冬暖”,在他看来,即使是大学生的课堂,或许老师一句不经意的鼓励和肯定,也会变成指引学生的一盏明灯。

宁夏大学2022届学前教育毕业生康腾腾,现在是宁夏银川贺兰县一幼儿园的体能教师。说起王文达,他最多的是感激:“文达老师课堂上传递的尊重、理解、包容、关爱这些教育理念,现在全部都被我用在了教学中。他真的是我职业生涯最好的启发者。”“王老师小组协作的《教育心理学》课堂设计,是教我们如何上课的课程,他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好课程,好老师如何上课。他专业、温暖、充满活力,整个课程充满了乐趣和启迪。我希望未来能像他一样,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2023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李世玲说。

“我教的学生中有教育学方向的,他们未来也会成为教育工作者。我必须要做那个爱的教育者,点亮他们,他们才会点亮更多的人。”王文达说。

服务社会点亮更多身边的人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王文达工作之余潜心做公益。

在贵州毕节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做教学技能培训,到江苏泰州为社区工作者进行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在宁夏银川为消防救援人员、狱警、孕妇等做心理健康疏导……近年来,王文达的足迹遍布浙江、湖北、贵州等十多个省份,2000余人因此受益。此外,他还发起成立青年心理健康教学创新实践联盟,来自全国二十余个省市百余所学校的教师参与其中。

2024年,王文达带领教学团队深度参与宁夏残联“千人万众·阳光伙伴”助残志愿服务工程,依托自主研发的心理干预课程,开展为期21天的线上心理训练营,精准服务近5000个残疾人家庭,同步组织3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线下帮扶,构建起“专业指导+青年参与”的可持续助残机制。

同事赵红玲说:“文达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年轻人,虚心好学,他的教学理念影响到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他还花时间做公益活动,给我们作了表率,我现在也学着他,尽己所能在社区里开展一些面向青少年和家长的公益活动。”

“祝您可以点亮自己点亮身边人。”这是王文达在自己运营的“点亮者”视频号里的留言。他用自己的行动点亮了自己,也点亮了身边许多人,这一盏盏明灯将照亮更多的人。

(朱晓莉 李星儿 苏东霞)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