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届网红食品的“刺客”刀法越来越飘了最近,一款号称“颠覆传统”的玉米蛋挞突然火遍社交平台,但比它的味道更让人过嘴不忘的是它的价格,小小一个竟敢标价30元!网友纷纷吐槽:“这蛋挞是镶了金玉米粒,还是吃了能长生不老?本以为雪糕界的“雪糕刺客”已经天下无敌了,没想到
这届网红食品的“刺客”刀法越来越飘了最近,一款号称“颠覆传统”的玉米蛋挞突然火遍社交平台,但比它的味道更让人过嘴不忘的是它的价格,小小一个竟敢标价30元!网友纷纷吐槽:“这蛋挞是镶了金玉米粒,还是吃了能长生不老?本以为雪糕界的“雪糕刺客”已经天下无敌了,没想到还有烘焙圈的高手!
30元一个蛋挞,吃的是情怀还是智商税?平心而论,普通蛋挞均价不过5-8元,即便是某连锁品牌的“至尊流心款”,价格也鲜少突破15元大关。而这款玉米蛋挞,不过是往蛋液里撒了几粒甜玉米,再扣个手工现烤,田园风味的帽子,价格就直接翻了三番。有网友犀利吐槽:玉米市场价3块钱一斤,这蛋挞里怕是藏了一整根‘诺贝尔奖玉米’。
更魔幻的是商家的营销话术,“选用北纬42°黄金玉米带”“米其林同款焦糖层工艺”,乍一听以为在卖红酒,仔细一想玉米又不是车厘子,咋还搞出产地鄙视链了?至于“米其林同款”,怕是和“米其林轮胎”同款,毕竟吃完钱包瘪了,只能骑自行车回家。
网红食品的定价玄学,贵≠好吃,但一定适合拍照。如今的网红食品早已背离填饱肚子的初心,玉米蛋挞的走红,本质上和“ins风装修”“打卡墙”是同一套逻辑,东西可以不好吃,但拍照必须能凑齐九宫格,配文还得带点凡尔赛:“30块的蛋挞也就一般吧,但玉米爆浆的瞬间真的好治愈~”
商家深谙此道,于是定价策略变成:“成本5元,拍照溢价25元”。毕竟,只要能让消费者举起手机,就有机会在小红书、抖音上免费裂变传播。至于复购率?不重要,“韭菜”割一茬算一茬,下一款“榴莲香菜蛋挞”已经在研发中了。
面对越来越飘的网红定价,年轻人开始用脚投票。抖音上关于玉米蛋挞到底贵不贵,网友给出了答案:玉米才及腰高,玉米蛋挞的价格却高的看不见
说到底,食品创新的本质应是提升味觉体验,而非堆砌概念收割钱包。当商家把“猎奇”当卖点、把“贵”等同于“高级”,消费者终会意识到:真正“爆浆”的不是蛋挞里的玉米,而是自己的血压。
下次再遇到这种“刺客级”网红食品,不妨先打开外卖软件对比下价格——30块足够买一碗加满料的螺蛳粉,再加两串烤面筋。毕竟,吃饱喝足才是王道,这才是真正的治愈啊
注,本文纯属吐槽,不针对任何特定品牌。如有雷同,建议商家反思
来源:紫色草莓软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