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2020年到202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达到38.1%。其中,高血脂十分常见,但其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常常到了身体出现中风、心梗、脑梗等情况时,才发现血脂异常,而这些都跟人们不良的生活饮食、作息习惯有很大的关联。因此,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2020年到202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达到38.1%。其中,高血脂十分常见,但其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常常到了身体出现中风、心梗、脑梗等情况时,才发现血脂异常,而这些都跟人们不良的生活饮食、作息习惯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大家日常需要更多关注血脂健康,尤其是中老年人,需定期体检,格外留意血脂情况。那么,查出高血脂应该怎么做?降血脂的办法有哪些?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高血脂的干预细节。
降血脂的办法有哪些?不同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
血脂长期偏高,脂质就可能会逐渐沉积在血管内膜,形成粥样斑块,导致血管病变甚至狭窄。严重的还可能会诱发冠心病、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对人们带来很大的健康威胁。想要了解有效的降血脂方法,需要先了解高血脂不同风险等级,然后才能针对性干预。目前,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疾病状态和其他ASCVD危险因素的数目和水平,可将高血脂患者划分为五个风险层级,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1、低危人群&中危人群:尚未发生过ASCVD事件,也无其他既往病史和风险因素,仅血脂出现轻微异常情况的人群;
2、高危人群:尚未发生过ASCVD事件,但血脂异常严重, LDL-C≥4.9 mmol/L或TC≥7.2 mmol/L,或是年龄≥40岁且患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病(CKD)3- 4期等人群,符合以上任一项条件,即可视为高危人群;
3、超高危人群:发生过≥2次严重ASCVD事件,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等;或发生过1次严重ASCVD事件且合并≥2个高危险因素的患者;
4、极高危人群:通常指不符合超高危标准的其他ASCVD患者。
一般来说,针对中低危人群来说,生活干预是主要策略,比如保持饮食清淡,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脂肪、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等。与此同时,也需要适当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戒烟戒酒。
而针对高危及以上的人群,由于ASCVD事件发生概率大,需要在干预生活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用药治疗,以免身体中多余的胆固醇对心脑血管带来负荷,增加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概率。
降血脂的办法有哪些?选择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高效,安全性高
在降脂用药治疗方面,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中提到,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降脂药物治疗的基石[2],被临床广泛用于降脂治疗。其中,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作为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就有降脂“全能选手”的称号[1],是降脂治疗的优选药物[2]。
首先在降脂效果上,立普妥可以明显降低血脂水平,服用10-80mg可降脂37%-55%[3]。而且它对抑制斑块形成,降低心梗、脑梗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也见效明显[4][5][6][7]。坚持服用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3-5年,风险降低33%,坚持服用6年以上,风险可降低36%,为心脑血管健康构筑一道安全屏障。
除了治疗效果,高血脂人群通常也比较注重药物安全性,毕竟降血脂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选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药物,长期用药更放心。在这方面,上市超过20年的立普妥作为降脂药中的经典原研品牌,上市前经过了严苛的安全验证和临床实验,上市后通过了包括CARDS研究、SPARCL研究、ASCOT研究、IDEAL研究、儿童患者研究等400多项临床研究,同时拥有3.3亿患者年使用经验,其安全性更值得信赖。
在大家关心的不良反应方面,长期服用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只有轻微的肌肉疼痛、肠道不适等症状。值得一提的是,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的适用人群广泛,即便是肾功能异常的患者长期服用也不会加重肾脏负担,无需调整剂量[8]。像上面提到的高危及以上的高血脂人群,包括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临床上也推荐使用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降脂治疗。
降血脂的办法有哪些?不难发现,目前最新的国家管理指南,与人们常说的“管好六匹马,驾稳三辆车”如出一辙,日常坚持健康饮食、坚持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远离烟酒、保持好心态,健康生活,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脂,就能大大降低三高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不过,当发现身体血脂水平已经超出生活干预的控制范围,就应该及时进行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不仅能高效降脂,帮助血脂回归到正常范围,还可长期、安全地守护心脑血管健康,是高血脂人群用药的可靠之选。
参考文献:
[1] 刘明波,何新叶,杨晓红,等.《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要点解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4,40(8):599-616.
[2] 王增武,刘静,李建军等.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J].中国循环杂志,2023,38(03):237-271.
[3] M R Law,et al.BMJ . 2003;326(7404):1423
[4] Liu Z, et al. Ann Pharmacother. 2016 Sep;50(9):725-33.
[5 ] Cannon CP, et al. N Engl J Med. 2004;350(15):1495-504
[6 ] Athyros VG,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02;18:220-8
[7 ] Amarenco P,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5:549-59.
[8]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中国循环杂志. 2023;38(3): 237-271.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3.03.001
来源:孙医生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