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黄准与《红色娘子军连歌》:一曲永远的“向前进”

B站影视 2024-12-16 11:08 2

摘要:12月3日,作曲家黄准(1926年6月—2024年12月)离开了这个世界。提起黄准,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电影《红色娘子军》,还有那首令人难忘的《娘子军连歌》:“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

资料图:年轻时的黄准。

12月3日,作曲家黄准(1926年6月—2024年12月)离开了这个世界。提起黄准,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电影《红色娘子军》,还有那首令人难忘的《娘子军连歌》:“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

作为电影的作曲,黄准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娘子军连歌》,歌曲张扬了电影,成为这部影片的标志性元素。从诞生至今几十年来,《娘子军连歌》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已成为海南岛的一张名片。黄准也多次说过,这首歌不是一般的进行曲,而是有海南特色的、属于妇女的进行曲。

资料图:电影《红色娘子军》剧照。

三进海南岛

1959年初春,在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门口,黄准遇到导演谢晋。他叫住黄准,说要给她看一个剧本,看看有没有兴趣为它作曲。谢晋和黄准都在天马厂工作,不久前刚刚合作了一部电影《女篮五号》,谢晋接到新剧本后,马上想到了这位老搭档。

这个剧本就是《红色娘子军》,当时还叫《琼岛英雄花》,讲述了琼崖红军女子特务连的故事。黄准被这个传奇故事深深吸引了,仿佛走进了一个从未到过的神奇世界,她在《旋律:我人生的路》中这样回忆:

传奇的人物,传奇的故事,甚至是传奇的情景,无不使我神往。第二天我就找到了谢晋,告诉他我非常喜欢这个本子,有很大的兴趣为它作曲,并希望能有机会早些到海南岛——这个对我有着强烈吸引力的地方去体验生活。

黄准很快与谢晋一起去了海南,他们先在广州找到编剧梁信,然后一起飞到海口。梁信是广州军区专业创作员,1958年到海南岛体验生活,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琼岛英雄花》。在此之前,这个题材有报告文学和琼剧出现,名字都叫《红色娘子军》,因为这个名字比较响亮,所以谢晋和梁信决定将电影更名为《红色娘子军》。

资料图:1959年,黄准在海南《红色娘子军》外景地。

到海南岛当晚,黄准便看了琼剧《红色娘子军》的演出,对剧本中的人物和情节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且对琼剧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接下来的几天,黄准四处考察海南地方戏曲、音乐,还收集了许多民歌、山歌和舞曲,有的辽阔豪放,有的优美抒情,有的欢腾跳跃,有的浓郁深沉,这些音乐素材让黄准对海南民间音乐有了更多的积累,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摄制组筹备阶段,黄准第二次进岛,主要任务是深入生活。她和摄制组主创人员一道翻山越岭,深入娘子军活动过的原始森林,寻找影片中多次提及的椰林寨,重走当年娘子军走过的路。这次进岛,黄准吃了很多苦头,走过热带雨林,蹚过满是蚂蟥的沼泽地,住过废弃了的空房子,对当年的娘子军有了更感性的认识。

回上海不久,摄制组正式成立。在讨论影片音乐构思时,大家对《娘子军连歌》的创作有了分歧。有人觉得为了更具历史真实性,主题歌不妨借用现成的革命歌曲,比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盼红军》《当兵就要当红军》等,没有必要重新创作。但黄准发现这些歌曲既体现不出女性特点,又没有海南特色,与电影的要求完全不符。后来黄准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坚持要在影片中创作一首自己的连歌,并夸口说:‘一定要写出一首能够流传下来的,为群众喜爱的新的革命歌曲’”。

1959年冬,黄准随摄制组进岛拍摄。这是她去海南时间最长、收获最大的一次,一般情况下,影片作曲很少参加现场拍摄,但黄准亲临实地,通过现场寻找到了音乐灵感。给黄准印象最深的是“常青就义”的一场戏,大树周围一片火光,娘子军党代表洪常青被绑在大树上,只听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这是全剧的重头戏,也是黄准音乐创作的重点。黄准还见到娘子军连长冯增敏,听她讲了许多女子特务连的故事,这对黄准了解剧中人物的感情,并且用音乐表现这些情感大有裨益。

资料图:电影《红色娘子军》。

向前进向前进

黄准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素材,根据影片实际情况,她将电影音乐基调定位为琼剧音乐,这样既有浓郁的海南风味,又与影片的时代特征相吻合。在这个基础上,黄准开始了主题歌创作。

《娘子军连歌》的歌词是编剧梁信创作的,只有短短的几句:“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共产主义真,党是领路人,奴隶得翻身,奴隶得翻身。”

对黄准来说,创作这样一首短歌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但这一次,她却感到压力非常大。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她在众人面前许下了诺言,要写一首能够流传下来的好歌曲;二是作为电影主题歌,这首歌是全片的音乐核心,整部影片的音乐都要通过它来展开。

黄准尝试了几种方案,但都不太理想。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思考,黄准觉得这首歌简洁有力,节奏感强,是一首进行曲式的战歌。但又不是一般的战歌,而是一群以吴琼花为代表的被压迫妇女发出的要反抗、要斗争、要翻身的吼声。作为战歌,其基调当然是雄壮的;但作为20世纪30年代海南岛觉醒妇女的战歌,应该有凝重、浓郁的元素。根据这个特点,黄准突破了写进行曲的常规办法,不用大调式来写,而是采用海南琼剧和民间音乐中最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商调式来创作。经过不断打磨,终于形成了短促有力,但又极具海南地方特色的音乐曲调。

这首主题歌在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第一次用在片头,揭开了电影的序幕,将观众带进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第二次是娘子军成立大会上,不用伴奏,只用单声部唱出,仿佛是那些女战士自己在唱一样;第三次是洪常青牺牲之后,战士们悲痛欲绝,用低沉缓慢的歌声,唱出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和誓言;最后一次出现在片尾,娘子军迈着坚定的步伐,带着胜利的笑容,又一次唱出了“向前进,向前进”的歌声。

资料图:《红色娘子军连歌》曲谱。

对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影响

1964年,中央芭蕾舞团将故事片《红色娘子军》改编成芭蕾舞剧,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后来又拍成了电影。改编之前,舞剧《红色娘子军》音乐负责人吴祖强找到黄准,希望她同意在舞剧中继续使用《娘子军连歌》。黄准听后欣然同意,并将自己在海南收集的音乐素材毫无保留地介绍给他。后来黄准在上海观看了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演出,深受感动,舞剧在秉承西方古典芭蕾音乐形式同时,还融入了海南民歌旋律和传统乐器的独特音韵,强化了舞剧的民族特色,其中,《娘子军连歌》更是为舞剧增添了耀眼光彩。

通过电影和舞剧的传播,《娘子军连歌》已经和红色娘子军的形象紧紧联系在一起,几十年时光飞逝,这首歌仍在大江南北传唱不已——从中可以看出它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来源:南海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