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法于情解民意 靶向精准化难题——三都县公安局都江派出所“三聚力一闭环”工作法初显成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0 12:04 1

摘要:“我们村从来没有这样干净、安全、有秩序过,我们老人有人管、孩子上学放学有人接,邻里不吵不闹和睦相处,太好了,感谢你们派出所。”4月19日,韦刚胜、韦刚辉两位怎雷村的寨老,对前来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的都江派出所民警激动地说。

“我们村从来没有这样干净、安全、有秩序过,我们老人有人管、孩子上学放学有人接,邻里不吵不闹和睦相处,太好了,感谢你们派出所。”4月19日,韦刚胜、韦刚辉两位怎雷村的寨老,对前来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的都江派出所民警激动地说。

都江镇地处三都水族自治县东部,是抗日烈士滕久寿的故乡。都江派出所成立于1993年,2018年3月合并坝街、打鱼、羊福、巫不派出所成立都江中心所。辖区总面积602.89平方千米,2018年末,都江镇户籍人口54098人,水族、苗族占辖区总人口的95%。如何克服派出所警力少与辖区面积大、交通不方便的矛盾,精准解决辖区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突出问题,邻里矛盾纠纷频发的难题,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的目标,成为派出所从上到下必须回答的一道命题。

通过走访调研,结合派出所工作实际,决定从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入手,以社区民警辅警为骨干,依托镇综治中心、村委会干部、网格员、乡绅寨老、留守妇女等群体力量,大胆提出“三聚力一闭环”化解矛盾工作法,即“聚中年妇女群体之力,以情感人,降低纠纷的热度;聚乡贤寨老群体智力,以理服人,增强化解的力度;聚青年民警群体之力,以案释法,提升化解的深度;全过程包保闭环处置,扩展为民服务的广度”,融法于情、融法于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月亮村平某与潘某是邻居,受潘某家房子屋檐形状的影响,每到下雨天,就会有大量的屋檐水滴在平某木质墙壁上,平某多次向潘某提出整修要求未果,久而久之,两家人矛盾越积越深。2023年7月8日,天降大雨,潘某屋檐水大面积滴到了平某木质墙壁上,两人便发生持续不断的争吵,并有升级矛盾之势。接报后,都江派出所立即启动“三聚力一闭环”化解矛盾工作机制。经过社区民警、综治中心干部、村委干部、网格员、乡贤寨老等多次耐心工作,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当场签订调解协议书,一场因屋檐水而引发的邻里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怎雷村位于都江镇中部,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300多年来水族和苗族同胞在这里和谐共生,是贵州南部古建筑群和民俗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民族村落。2021年初,社区民警在日常走访中发现,怎雷寨空巢老人较多、留守儿童上放学交通不便、消防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可能引发相关社会矛盾的问题,于是派出所启动“三聚力一闭环”化解矛盾工作机制,从帮助怎雷寨完善“村规民约”入手,引导建立邻里互助机制,协调有关部门补齐设备短板,畅通溪水引入村寨渠道,消除了留守老人无人照看、儿童上放学乘车需求安全、木质结构楼房消防难等隐患。邻里互助机制在怎雷寨成功后,派出所迅速将这一机制推广到全镇,帮助选定“邻里互助”车辆34辆,切实解决了辖区地域广阔、山高路险、村寨偏远、寄宿学生较多、生源分散、交通不便的难题,使镇内6所学校730余名学生上放学乘车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2023年3月,都江派出所打鱼社区一工厂老板与包工头之间因未按规定签订施工合同,导致工资结算数额差异太大,发生工人围堵工厂大门的事件。接到报警后,都江派出所迅速行动,稳控现场,并启动“三聚力一闭环”化解矛盾工作机制。组织所属社区民警、村级警务助理、村委干部、网格员、联户长等合力调解。在充分了解基本情况、矛盾成因、诉求焦点后,通过“背靠背”普法讲理,“面对面”协商,先后多次向当事人从法律、道德等多角度进行了耐心劝说。最终,当事人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工厂老板当场结清参与工作的工人工资,包工头和工厂老板同意走法律程序解决有关合同纠纷,将纠纷矛盾化解在了萌芽之中。

据了解,自2019年推行“三聚力一闭环”矛盾化解工作法以来,辖区内连续五年零命案发生、零重大案事件发生。2023年以来,都江派出所110警情同比下降28%、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0%、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5%,破案率同比上升15%,真正实现了“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的目标。都江派出所先后荣获集体三等功两次,2020年被黔南州公安局授予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先进单位,2021年被公安部命名为“一级公安派出所”,2023年10月被贵州省委政法委授予“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都江派出所所长李延峰说:“成绩只是过去,今后我们将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忠实履行好公安基层派出所的工作职责,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全力提升全所民警的工作效能,切实增强辖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文图:杨佐斌、朱宁琪)

来源:贵州公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