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外卖日单2000万后,餐厅和骑手的生活变了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0 08:47 1

摘要:北京老店馥天下烤鸭店在入驻京东外卖前,这家主营大众菜的餐饮品牌和许多餐饮品牌一样,长期受困于高佣金、流量费,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为了开拓客户渠道,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入驻了京东外卖平台,却意外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作者|之希‍‍

编辑|路子甲

每天,全国各地的用户和餐饮商家之间,都会产生数量惊人的8000万笔外卖订单。

不久前,京东外卖在618启动发布会上透露,其外卖日单量已经突破了2000万单,这距离正式上线,仅仅过去了75天。

在京东进军外卖业务的不足百天时间里,除了消费者受惠与“百亿补贴”掀起了一场狂欢,餐厅、骑手们的生活都产生了剧烈的变化。

北京老店馥天下烤鸭店在入驻京东外卖前,这家主营大众菜的餐饮品牌和许多餐饮品牌一样,长期受困于高佣金、流量费,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为了开拓客户渠道,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入驻了京东外卖平台,却意外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骑手张海洋,也在成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后迎来了生活的峰回路转。一个多月前,他给三个平台兼职配送,但每天的收入仅有200元不到。而入职京东后,他每天的收入至少能达到500元,轻松月入过万。

被价格战裹挟的商家,被困在路上的外卖员

馥天下烤鸭店(云岗店)位于京盛商场内,是一家经营已有十年的老店。因为菜品美味、服务贴心,这家店一直很受顾客欢迎,生意兴隆。

不过这两年,餐饮业内卷,为了吸引顾客,维持市场份额,餐饮行业集体打起价格战。9.9元的风从新茶饮席卷餐饮业:德克士推出了“天天 9.9 元”的促销活动;麦当劳也推出了“10 元吃汉堡”的优惠;南城香更是将火锅的价格定在了 19.9 元……

线上流量同样内卷,外卖平台对商家的佣金抽成不断提升,花样层出的流量广告费,“幽灵外卖”的恶性竞争,最终导致运营成本节节攀升。为了维持客流量,门店张经理和团队的员工们绞尽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在外卖平台进行运营推广,以增加曝光率。

这样的背景下,尽管生意平稳,张经理也依然有一定的危机感。

每当到了闭店盘账的时候,张经理都会清点着一天的营业额和成本支出。这家餐厅面积达1000平米,前厅和后厨的工作人员加起来有 30 人。每个月仅房租和员工工资等固定支出,就高达 35 万元左右。对于利润本就微薄的餐饮行业来说,要想让盈利所得能够覆盖这部分流量费支出,绝非易事。

张经理粗略盘算了下要花在外卖平台上的推广费用,不由咋舌。

“如果要在外卖平台上获得10万元的营业额,林林总总的推广费加起来基本就要将近2万到3万,再刨去65%左右的成本,到手的利润所剩无几。”而这还是建立在云岗店外卖业务成熟,曝光转化率表现不俗的基础上。如果是需要运营的新店,这笔费用或许还会更高。

明知利润空间被挤压,但被流量裹挟的商家,也只能被迫在外卖平台上陷入恶性内卷。过去一年时间,近300万家餐饮门店折戟,创下历史新高。

收缩和闭店成了餐饮人饭局上最常谈起的话题。偶尔看见街边餐饮店铺关门转让的告示,张经理也会感到心惊,担心自己能否顺利度过这个凛冬。那时候的张经理也没想过会出现一个外卖平台,既不收佣金,也不向商家收流量广告费。

愁云惨淡的不只有张经理,39岁的外卖骑手张海洋也在为外卖订单心焦。

他没有学历,也没有人脉。2020 年,即将满 35 周岁的他,只能选择在北京送外卖来维持生计,养活家庭。他的妻子留在河南老家,独自拉扯着两个孩子。孤身在外的他,每天除了给自己留下一些饭钱和烟钱之外,其余的钱都会全部转给妻子。

张海洋在路上(受访者供图)

转眼间,五年时间过去,张海洋早已是经验丰富的老骑手,可他每笔外卖订单的收入却不增反降。

平台为了降低成本,不断调整派单规则和收入比例,价格一降再降。为了能维持从前的收入水平,不让妻子担心,张海洋只能不断延长工作时长。每天夜里十一点,街面上大多数门店打烊,他才会骑车披着月色回家。

原本他想要多接一些订单,便一口气成为了三个平台的兼职骑手。可他很快发现了,外卖平台对兼职骑手的“特殊对待”:距离远、收入低的苦活、累活,没多少人愿意接,却都被算法安排给了自己。

背负着家庭的中年人不敢任性,张海洋虽然觉得不公平,却也只能将自己熬进这份工作里。每天至少十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他都在路上奔波,争分夺秒地抢单。即便如此努力,收入也并未明显改观。过完年回到北京的第一个星期,他总共只挣了1200元钱。照这样下去,别说养活两个孩子,就是在北京糊口都难。

无论是商家张经理还是骑手张海洋,都被外卖平台的规则禁锢,他们越是努力,似乎就越不幸,仿佛陷入了一个徒劳无获的怪圈之中,难以自拔。

50多天订单量翻了十倍,十年餐饮老兵松了口气

“我喜欢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做餐饮服务,我能和顾客交流,发现没被察觉的问题,并且帮他们解决。听到顾客说谢谢,我会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这是张经理投身餐饮服务的初衷,不仅用美食抓住顾客的胃,更要用心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喜爱。

然而,许多餐厅在外卖平台为了吸引流量,在“幽灵外卖”的价格内卷之下,大家都被迫卷入低价竞争的漩涡。一些本分经营的商家为了生存,只能牺牲食品品质,不断挤压利润空间,勉强维持一线生机。与此同时,那些没有营业执照的“幽灵外卖”,凭借高达 40% 的毛利率,赚得盆满钵满。在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下,张经理感到无比挫败。

馥天下烤鸭店,百亿补贴物美价廉(图源受访者)

面对卷成红海的餐饮业,苦于价格战的商家们也在努力寻求破局之道。2025年春节后,京东突然宣布进军外卖行业,并宣布,商家在2025 年 5 月 1 日前入驻,能够享受全年免佣的政策,同时只招募品质堂食餐厅,不允许幽灵外卖上线。馥天下烤鸭店的总经理康总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遇,立刻开始布局,决定让旗下所有门店都加入京东外卖平台。

最初,张经理并没有意识到这次入驻的不同,直到递交申请时,他才惊讶发现,京东外卖格外“较真”。

除了审核基础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门店实景照片等文件,京东外卖还会严格核对门店经营品类、实际面积、厨房动线安排、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细节,事无巨细,一一审查。

而审核通过并不意味着入围,得到京东外卖平台认可还需要有硬实力。

作为一家有十五年历史的北京老店,馥天下烤鸭店旗下门店都开启了后厨直播,厨房内安装监控摄像头,可以360度无死角地拍摄工作人员在厨房中的行为。餐馆外等候区排队等待的顾客,能直接看到工作人员洗菜、切菜、炒菜、装盘的全过程。监控与食药所联网,一旦出现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能第一时间得到监督。

过去被忽视的外卖店铺食品安全资质问题,京东外卖格外重视。

“我很诧异的是,上线之后,京东外卖也会不时进行抽检,要求上传从门头到店内一镜到底的视频。”

不仅京东平台严格把关,同时也号召全民共同监督,如若反馈平台存在无堂食外卖,核实后给予40元饭卡奖励。

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入驻京东外卖,馥天下烤鸭店却在这里迎来了新生。入驻仅一个月时间不到,店铺的订单量就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从最初的一天零星几笔,稳定增长到今天的六七十单。现在馥天下烤鸭店在京东外卖的单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外卖平台。“照这个增长势头,我想以后每月大概能够稳定在2500单。”

不仅订单量增加了,店铺每笔订单的实际收入也在水涨船高。

过去商家参与其他外卖平台的活动,所得收入不仅需要扣除配送费、扣除活动补贴费用,还要付出大笔广告费用购买流量曝光与点击。然而京东外卖的百亿补贴,商家可以自愿参与活动,投入的补贴额度,平台会再进行加补,而门店所获流量也不需要付费购买。“比如我们门店主打的爆品小炒肉,20多元的客单价,在京东外卖上的收入比其他平台能多出四五块。前段时间我们把京东外卖上的价格调低了一些,赚到了钱,我们当然愿意降价回馈给顾客。”

扎根餐饮行业十年的老兵,在这个春天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用疲于内卷的价格战,张经理和他的团队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餐饮品质和服务提升上。

“在我们店,外卖的新客户占比约40%,老客户占比约60%,许多客人对外卖菜品非常满意,也会带着亲友过来消费,成为忠实的回头客。”

月入过万,五险一金 我也活得有松弛感

成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一个月后,张海洋终于给自己放了个假。

来北京五年,他第一次有闲暇和朋友一起去公园野炊。

换作从前,张海洋根本不敢想象自己能有这份闲情逸志。入职京东,成为全职骑手的这一个月,他才重新体会到生活的滋味。

过去,张海洋的生活仿佛被绑在了滚滚车轮上,几乎没有一刻停歇。为了抢到距离几十公里、配送费五十块钱的大订单,他必须时刻绷紧神经,不敢有丝毫松懈。好不容易抢到大订单,途中他还要再接一些其他平台的顺风单,赶在算法规定的时间内送到。他努力和时间赛跑,但八小时以上的辛苦奔走,却只能拿到200 元左右的收入。

然而,加入京东后,每单的价格和之前相比至少要高出1 - 2 元。一笔 1.2 公里里程的订单,在京东他能够得到 8 元钱,而在其他平台,他只能拿到 5、6 元。

张海洋总是小队的前三名(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张海洋也不必像从前那样在各个平台之间疲于奔命地抢单。京东平台会帮助优化配送时效、降低劳动强度。

“前天我在商场送餐的时候,两家餐厅相隔只有几十米,我在一家店取了餐,顺道就被安排到了另一家店取餐。”忙碌一天后,张海洋送出了 82 笔订单,收入将近 600 元。粗略估算,他每月的收入能达到一万多,比过去翻了一番。

如果是以前,一天赚两百,我哪里敢休息,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也可以劳逸结合,稍微放松放松。”张海洋感慨道。

在北京漂泊五年,张海洋没有任何保障。送餐中途发生意外,全靠自己硬扛。

有一回,他在小区里送外卖,被一辆货拉拉面包车连人带车撞倒在地。张海洋当时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好半天才缓过劲儿来。看到对方和自己一样是送货的打工人,他一时心软没再追究责任。等到第二天才发现两条腿已经乌青一片。去医院拍X 光就要好几百元,张海洋心疼钱,随便找了家路边的正骨店,贴膏药捱了一个星期。

现在他也有了五险一金,能直接查询医保账户的余额。生活多了一重保障,他在北京漂泊也有了更多的底气。“以后要是再遇见了这样的情况,哪怕司机逃逸了,我也不用担心医药费。毕竟起码医保能够报销一部分。”

过去在其他平台做兼职骑手,张海洋只能单打独斗,即便路上发生意外,也没有团队支援。

前年冬天的一个雪夜,张海洋在拿着五单外卖赶去通州的路上,电动车出现故障。他尝试联系平台站长,却始终无人问津,无奈之下,他只能打电话求助朋友开车过来接应,最终五单外卖超时两个多小时,他也只拿到了50 元配送费。

如今,他有了同事和队友,如果路上车辆损坏,只要张海洋及时联系,站长就能立刻协调附近的外卖员,代替送餐。风雨奔波五年,形单影只的骑手张海洋,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也有了后盾。

结语

无论是对于京东外卖平台,还是对于入驻其中的商家、骑手来说,日单2000万像是一个充满希冀的开始。

平台挤压商家与骑手生存空间将逐渐成为过去,而随着新入局者带来的契机,商家、骑手、平台共赢,共同构建良性的更好的餐饮生态体系才是值得期待的未来。

像张经理这样的商家终于不用再为流量烦恼,一心扑在餐品和服务上的他,只需要心无旁骛经营餐厅。“未来,我们一定会对顾客和京东平台负责,持续优化餐品,既保证物超所值的价格,又确保大厨烹饪的可口。我们会让来到店内消费的顾客,都能体验到亲切和温度。”

而背靠京东,骑手张海洋也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不久前,他注意到京东还推出了两项政策,宣布可以给全职骑手的另一半安排工作,给当年考上优秀高校的骑手子女发放奖学金。虽然自己的两个孩子年纪还小,可是想到未来,他还是觉得日子比从前更有奔头了。

来源:温度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