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此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
文 |以苒Yran
编辑 |以苒Yran
娱乐圈的规则,有时比剧本还荒诞。
一纸“无脑禁令”,让春晚常客赵本山从荧屏神秘消失,连观众都没来得及告别。
13年前的一场“规定”,背后究竟是巧合还是刻意?
而这一切的源头,竟指向曾经的总导演哈文……真相扑朔迷离,如今终于浮出水面——
2012年,知名主持人哈文走马上任,成为春晚的总导演。
这位雷厉风行的女强人显然志存高远,她提出的口号是:"节目要有教育意义!"然而,好高骛远的理念并不总是能够契合现实。
当年的春晚节目单早已敲定,哈文的改革方案只能暂时搁置。
然而,哈文并不甘心就此罢休。
2013年,她再次执掌春晚导演的大旗。
这一次,哈文决心要大刀阔斧地改革春晚。
要知道,春晚可不是一般的晚会,它承载着亿万观众的期待和记忆。
然而,哈文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她看来,春晚就应该是一台宣传教育的工具,观众的喜好和感受似乎并不重要。
这一年,小品王赵本山照例向春晚组委会提交了两个小品剧本。
在此之前,赵本山的小品几乎每年都能在春晚上露脸,他的作品幽默诙谐,深受老百姓喜爱。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哈文以"缺乏教育意义"为由,把赵本山的两个剧本全部打了回来!
这在春晚的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赵本山自然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在他看来,小品的本质就是逗人发笑,哪有那么多教育意义可言?况且,他的作品从来就没有违背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赵本山据理力争,但哈文却不为所动。
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终,赵本山愤而离场,扬言再也不会参加春晚了!
消息很快传开,引起了观众们的强烈不满。
大家都在议论纷纷:没有赵本山的小品,还算完整的春晚吗?
春晚不就应该是让人欢笑的吗?哈文这是什么"无脑规则"啊!
一时间,哈文和赵本山的矛盾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2013年的春晚如期举行,但赵本山却没有出现在舞台上。
官方的解释是"身体原因",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恐怕只是个托辞。
更让人意外的是,就在春晚播出后不久,赵本山竟然在一档地方台的春晚上演出了他原本为央视春晚准备的小品!
而且,这个小品还大获成功,引发了广泛好评!
人们不禁要问:既然赵本山的小品这么好,为什么春晚不让他演出呢?哈文的决定是不是有问题?
事实上,这个决定不仅伤害了赵本山,也伤害了亿万观众的感情。
春晚作为一台全民参与的晚会,理应尊重观众的喜好和选择,而不是一味地强加所谓的"教育意义"。
哈文的"无脑规则",无疑是对春晚精神的一种背离。
13年前的这个错误决定,或许就是赵本山从此"消失"在春晚舞台的开端。
尽管2014年,央视为了平息众怒,特意邀请赵本山担任春晚的副导演,但这已经无法挽回观众的心了。
那一年,赵本山亲自指导的小品《扶不扶》虽然大火,但这却成了他在春晚舞台上的谢幕之作。
自此以后,观众再也没能在春晚上看到赵本山的身影。
赵本山的离开,似乎预示着春晚开始走下神坛。
此后的几年里,春晚的收视率逐年下滑,口碑也每况愈下。
曾经代表着全国人民团圆喜庆的春晚,如今却常常沦为网友吐槽和调侃的对象。
人们不禁要问:春晚怎么了?
事实上,近年来的春晚小品,几乎无一例外地遵循着"喜剧+说教"的模式。
编剧们似乎忘记了,观众在除夕之夜看春晚,是为了放松心情,而不是接受教育。
生硬的说教,拙劣的桥段,加上冗长的台词,让小品失去了昔日的风采。
春晚舞台上,曾经充满欢笑和泪水的小品,如今却常常令人哈欠连天、昏昏欲睡。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哈文当年的"无脑规则"。
13年前,她强行将所谓的"教育意义"强加给春晚,结果把春晚带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时至今日,这条道路似乎越走越窄,春晚也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与此同时,曾经在赵本山手下成长起来的一批喜剧新人,如今也逐渐淡出了春晚舞台。
他们中的一些人转战影视圈,另一些则专注于自己的剧场演出。
在一次采访中,赵本山的徒弟小沈阳曾感慨:如今春晚小品的创作理念,与他们所追求的已经背道而驰。
小沈阳的话,道出了许多喜剧演员的心声。
4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多元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春晚如果还想重新赢得观众的心,就必须与时俱进,而不能固步自封。
春晚不应该成为说教的工具,它应该是一台娱乐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晚会。
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同时,也要尊重观众的喜好,顺应时代的变迁。
春晚真的需要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革,但这种改革绝不是简单地堆砌所谓的"教育意义",而是要从根本上重塑春晚的灵魂。
改革的路径或许有很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春晚必须重新聆听观众的声音,重新找回那份曾经拥有的激情、活力和创造力。
它需要更多像赵本山这样的艺术家,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为观众带来欢乐和感动。
同时,春晚也需要一个开明的导演,他或她应该尊重艺术,尊重观众,而不是一味地推行自己的主张。
只有这样,春晚才能重新成为中国人除夕夜的心灵盛宴,才能再次凝聚起亿万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
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个全新的春晚,一个不再被"无脑规则"束缚的春晚,一个真正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春晚。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再次见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再次听到那个爽朗的笑声。
结语让我们期待一个全新的春晚,一个属于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春晚。
这个春晚,或许不会再有赵本山,但它一定会重新点燃我们心中的那团火,照亮每一个中国人的除夕之夜。
来源:以苒Zran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