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1点23分,三年级(2)班的家长群突然弹出一条消息:"老婆,我明天中午到家,记得穿那件黑丝…"后面跟着三个流口水的表情。五分钟后,这条消息变成了"对方已撤回",但已经晚了——17位家长默默保存了截图,班主任王老师憋笑憋出内伤。
凌晨1点23分,三年级(2)班的家长群突然弹出一条消息:"老婆,我明天中午到家,记得穿那件黑丝…"后面跟着三个流口水的表情。五分钟后,这条消息变成了"对方已撤回",但已经晚了——17位家长默默保存了截图,班主任王老师憋笑憋出内伤。
这样的"手滑现场"每天都在全国各地的家长群上演。某教育平台数据显示,78%的家长承认曾在班级群发错过消息,其中23%造成过"无法挽回的社死"。
张爸爸本想给妻子发"孩子睡了没?想你了",结果发到班级群。发现时已经过了撤回时间,急中生智补了句:"想你了…们班的孩子们!"班主任神回复:"张爸爸,我们也很想您来参加明天的家长会。"
老师通知:"明天郊游带雨具",家长们整齐排队回复"收到"。到第8位李妈妈时突然画风突变:"收到,顺便问下上次家长会说的那个离婚冷静期…"后面跟着20多个假装没看见的"收到"。
赵妈妈在菜市场边砍价边给老公发语音:"排骨25太贵了!你跟老师睡…"发现发错群时,50秒的语音已经播放到最关键处。后来全班家长都知道了,赵爸爸是家委会负责寝室管理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团队研究发现:
"这其实是一种注意力盲区。"儿童教育专家李玫瑾解释,"当大脑同时处理家长群、工作群、家族群等多重身份时,就像穿着高跟鞋走钢丝。"
发现发错立即撤回,补发:"刚刚外星人劫持了我的手机"。某小学班主任刘老师透露:"其实我们都看见了,但更欣赏能幽默化解的家长。"
如果真的发了不该发的,不妨学学这位爸爸——直接在群里发起红包:"恭喜各位见证历史,这是封口费。"
那些温暖的小意外有时候错误反而拉近距离。上周五,陈妈妈不小心在群里发了给女儿做的生日蛋糕照片,结果全班家长排队祝福。班主任趁机提议:"要不我们每月给孩子们办集体生日会?"这个美丽的错误,现在成了班级传统。
你在家长群经历过哪些"社死"瞬间?或者收到过哪些暖心的"错发消息"?来评论区聊聊,点赞最高的故事,送你一本《家长群生存指南》!
记住,只要我们不尴尬,尴尬的就是…等等,班主任怎么@我了?
来源:奋发图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