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人爱晒车晒萌宠,你知道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怎么“晒”宝贝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诗经·鲁颂》里的“古代版马场日记”——《駉》,看看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如何用一首诗,把“养马那些事儿”写成了流传千年的“畜牧业凡尔赛文学”。
现代人爱晒车晒萌宠,你知道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怎么“晒”宝贝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诗经·鲁颂》里的“古代版马场日记”——《駉》,看看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如何用一首诗,把“养马那些事儿”写成了流传千年的“畜牧业凡尔赛文学”。
各位看官,这《駉》诗啊,说白了就是鲁国的“畜牧业宣传片”。想当年,周公的儿子伯禽受封鲁国,虽说地处东方,但老鲁家向来把“马政”看得比现在人攒车指标还重要。为啥?您想啊,春秋时期没高铁没快递,马就是“战略物资”——上战场拉战车,下民间运粮食,祭天祭祖还得挑毛色周正的当“礼仪担当”,妥妥的“古代版多功能车”。
诗里一开头就喊:“駉駉牡马,在坰之野”——您琢磨琢磨这画面:辽阔草原上,一群膘肥体壮的公马撒着欢儿跑,那场面跟现在看《动物世界》里的非洲草原似的,不过主角换成了咱们中原的“高头大马”。重点来了,古人比咱们玩“颜色梗”还溜:“骊、黄、骓、駓……”好家伙,黑马、黄马、斑马纹、白蹄子,跟打翻了调色盘似的,敢情鲁国牧场早就在搞“马界选美大赛”了?
更有意思的是,诗里还夸牧人“夙夜在公”——早上喂草晚上遛马,比现代996的打工人还敬业。为啥这么拼?因为在古代,马养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国家KPI:马肥了,说明国君仁政、仓廪富足;马瘦了,那可是要被写进“差评”的。您说这哪儿是养马?分明是古代版“绩效考核”现场!
所以啊,这首《駉》表面上是夸马,骨子里却是鲁国在“炫富”:你看我家牧场多大,马种多全,牧人多专业!就跟现在有人晒车库里的“豪车全家福”一样,两千年前的鲁国人早就用诗歌来了一波“高端凡尔赛”。
《诗经·鲁颂·駉》原文: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駮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白话翻译:
一群公马多健壮,放牧远在郊野上。说起这群肥壮马,有青黑有明黄,有纯黑有金黄,拉车有力响当当。鲁国气象无限好,马儿个个膘肥壮。
一群公马多健壮,放牧远在郊野上。说起这群肥壮马,有苍白有黄白,有赤黄有青黑,拉车强劲排成行。鲁国前程无限长,马儿匹匹有才能。
一群公马多健壮,放牧远在郊野上。说起这群肥壮马,有花马有白骆,有赤身白头马,拉车轻快又稳当。鲁国勤政无厌倦,马儿奔腾国力强。
一群公马多健壮,放牧远在郊野上。说起这群肥壮马,有浅黑有赤白,有高头有白腹,拉车轻捷快如飞。鲁国政德无偏差,马儿繁育遍四方。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