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0年,苏联把支援中国的技术专家全部撤走之后,也就代表双方正式闹翻了。但,客观来说,我们要的是和苏联的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主观上并不想和苏联决裂,毕竟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苏联又是老大哥,我们肯定是不想在国际上陷入孤立。从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之前,美
1960年,苏联把支援中国的技术专家全部撤走之后,也就代表双方正式闹翻了。但,客观来说,我们要的是和苏联的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主观上并不想和苏联决裂,毕竟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苏联又是老大哥,我们肯定是不想在国际上陷入孤立。从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之前,美苏全部支持印度,就能看出当时中国在国际处境的无奈。后来到了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随即上任的苏共领导人是勃列日涅夫,当时我国就想借苏联新领导人上位这个机会,主动缓和一下中苏关系。然后,就在1964年11月,派出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飞往苏联参加庆祝十月革命47周年的活动。当然,来的都是客,苏联政府也给我国高规格的接待。但是,在接下来的双方会谈环节,苏联政府还是贯彻之前的老子党作风,并且,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还当着周恩来总理等中国代表团成员的面,公然干涉我国内政,甚至攻击侮辱毛泽东。他说:赫鲁晓夫和毛泽东是激化中苏矛盾的主要因素,我们已经把赫东鲁晓夫搞下台,现在该你们把毛泽东搞下去了。周恩来总理听后,觉得苏联对于我国如此的不尊敬,于是率中国代表团愤然离场,双方不欢而散。
1964年11月5日,周恩来和贺龙元帅领导的中国代表团从北京起飞,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苏联访问。然而,11月13日,周恩来突然决定中断访问,紧急返回中国。当天夜晚,中国代表团乘坐的专机在莫斯科机场冒着大雪腾空而起,这次突如其来的返程并未提前通知苏方,甚至起飞前的加油工作都是临时完成的。第二天下午,飞机平稳降落在北京东郊机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和邓小平等领导人亲自到场迎接。
在机场的合影环节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朱德四位伟人并肩站立,这张照片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经典和广为流传的画面之一。照片中,毛泽东和周恩来并未穿大衣,只穿着中山装,而刘少奇和朱德则戴着帽子,身穿深色大衣。周恩来手捧着少先队员敬献的鲜花,领袖们面带微笑,神态从容自信,眉宇间流露出坚定的决心,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中国无论面临怎样的挑战,都不会被压垮。
这张历史性的照片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记忆中的经典,而它背后的情感也展现了四位领导人深厚的战斗情谊。四位领导人在无数风雨中携手并肩,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始于红军时期,第一次重要的相聚是在“遵义会议”,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建设新中国的和平时期,他们一直是坚不可摧的战友和同志。
回到北京后的第二天,周恩来专门为机组成员举行宴会,表示感谢。在宴会上,邓颖超透露了毛主席对总理和机组人员的深切关怀:“毛主席一直很挂念总理和你们。你们起飞后,主席便一直关注着你们的行踪。当你们到达机场上空时,主席已经得知,但他依然不放心。直到飞机安全着陆,主席才松了口气,心情才放松下来。”
这场宴会,也象征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朱德之间不变的情谊。那张在严寒中合影的照片,不仅记录了四位伟人的风采,也真实地体现了他们多年并肩作战的深厚情感。
来源:聂国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