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朝守陵到县城婆罗门,——戏说国内数十年来的信访制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9 23:03 4

摘要: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信访制度通俗点来讲,和封建时代老百姓进京敲登闻鼓告御状一个性质。老百姓在基层遭受冤屈了,觉得无法伸张正义,就千里迢迢找包青天海青天申冤诉苦,最后甚至找最大的官——皇帝。身居高位的青天震怒之下,钦差大臣手提尚方宝剑,奉天子仪仗出京,贪官污吏人

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信访制度通俗点来讲,和封建时代老百姓进京敲登闻鼓告御状一个性质。老百姓在基层遭受冤屈了,觉得无法伸张正义,就千里迢迢找包青天海青天申冤诉苦,最后甚至找最大的官——皇帝。身居高位的青天震怒之下,钦差大臣手提尚方宝剑,奉天子仪仗出京,贪官污吏人头落地。

看看,这就是最原始的权力制衡框架——地方官吏豪强鱼肉百姓,百姓进京告状,京城铲除地方黑暗势力。三角形框架的完美运转保证了政权的稳定运行,避免掀桌子的陈胜吴广出现,用最少的内耗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润滑。

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中国上下五千年,王朝兴衰周期律的本质就是:开国时期人口稀少,基本能实现耕者有其田。随着时间的推移,权贵高门庇护勾结地方豪强,大肆兼并土地,用高利贷、投献隐户等方式实现财富的高度集中,从而导致自耕农阶层的衰亡,而自耕农阶层恰恰是国家的主要兵源所在,自耕农在西方是罗马军团士兵,在东方是秦汉耕战制度中的良家子,是中央政权武装力量中最为优质、服从性最好且战斗力最强的组成部分。

自耕农没有了,中央政权视为依仗的兵员就没有了。罗马的凯撒就不得不依靠蛮族雇佣兵,东方的皇帝就只能依靠军头的家奴、拉来的壮丁,一汉抵五胡的豪迈就退化成了两脚羊,四等的奴隶。

高门权贵勾结地方豪强的另外两个后果是什么呢:

第一、吏治腐败。用句现代的话就是组织建设崩溃,中央结党营私,地方阳奉阴违,关键的岗位上都是些德才不称位的关系户,幸臣做宰相,戏子当将军。精英人才流落中下层,晋升无门。

第二、中央财政崩盘。地方豪强尾大不掉,隐瞒田亩人口,税赋收不上来导致中央朝廷无钱可用。

在这个时候,富者阡陌连云,但一盘散沙,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贫者无立锥之地,充满了愤怒和不甘心。

如果此时,来了一场天灾,比如明朝,或者人祸,比如宋朝。既没钱也没人、内部又离心离德、脆弱到不堪一击的中央政权就会轰然崩塌。

所以汉朝的皇帝们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来遏制地方豪强,隔几年就强制他们去给死去的皇帝守陵,而且是全家老小一起去,不能不去,不去杀全家。所以汉朝就有地方大员别的什么事都不干,专心杀地方豪强,一杀杀几个月不停刀。

但是很遗憾,汉朝还是失败了。地方豪强勾结权贵,最后还是把汉朝搞垮了。

王朝兴亡周期律本质上就是中央政权对抗地方豪强的斗争史。但是财富资本向少数人集中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注定是一场要失败的战斗。

所幸的是,封建制结束了,我们进入了新的时代。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底层人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所以游戏规则变了。

地方豪强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县城婆罗门。他们就像大树,盘根错节,几乎垄断了基层所有富含营养的土壤。大家都知道,大树下面,经常是寸草不生。

因为大树垄断了阳光,垄断了土壤的养分,垄断了水源。生长在大树下面,要么你像藤蔓一样依附大树,要么你远走他乡,富者养郡望,贫者走他乡,北上广就需要自由劳动力嘛。

但对于中央来说,大树长的太茂盛了,不好。不加约束的繁衍就像癌细胞,会吞噬整个机体的生机,五千年的文明史讲述了太多的教训。

所以,信访制度就像悬在头上的那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告诫着地方:注意,我在看着你,按我说的做,不然你就死。

所以,你要理解这把剑的昂贵,这把剑的粗暴不讲理。因为剑就不是用来讲理的,它只是在阐述一个事实:我的拳头大,听我的。

来源:月光洒在我心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