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安徽地区)近日正式发布,这份由权威教育评估机构编制的榜单揭示了安徽高等教育格局的新变化。中科大、合工大、安徽大学继续稳居前三甲,但中游院校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安医大、安农大等省属重点高校全国排名均较去年提升8-12个位次。
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安徽地区)近日正式发布,这份由权威教育评估机构编制的榜单揭示了安徽高等教育格局的新变化。中科大、合工大、安徽大学继续稳居前三甲,但中游院校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安医大、安农大等省属重点高校全国排名均较去年提升8-12个位次。
值得关注的是,应用型高校群体异军突起,皖西学院、淮南师院等地方院校通过特色发展实现跨越式进步,其中安徽工业大学首次跻身省内前七强。本次排名不仅延续了学科评估、科研成果、师资力量等传统指标,更增设产教融合度、区域贡献值等创新维度,折射出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向服务地方经济转型的新趋势。
作为马鞍山市高等教育的旗舰,安徽工业大学此次以全国第172位的成绩跃居省内第七,较2021年排名累计上升49个位次。这所拥有67年办学历史的理工强校,在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两个学科领域已形成显著优势,其冶金工程学科在最新ESI排名中进入全球前1%。
学校打造的"绿色冶金创新研究院"近三年累计转化科技成果37项,为宝武马钢等龙头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12亿元。在产教融合方面,安工大构建的"3+1"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覆盖全校83%工科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指标连续三年居省属高校首位。
坐落于六安革命老区的皖西学院,凭借345位的全国排名刷新历史最好成绩。这所师范底色浓厚的地方院校,通过建设"中药资源开发""智慧农业"等特色学科群,成功实现从传统师范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
其牵头组建的大别山中医药产业研究院,已建成霍山石斛、皖西白鹅等7个特色种质资源库,带动区域内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至32万亩。
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创新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育工程,具有产业背景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19年的18%提升至42%。
位列全省第27位的淮南师范学院,在师范类院校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实现稳中有进。学校坚持"强师范、精应用"的发展路径,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两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二级认证,师范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连续五年保持96%以上。
学校首创的"UGS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与淮南市76所中小学共建实践基地,培养的乡村教师占皖北地区基础教育师资总量的31%。
在保持师范特色的同时,学校开辟了新能源材料、大数据教育等交叉学科方向,建设的"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已研发智慧教学系统12套。毕业生质量跟踪数据显示,该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五年内成为骨干教师的比例达58%,显著高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这份承载着安徽高教发展轨迹的年度榜单,既展现出头部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持续突破,也记录着地方院校在转型发展中的创新探索。从安工大的产教深度融合,到皖西学院的特色学科突围,再到淮南师院的师范根基守护,不同层次高校正在差异化赛道上塑造核心竞争力。
来源:城市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