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诊断、长期治、终身管,专家呼吁炎症性肠病应早诊早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9 21:26 1

摘要:从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肠道不适,到关节病、坏疽性脓皮病、巩膜炎等全身器官受累,复杂多变的炎症性肠病不仅早期难诊断,不可治愈的特性也带给医患双方不小的挑战。

从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肠道不适,到关节病、坏疽性脓皮病、巩膜炎等全身器官受累,复杂多变的炎症性肠病不仅早期难诊断,不可治愈的特性也带给医患双方不小的挑战。

在5月19日世界炎症性肠病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行政副主任叶梅、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知识城院区消化内科主任郅敏,做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直播间,共同探讨炎症性肠病的诊疗难点,以及呼吁早诊早治,提高公众认知。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主要是跟免疫系统调节的异常有关。“在诊断上,炎症性肠病是缺乏金标准的,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胃肠镜、影像学、血液学检查等多项结果综合判断,是不能靠单一检查确诊。”陈宁表示,炎症性肠病的诊断非常“考验”医生,临床上也会遇到因诊断不明而辗转多家医院的患者,遗憾地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不得以要进行肠道切除手术。肠道炎症发生时间越长,越有可能造成肠道纤维化、肠腔狭等并发症,这个时候再治疗是很难逆转病程的,只有早诊断和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才能更长期维持缓解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对于出现血便后的慌张,很多人对腹泻、腹痛不以为然,也有部分患者因此错过了早期治疗机会。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脓血便、腹痛;克罗恩病则可累及从口腔到肛门的消化道任何部位,表现为腹泻、腹痛、体重下降等,有时以肛周脓肿和肛瘘为首发表现,克罗恩病还会导致肠狭窄,造成肠梗阻。

“炎症性肠病是不能治愈的,在治疗上讲究‘达标’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先要改善症状,腹泻、腹痛、黏液血便消失,之后是炎症检查指标正常,以及内镜下肠黏膜愈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叶敏强调,这类患者需要终身用药治疗,就像高血压一样需要长期管理,目前维得利珠单抗抗等生物制剂以及小分子靶向创新药进入了医保,尤其是中重度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也可以承担得起创新药物治疗方案,使得炎症得以长期控制,回归正常生活。

除了药物治疗,郅敏认为,这类患者还需要心理辅助、营养支持,个体化的综合评估,包括年龄、使用药物预期、身体情况等。这其中,心理干预比较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复发后的沮丧。患者应认识到这种疾病终身治疗、终身用药的特性,积极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家人也要给予患者支持和关爱。

生活管理对炎症性肠病也非常重要。不建议食用过多红肉、生冷海鲜、牛奶以及油炸、油煎的高脂高糖食物;如果已经出现肠道狭窄,不建议食用粗纤维的食物,比如韭菜、芹菜、金针菇等,避免诱发肠梗阻。“管住嘴”是为了尽量减轻不适症状,但饮食干预不能替代药物。

责编:李益萌

主编:王振雅

校对:谷雨微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