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北京基金小镇投资者教育基地、东方财富、第一创业证券联合举办,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为支持单位的第七届“5·15—5·19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公益活动,于5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盛
本报记者 毛艺融
由《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北京基金小镇投资者教育基地、东方财富、第一创业证券联合举办,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为支持单位的第七届“5·15—5·19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公益活动,于5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盛大开启。
此次公益活动以“践行‘三投资’,筑牢‘两防范’”为主题,邀请了券商首席分析师、公益律师、上市公司代表等通过主题分享、圆桌讨论的形式,为投资者们普及投资知识,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月19日,“5·15—5·19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公益活动走进上海,各市场参与主体代表齐聚东方财富投资者教育基地,与在场投资者进行分享交流。
证券日报内审委委员闫立良表示,证券日报作为经济日报社主办主管的一家具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资质的证券财经类专业媒体和央媒,成立至今二十多年来,承担着资本市场的政策解读,公司成长动态跟踪报道、信息披露等重任,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见证者与重要参与者,也是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积极且坚定的倡导者。
证券日报内审委委员闫立良在现场发言 王燚辉/摄
“我们主办的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活动,开展到今年已经是第七届了。”闫立良表示,今天的议题是“提升投资者‘三权’意识”(知权、行权、维权)。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2024年发布的数据,我国投资者数量已超过2.2亿户,其中自然人投资者占比超过99%,中小投资者仍是市场绝对主体。如何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已成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今天不仅是一次知识普及活动,更是推动金融制度完善、强化市场信心的重要实践。
“长期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闫立良表示,随着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特别是在注册制全面推行、退市制度优化、ESG理念不断深化等改革背景下,投资者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要切实提高投资者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参与感,我们仍面临着三大现实课题。
闫立良介绍,首先是要破解信息不对称,提升投资者信息获取与理解能力。监管层持续强化信息披露制度,证券法等法律规章的修订显著提升了市场透明度,但实践中仍存在信息表述晦涩、关键信息被稀释等问题。复杂的专业术语和冗长的公告内容,导致中小投资者难以有效识别核心信息;少数市场主体利用信息优势实施违规行为,直接损害投资者信任。
“这要求我们既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约束,更要加强投资者教育服务,比如通过通俗化解读、案例分析、常态化投教活动,帮助中小投资者穿透信息壁垒,有效运用知情权进行投资决策。”闫立良表示。
其次是要畅通参与渠道,保障投资者治理参与权利。闫立良提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依赖全体投资者的共同参与。中小投资者虽然持股比例较低,但作为市场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和长期参与者,其意见和诉求应当得到充分重视。
近年来,监管部门推动了股东大会网络投票、中小股东单独计票等机制,但部分上市公司仍存在忽视中小股东意见的现象,甚至通过设置不合理门槛限制投资者参与。
“我们需要构建制度保障与理念引导并重的治理体系。一方面通过规则明确中小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路径,另一方面引导上市公司树立平等治理理念,确保股东大会成为多元主体充分沟通的平台,使表决权、质询权等成为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有效工具。”闫立良表示。
第三是要筑牢维权防线,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与难度。闫立良表示,面对市场违规行为,中小投资者常面临维权渠道不清晰、流程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有不少投资者对维权途径和机制缺乏了解。“我们需要推动投资者保护从制度建设向服务落地延伸,通过公益法律服务下沉、投服中心线上线下协同、典型案例宣传等方式,让维权机制更加便捷可及,切实保障投资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有效寻求救济。”闫立良表示。
近年来,交易所、证券公司、媒体等市场参与方也在积极响应,在投资者教育、权益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闫立良介绍,比如,《证券日报》特别设立了“投资者保护”专栏,持续开展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活动,关注维权案例、解读制度要点、传播优秀经验,这一系列举措,也是希望通过媒体力量,在全社会营造出尊重投资者、服务投资者、保护投资者的良好氛围。
“未来,证券日报将继续坚持为投资者发声,为资本市场建言献策。我们也愿意与监管、市场各个参与主体、投资者们一道,推动投资者教育与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贡献媒体力量。”闫立良表示。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