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春耕春播农事大忙关键期以来,眉山市东坡区立足抗旱保灌夺丰收,全力做好蓄保供水工作,确保大春生产用水需要。截至目前,全区57.98万亩水稻栽插面积已占85%以上,预计5月底关“秧门”,实现满栽满插。
进入春耕春播农事大忙关键期以来,眉山市东坡区立足抗旱保灌夺丰收,全力做好蓄保供水工作,确保大春生产用水需要。截至目前,全区57.98万亩水稻栽插面积已占85%以上,预计5月底关“秧门”,实现满栽满插。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东坡区把蓄水保水摆在夺取全年农业新丰收的“命脉”位置,早在去年秋冬季开始,便把水利工程施工与蓄水保水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地理区域位置,采取引、扎、提、囤等多种有效途径,开辟和利用雨季等各种水源,千方百计做好水利工程蓄水保水工作。截至目前,全区56座水库蓄水量达到5693.841万立方米,占计划蓄水量的93.5%,较去年同期增加334.60万立方米,加之一段时间以来降雨情况相比往年较好,从而为水库灌区大春生产提供了足够的水源保障。
为根本改善农业灌溉设施条件,自去年以来,该区以实施蟆颐堰灌区和东风支渠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两大水利工程项目为重点,全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并且赶在今年大春灌溉高峰期前,实现工程基本竣工投运。其中蟆颐堰灌区2023—2025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10844.26万元,完成渠道整治45.83公里,渠系建筑物160座。都江堰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金花支渠整治项目,总投资5700.87万元,完成渠道整治35.548公里,渠系建筑物257座。两大水利项目同处该区东山片灌区,涉及复兴、崇礼、永寿、富牛等4镇各村(社区),总计改善灌面10.96万亩,恢复灌面1.36万亩,并于5月初开始向下游灌区供水,即减少了跑、冒、滴、漏现象,又大幅提升了灌溉效益,适时保证了灌区大春生产用水需要。
与此同时,该区还动员组织干部群众,提早对醴泉堰灌区、东风支渠灌区、蟆颐堰灌区等12个中型灌区开展岁修清淤、排障疏堵工作,共维修整治渠道1147米、整治闸门6处,清淤36940立方米,做到输水畅通,达到正常流量,有效加快了灌田栽秧进度。
为做到节约和规范用水,该区抓住去年入选全国2024年深化农业用水改革试点县名单的契机,以提升水资源配置和规范用水权交易为重点,多措并举推进用水权交易改革,促进水资源从粗放低效向节约高效转变,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集约规范利用。截至目前,全区共明确村级用水单元548个,农业用水权总量达1.84亿立方米。地处“天府粮仓”核心区的太和永丰片灌区,生产用水主要来自通济堰干渠、西干渠供水,经过农业水权配套改革,灌区实现节约规范用水,今年水量运行更有保障,按照大春拟供水1800万方计划,目前正源源不断向灌区供水,保证了该片灌区10800亩高标准农田栽秧用水需要。
据介绍,东坡区今年春灌用水条件比往年好,为实现水稻满栽满插提供了水支撑。截至5月中下旬,全区“双抢”水稻栽秧面积已占85%以上,预计到5月底前后,即可满栽满插关“秧门”。
来源:党建云政务号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