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社会,不知是由于网络的发达,亦或是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缘由,我们可以在网上频繁看到有年轻高校老师早逝的悲剧。
文/凯旋学长
在当今社会,不知是由于网络的发达,亦或是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缘由,我们可以在网上频繁看到有年轻高校老师早逝的悲剧。
其中,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的老师。他们本应在退休之后享受生活,却猝不及防地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
不夸张说,有部分早逝老师,可能一辈子都在工作中,几乎没有多少闲暇时间来好好领略生活美好。真的让人心里面非常不是滋味,
有的时候,当看到这些悲剧,脑海中便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为了什么?”
就这两天时间,就有两位40岁出头的老师因病去世。
其中南京艺术学院尹悟铭教授因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5岁。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猝死。
除此之外,网传浙江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学院传播系副教授刘曦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年仅44岁。
悲哀!浙江理工大学刘曦副教授去世,年仅44岁,3年发了8篇文章
浙江理工大学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学校办学水平比较高,在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在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在2017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能够在浙江理工大学任职并且担任副教授、传播系系主任等职,也意味着刘曦老师个人能力十分出色,所以她的去世对浙江理工大学来说是大损失。
44岁距离人均寿命还有几十年时间,她不仅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学校师资力量的中流砥柱,但她却因病早逝,真的太悲哀了,让人无法接受。
刘曦老师本人不仅颜值比较高,个人履历也十分精彩。
刘曦老师在2006年毕业于澳门大学传播与新媒体专业,她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访问学者。
澳门大学是一所位于我国澳门的公立国际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中欧商校联盟、“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
学校综合办学水平比较高,学校位列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193位,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全球最佳大学排名第262位。
刘曦老师主要从事城市时尚传播、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领域的相关研究,曾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文化厅、浙江省教育厅等项目多项。
她为我国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等领域研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她也因此成为了浙江理工大学第三批“双高双强”型年轻干部、第四届“金沙引路人”师德师风榜样人物。
从刘曦老师公开可查询的主要科研项目时间来看,她的科研项目主要集中在2013年到2018年,在这期间,基本上每年有新的科研项目,有的时候甚至一年有两个科研项目需要研究。
笔者特意查询了刘曦老师在知网上所发表的期刊和论文。
从 2008 年至 2023 年时间段里,她总计发表了 18 篇文章。若平均计算到每年,意味着每年需要发表一篇多文章。
特别是在 2020 年至 2023 年这短短几年间,刘曦老师竟发表了 8 篇文章。
如此平均到每年,每年近乎要发表 3 篇文章。要知道,撰写一篇学术论文,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思考、精心撰写以及反复修改等复杂繁琐过程。
刘曦老师不仅要承担发表论文这一重任,平日里还需兼顾行政和教学工作。诚如所言,这样的工作强度是比较大的。
从她在 44 岁时便已经学校传播系系主任这一成就,也能清晰感受到她在工作中全力以赴的精神。
这种非常拼的精神固然值得大家称赞,但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深入思考。如果每一个人都以透支健康为代价来完成工作,即便最后取得了非常高的荣誉,那也是不值得的。
希望大家在追求事业的道路上,要确保自身身心健康,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要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和谐共生。
最后希望刘曦老师可以一路走好!
来源:凯旋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