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对话 | 新时代商学院人才选拔与培养:招生策略的创新与实践

B站影视 2024-12-12 16:37 1

摘要:11月29日,由MBAChina和《经理人》杂志联合主办的“2024年度中国商学院发展论坛暨教育盛典”在北京隆重举办。盛典以“现代化进程中的管理智慧与担当”为主题,三百余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分享最新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共同研讨中国商科教育的未来发展。

“新时代商学院人才选拔与培养:招生策略的创新与实践”

2024年度中国商学院发展论坛暨教育盛典

——圆桌对话论坛(二)

11月29日,由MBAChina和《经理人》杂志联合主办的“2024年度中国商学院发展论坛暨教育盛典”在北京隆重举办。盛典以“现代化进程中的管理智慧与担当”为主题,三百余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分享最新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共同研讨中国商科教育的未来发展。

为助力中国商学院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招生策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本次盛典围绕“新时代商学院人才选拔与培养:招生策略的创新与实践”主题,举行了圆桌对话论坛,特别邀请到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郑文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项目主任马嘉,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专业学位办公室主任姚海林,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产教融合发展中心主任陈建科共同参与讨论。论坛由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胡海波主持。

图:从左到右依次为:胡海波、郑文全、马嘉、姚海林、陈建科

以下为圆桌论坛全程实录(录音整理稿):

强基固本 守正创新:人才选拔的创新探索

“AI时代的新质管理者要懂模型,会提问,算规则,有温度。”

这一环节我们将要探讨的主题是:“新时代商学院人才选拔与培养:招生策略的创新与实践”。我们通常将招生环节称之为“入口关”“选拔关”。如果在这一环节我们未能严格把关,那么商学院人才培养的全生命周期体系就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首先,我们先请教郑文全院长。众所周知,我们正置身于一个崭新的时代,新时代自然有新特征。对于商学院而言,无论是我们今天重点讨论的MBA项目,还是其他商科专业,所培养的商学人才都必须适应这一新时代的发展。请问郑院长,您是如何认识和理解在新时代背景下,商学人才所展现出的新变化与新特点?能否基于这些新变化、新特点,为我们当前的商科人才勾勒出一个简要的画像?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胡海波

大家都了解,做学术研究需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个原则是让熟悉的更新颖,另一个则是让新颖的更熟悉。如今,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新的环境,我们需要运用经典的理论去认识和解读这个新环境,将经典理论应用于新环境,就能使新颖的内容变得更熟悉。我们可以借助战略管理中的环境分析理论,特别是PEST分析模型,来分析当前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而在当下,我们可能需要特别关注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S”因素,即社会文化环境。另一个是“T”因素,即技术环境。

关于社会文化环境,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管理研究中、在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中,以及在我们MBA的教育中,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在技术环境方面,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总体而言,我认为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一方面,从社会文化环境的视角出发,我们需要让工商管理学科“红起来”,让MBA教育“红起来”。这不仅能够解决之前提到的总书记所强调的那三个关键问题,而且也是对中国式管理概念的一种实践和深化。在十年前乃至十五年前,我们就已经特别关注中国式管理,但那时的讨论更多是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然而,我认为在二十大之后,当我们再次提及中国式现代化时,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让工商管理学科真正“红起来”,如何在工商管理的研究生教育中有效推进中国式管理。我个人认为,中国式管理在管理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这是我们在社会文化环境中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当然,这背后可能会涉及一系列具体的策略和措施,我们留待后续探讨。

从技术环境的视角出发,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认为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工商管理学科“硬起来”。相信大家已经对此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我们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也同样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们可以就这些尝试和探索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特别强调AI时代新质管理者应具备的四个特征:

第一,懂模型。在AI时代,大模型应运而生,这些模型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算法。我们不一定会编算法,但我们必须了解大模型背后的逻辑和工作原理。

第二,会提问。当大模型普及后,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来寻找我们想要的答案,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提问。一个好的问题才会驱动人工智能给出好的、有价值的答案。

第三,算规则。人工智能不仅正在改变我们的教育模式,更重要的是,它正在重塑整个社会的生产运营方式。我们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那些真正运用到社会的一系列经济管理的规则都在发生变化。所以,在人工智能时代,新质管理者的第三个重要特征就是算规则。

第四,有温度。在AI时代,技术的发展极大地缓解了鲍默尔成本病问题。原本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许多工作已被机器替代,制造端尤为明显。而现在,人力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行业的成本及效率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心灵显得愈发重要。如何让每一位管理者都更有温度,如何让我们所做的事情能够真正触动人心、触及灵魂,成为AI时代心智管理者应具备的第四个特征。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 郑文全

胡海波教授发言:

郑院长刚才提到的“又红又硬”的新质人才标准,特别是东北财经大学对于新质人才画像的描绘,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深度思考。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马嘉主任,清华大学在人才选拔以及招生环节采取了诸多创新措施,其中不少举措已成为全国商学院在这一方面的风向标。请您分享一下,清华大学在招生选拔机制方面近年来所采取的创新举措?特别是我们今天提到的,在运用大数据、AI等技术手段来提高招生效率和精确度方面,清华大学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建议可以提供给其他同行学校?

马嘉主任发言:

很高兴能够参加此次论坛。当前,大家都在热议AI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尤其是对工商管理教育产生的冲击,清华大学对此也一直在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大概十年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钱颖一院长曾提出,当下及未来的MBA教育应着重培养的三个方面:领导力、企业家精神和体验式学习。

如今,尽管世界在不断变化,但我认为仍有一些不变的核心要素,比如企业家精神。最近我听到了“Founder Mode”这个词,也就是“创始人模式”。这个词非常具体地体现了企业家精神在创业群体中的重要性。对于创业者而言,如何在后续发展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保持创始人对公司进行管理的企业家精神和领导力,我认为这些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依然至关重要。具体来说,由于科技的影响,很多组织都发生了新变化,很多新产品也在不断落地,而交叉创新能力对于未来想要成为更成功或更具领导潜力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就清华经管MBA的选拔机制而言,我们目前遵循的是先联考后复试的过程。在招生前期,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们举办了一些体验营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是让我们的资深校友、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一对多的交流,目的是帮助那些感兴趣的同学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项目。清华经管MBA近年来新设立了两个项目,一个是在深圳的科技创新MBA项目,另一个是在北京的产业创新MBA项目。这两个项目的设立也是为了适应由科技引领的商业变革,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能够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更好的增值价值。

通过体验营活动,我相信参加的同学们都能有更深入地了解。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中,我们也进一步增强了信心,明确了在某些方面我们还需要不断加强。当然,我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但目前还不是很成熟。例如,如何运用AI技术来进行更多、更好地筛选。

尽管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我们也一直在秉持开放的态度,但在行动上还是相对谨慎的。目前,我们更多的是利用新媒体,包括那些自带AI推广属性的新媒体,来吸引更多对我们项目感兴趣的考生。这是第一步,目的是让他们更了解我们,进而报考我们的项目。这是我们目前的工作重点。同时,我们也在持续关注AI在人才选拔方面能发挥的具体作用,并会进行一些小的尝试。但在大规模应用上,我们仍然保持谨慎态度,以确保对每一位申请者都做到公平公正。为此,我们可能会加强评委的培训,进行更多的总结交流,以确保我们的MBA教育能够从传统的模式平稳且积极地过渡到未来的模式。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项目主任 马嘉

当下,我们都在探索的过程中,有许多方式都值得我们探索,尽管无法确定哪种方式最好,但其中一定会涉及个性化、差异化,甚至定制化的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姚海林主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在项目的招生上,有哪些特色的策略?请您为我们分享一下。

姚海林主任

目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在MBA项目上的分类主要有综合方向的MBA、全英班的全日制国际MBA,以及医疗管理MBA。作为MBA中心的执行层面,我们承担和执行的是整个学院商科教育落地的任务,最终还是会受到学院办学方向和指导思想的影响与指导。因此,近年来,我们也一直在面对AI带来的挑战和冲击。

今天,大家都在讨论AI,或许AI真的让商学院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我曾以“走到十字路口的MBA教育”为题,分享过今年的招生情况。综合我们在国际上收集到的各种信息,以及各位管理学院院长思想的碰撞,我们认为,无论AI如何发展,它始终是一个工具。人类千百年来唯一不变的就是人性,就是对财富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人类基因中特有的冒险精神,也就是在企业家精神中体现出来的“Visionary”,这些都是AI无法替代的。因此,我认为商学院应该坚守我们的根本。这种坚守也应体现在我们的教学和生源选择上,我们需要继续坚持商科教育的一些本质的东西。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在过去连续六年的工商管理学科排名中始终位列第一,这彰显了学院对于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理性与系统性的高度重视与坚守。这种理念也深刻反映在我们的办学指导思想之中。因此,在选拔生源时,我们始终坚持寻找那些综合素质优秀、具备未来领导潜力以及具有较强综合软实力的人才。

以往,学院一直都在实施提前面试制度。虽然这一制度目前不再继续实行,但让考生提前了解学院,让学院有足够机会熟悉考生的需求依然存在。因此,我们也举办了体验营活动。在体验营中,我们安排了五位导师,包括校外导师、校友以及校内导师,与考生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协助考生寻找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了解我们学院的哪些项目最适合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加深学校与考生之间的双向了解。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专业学位办公室主任 姚海林

胡海波教授:

MBA是一个侧重于实践的专业学位,这意味着培养实践型人才无疑是我们项目的首要任务与目标。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专门设立了行业研究院,进一步体现了学院对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重视。

陈建科主任目前在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负责产教融合的相关工作。请您分享一下,在项目选拔的过程中,我们如何更好地体现实践型人才的导向,有哪些创新的举措或方法可以与我们分享?

陈建科主任:

首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可以说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行模式。就我个人而言,我算得上是MBA领域的“老兵”了。从2005年至2019年,我一直负责MBA的相关工作。在我任职期间,学院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提前面试制度。2019年后,在陈方若院长的支持下,我们开始更加紧密地与行业结合,推出了以行业为导向的行业社群班,这也是我当时主导并推动的项目。后来,为了响应国家关于人才培养与科技、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号召,我们专门成立了中银科技金融学院。

在前面的环节中,各位院长提出了许多方向性的见解。我这边的情况恰好可以为这些方向提供一些验证。我认为,各位院长所提及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技术转移硕士专业为例,这一专业从上至下都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在2022年项目第一届招生结束后,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亲自写下了批示,鼓励我们培养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科技科创型人才。在今年6月份第一届学生毕业时,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同志出席了项目的毕业典礼。从招生的角度来看,可能大家普遍都感受到今年商学院招生困难的消息。但技术转移硕士专业却是学校所有专业学位中唯一一个招生人数持续增长的专业,增长了百分之十几。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专业是符合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引导,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方向。

无论是招生还是选拔,我认为最为关键的是要明确项目的人群画像。自从技术转移硕士项目启动以来,我也一直在深入思考这个问题。从2021年申请开始,我们逐渐明确了项目的定位——培养能够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全球科创领袖。我们主要面向四类人群进行招生。第一类人群是科技创业者。第二类人群是科学家的合伙人。第三类人群则是技术转移服务专家。第四类人群则是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高管。

实际上,在今年的招生工作中,项目已经基本上完全按照这四类人群画像来进行招生。我也明确要求所有面试官在选拔过程中也需严格遵循这一标准,对于那些明显不符合这四种人群画像的申请者,无论他们多么优秀,我基本上都建议面试官予以淘汰。过去,我们可能因为招生人数的压力而有所妥协,但现在随着报名人数的逐渐增多,面试官已经能够严格按照设定的人群画像来进行选拔。

在招生渠道上我们也完全按照这些人群画像来操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就向我的招生团队以及整个项目团队的同事们强调,我们的招生思路是以科创生态建设来促进招生。这意味着,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单纯的招生,而是要通过建设良好的科创生态来吸引合适的学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招生过程中积极参与了多个市场活动。例如,我们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与多个政府机构,如科委、经信委、国资委等,以及多个科创园区进行了深入合作,共同举办市场活动甚至公益课程。通过这些活动,我们逐渐在目标人群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实现了有效传播。

从今年的报名情况看,超过一半的学生其实都是科创生态中的合作伙伴推荐的。这与过去通过考前辅导等市场手段招生的情况大不相同,据我所知,至少在上海,考前辅导的招生效果已大幅下降,几乎可以说是断崖式的减少,这种传统渠道的报名人数在项目的总报名人数中的比重非常低,可以说项目主要是依靠科创生态中的合作伙伴来招生。在与合作伙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后,他们逐渐会为项目推荐学生,而且推荐的学生也都是非常优秀的。如果他们推荐的学生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也会继续向他们介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便让他们更加了解我们的需求。

为了加强与这些合作伙伴的关系,我们会经常组织一些市场活动。比如前几天,我们与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合作,邀请了上海市所有主要的孵化器负责人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进行一些简短而有效的互动。在活动中,我向他们介绍了技术转移专业适合什么样的人才来就读,活动结束后,很多人表示希望继续与我合作,推荐他们孵化器内的人才来学习。因此,无论是招生选拔还是人群画像的确定,我都是以科创生态建设为总体思路来进行招生的。

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产教融合发展中心主任 陈建科

确保公平性的策略与实践“中国商学院要积极响应分类培养的要求,调整基于分类培养的体系、平台和评价方式。”

胡海波教授

如果我们的招生工作能够与某个生态圈实现联动,这无疑会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在招生工作中,还有一个话题是不得不提及的,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必须确保的,那就是招生过程中的公平性。当然,绝对的公平或许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难以实现,但如何更好地在招生过程中实现平衡性,如何提高招生过程的透明度,如何为某些特殊人群,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以及在招生评价指标方面,如何使其从单一走向多维,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四位嘉宾在这一方面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实践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

郑文全教授

关于招生方式的多元化与公平性,我有几点思考,其中也涉及如何对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问题。

第一,我认为在招生遴选过程中,我们应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这是由商业的本质所决定的。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虽然国家统一考试是基础,但为了选拔出具备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特质的人才,我们确实需要探索更多元化的方式。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综合考虑学生对案例的深度理解和解读能力,以及在特定情境下所展现出的领导力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在招生遴选过程中应被组合使用,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潜力和特质。

第二,在招生过程中,我们必须维护社会公平。这也是我们在MBA教育中设置统考的重要原因,它是维护社会公平的一种非常关键的方式。在统考这一基础阶段之后,我们应采用多元化的考察方式。在运用这些多元化方式时,一个核心问题是:不同考察方式的权重应如何确定?我们是否会对不同考生采取区别对待?我认为,在使用多元化考察方式的过程中,只要对所有考生采用相同的多元化考察体系,而非因人而异的变换考察方式,那么这种方式本身就是公平的。如果我们明确要招收的是某一类人才,就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考察方式,并始终保持这一标准的一致性,从头到尾衡量每一位考生。这样,就能确保招生过程的公平性。

第三,我们是否要对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来看,我们肯定要去做这些工作。在招生过程中,如果遇到身体条件不是十分全面的考生,我们会特别关注。因为能够在非正常的条件下,仍然能够进入我们的MBA学生队伍,这本身就是他们意志力和其他特质的重要体现。更重要的是,对于这一类被录取的考生,我们在后续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这也是我们让管理更具人文关怀、更有温度的一个具体实践。

马嘉主任

对于招生的公平性,我们一直以来都特别关注。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开发了一个极为完善的招生系统,实现了全程信息化。从考生提交申请到中间的评审环节,每位评委的打分都会直接录入系统,并且一旦录入便无法更改,所有操作都可追溯、留痕。通过一系列完全信息化的方式,以及对权限的严格管控和对时间点的精确管理,确保了整个打分系统和评审系统的完全透明。当然,我们并不会将具体的打分细节透露给考生,但如果考生有任何疑问,我们都有专人负责解答,尽可能地向考生说明问题所在。

关于流程的公正公平性,我们也确保了每位同学在入学后都会遵循完全相同的审核方式,包括随机的抽签等一系列手段,以确保流程上的公正性。同时,在评委打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分数差异。为此,我们在评委提交评分后,会进行后续的校准工作。如果某位评委的打分与其他评委相差较大,我们会要求其重新审视考生的信息,可能该评委遗漏了某些关键信息。对于打分差异特别大的情况,我们会要求进行复议。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认为能够减少评委之间因差异化而产生的不公平现象。总的来说,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极大地提升了招生过程中的公平性,至少在我们多年的业界实践中,对于考生的严格打分和公平性得到了非常大的保障。

当然,对于未来AI的应用,我坚信它将更好地帮助我们实现公平公正。对于弱势群体,我们的态度是明确的:第一,我们绝不歧视;第二,我们通过设立奖学金等多种方式,以及积极鼓励多样性,来充分考虑并满足弱势群体的诉求。

姚海林主任

作为国内最早提出“阳光招生”概念的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在2013年便开发了国内首个全无纸化面试系统。在系统中,所有考生到达现场后需扫码进行随机分组,半天内可能设有8至10个组,因此考生既不知道自己将与谁同组,也不知道会被分配到哪个组。同时,考官也是现场随机分配的。这种双盲、双随机的组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提前沟通的可能性。

在考官进行面试的过程中也是全无纸化,他们使用平板设备查看系统推送的考生资料,并根据考生的现场作答表现进行打分,现场提交分数。一旦分数提交至系统,便无法再进行更改。此外,整个过程还伴有全程录音和录像,通过这种几乎无死角的管控方式,我们在过去十多年的提前面试中从未收到过不公平的投诉。这是我认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在面试过程中做得比较到位的一点。因此,对于失去提前面试机会的考生和学校来说,都是一种遗憾。对学校而言,失去了锁定合适考生的机会。对考生而言,则增加了选择学校的决策成本。因此,我非常期待能够看到我们在整个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并见证这些努力对MBA培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另外,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一直非常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我们深知学院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必须肩负起高标准的社会责任。学院的商业伦理课程深受欢迎,是全国MBA的线上示范性课程。在学生入学之前,我们就已经向他们灌输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是一个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院。从他们成为潜在新生的那一刻起,就需要参加一系列的社会公益活动。在新生见面会上,他们会分组展示各自所参与的公益项目的成果。入学后,他们还可以加入华南MBA公益团队,这是一个受到政府支持的MBA公益组织。因此,整个学院一直秉持着这种精神传承,那就是我们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群体,这让考生对我们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同时,我们严格的招生过程也让考生确信他们获得了公平公正的对待,他们相信所有的同学都具备足够的水平。因此,过去我们的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中山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也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也是社会和考生对我们的高度认可。

陈建科主任

关于招生公平性的问题,其实我们与其他院校有过很多交流,现在大家基本上总结出的方法都差不多,主要包括随机抽签、独立打分以及无纸化面试等措施。我认为,目前在公平性方面的压力已经相对减轻了许多。过去,我们的招生工作面临着较大压力。曾有被淘汰的考生给我写邮件,说要抱着我跳楼,但近年来这种情况已经极少出现了。

在招生过程中,我们现在更注重通过渠道和生态来招生。在上海与很多院校交流时,经常有人问我,通过渠道推荐的人是否都能被录取,这其实就涉及了公平性的问题。我们在渠道推荐的过程中,同样也会进行筛选和淘汰。关键在于,我们需要不断地向这些生态中的合作伙伴介绍清楚我们真正想要的人才画像是什么样的。其实每次在淘汰了这些考生后,我都会向他们解释,我们真正想要的人才是什么样的,他们推荐的人选可能并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也有很多同事询问,是不是通过我们推荐的人都应该被录取时,我会告诉他们,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维护了我们招生的公平性。当然,这个问题我还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中,希望未来能够找到更好的方法。

胡海波教授

当下,商学院的招生体系日益完善,招生方法与技巧也愈发多元化。特别是在之前提到的数字化、电子化的趋势下,那些过去大家普遍担忧的问题,实际上已不再是问题,但它们仍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相关的体系。

我们今天所聚焦的新时代背景下商科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问题,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尤为重要。2023年11月24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今年的4月26日,学位法正式颁布,并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MBA教指委还发布了多项关于遵循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指导意见,涵盖了学位、论文写作等多个方面。本月月初,教育部还专门针对博士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发布了指导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来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如何高质量发展,这说明从人才选拔这一环节开始,我们就应积极响应分类培养的基本要求。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响应分类培养的要求,调整基于分类培养的体系、平台和评价方式。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也期待我们携手努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商科人才。

图:嘉宾合影

面对全球经济的深刻变革与技术创新的迅猛推进,商学院作为孕育商业精英的摇篮,正积极探索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新路径,以适应新时代对商业人才的需求。

本次圆桌论坛为中国商学院构建多元化、实践导向、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建议。未来,期待中国商学院能够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思维、领导力和全球视野的商业领袖,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MBA中国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