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8日,开屏新闻记者从玉溪市红塔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目前红塔区已在学校、集贸市场、客运站、公园广场、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布局了1302座洗手台,有效满足了市民“勤洗手”的公共卫生需求。数量如此庞大的洗手设施,如何实现长效管护?针对这个问题,记者进行
11月18日,开屏新闻记者从玉溪市红塔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目前红塔区已在学校、集贸市场、客运站、公园广场、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布局了1302座洗手台,有效满足了市民“勤洗手”的公共卫生需求。数量如此庞大的洗手设施,如何实现长效管护?针对这个问题,记者进行了进一步走访。
据了解,这1302座洗手台实行分级管理模式。其中,111座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直接管理,其管护经费已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其余1191座则遵循“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由各建设单位承担管护责任及经费支出。
为了管理好这些洗手台,红塔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建立公共洗手台“台长制”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内容和流程。《红塔区公共洗手设施保洁维护管理制度》明确,每日至少对洗手台清洁2次,确保台面、水龙头、地面干净整洁;定时巡检、维护,出现故障及时更换损坏的水龙头、感应器等部件。
如何发现和解决公共洗手台管护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何青遥介绍,红塔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相关责任单位和部门建立“工作督导群”,工作群实行“首接负责制”,接到问题上报后,群管理员在10分钟内进行核实,并根据问题类型和责任分工,安排相关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明确整改要求和完成时限。
“如清洁不到位、垃圾乱扔等问题,要求管护员在2小时内整改完毕;水龙头损坏、感应器故障等较复杂的问题,则要求维修单位在4小时内到场维修,半天内整改到位;管道爆裂、水质污染等重大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在24小时内解决。”何青遥告诉记者,整改完成后,责任单位需在工作群上传整改前后的对比照片,对工作群中上报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不解决不销号。
洗手台的管护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难点。在嘉和市场招商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场内共有四座洗手台,其中卫生间有两座,市场两个大门各有一座。自洗手台建成后,不少人在洗手台处洗菜、洗拖把,甚至还有周围的居民带着水桶到这里接水带走,用水量非常大,而且洗手台台面到处都是泥巴、菜叶。无奈之下,市场工作人员只能将洗手台的水阀关小,让水流变小,同时,在洗手台旁增加了一个水龙头,并安装了刷卡取水设备。“目前,办出的取水卡不到20张,用水量大幅减少,洗手台也干净了。”市场工作人员说。
红塔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透露,部分社区、居民小组自建自管的洗手台存在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导致卫生状况时好时坏;还有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也会存在因水管线路改变,少部分洗手台暂时无法使用的情况。
“这些问题一经发现,都会及时反馈到‘工作群’,并得到解决。目前无法使用的洗手台数量仅为个位数。”何青遥介绍,每座洗手台每年会产生一定水电费和维修费用。由于纸巾、洗手液等耗材损耗量较大,暂时只能不定期供应,工作重点仍放在保障设施干净整洁与正常运行上。
“未来,我们也会鼓励有条件的产权单位探索多元化运维模式,比如在设施周边合理设置广告位等方式,拓宽运维资金来源。并积极争取将部分维护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进一步强化便民设施的长效管护,以期让便民设施更持久、更洁净地服务市民。”何青遥说。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本文来自【春城晚报-开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