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典电视剧《红楼梦》里,总有那么些角色让人念念不忘,大家一提起来就想到林黛玉的柔弱多情,或者薛宝钗的稳重大气,可其实剧中还有个短暂出场的女子,她的扮演者当年在剧组里被大家公认是最美的那个,却在拍完戏后就淡出娱乐圈,远走他乡,一去就是几十年。
在经典电视剧《红楼梦》里,总有那么些角色让人念念不忘,大家一提起来就想到林黛玉的柔弱多情,或者薛宝钗的稳重大气,可其实剧中还有个短暂出场的女子,她的扮演者当年在剧组里被大家公认是最美的那个,却在拍完戏后就淡出娱乐圈,远走他乡,一去就是几十年。
提起87版《红楼梦》,这是我们国家电视史上的一部里程碑作品,1987年播出后,全国上下都轰动了。那时候,导演王扶林为了拍好这部戏,从全国海选演员,找来一大批年轻人进培训班学习原著和表演。
张蕾就是其中之一,她本来是北京话剧团的演员,有点表演基础,1984年被选中后,分配到黛玉组里,和陈晓旭她们一起备选。因为她长得秀气,气质里带点忧郁,挺符合原著里林黛玉的形象。
剧组当时觉得她合适,王扶林一开始还认为陈晓旭不够出挑。可后来一讨论,张蕾年纪比别人大点,已经二十多岁了,而戏里主角多是少女,拍摄周期又长,得几年时间,年龄大了就不好保持那种青春感。所以,导演组一合计,就让她转去演秦可卿。
秦可卿在剧中的戏份确实不多,主要集中在宁国府的部分,张蕾进组前就知道自己要出国深造,已经递了申请,就等着签证。张蕾自己也觉得戏少正好,不会耽误大事。她对角色很认真,在培训班学了几个月,听专家讲红楼知识,记了不少笔记,甚至后来帮邻居家上北师大的孩子写关于秦可卿的论文,提供不少观点,那孩子论文还得了好评。剧中有一场尺度比较大的戏,是秦可卿在病中露肩膀的那段,在80年代算是大胆了,但张蕾没推脱,一次就过了。
张蕾在剧组待的时间不长,就几个月,和大家相处得不错,尤其是跟陈晓旭投缘,两人气质有点像,都爱安静,闲时还教陈晓旭唱歌,比如《月亮代表我的心》。陈晓旭也夸她好学。张蕾的秦可卿一出场,就给观众留下了印象,原著里说她风流袅娜,像黛玉又似宝钗,张蕾演绎得挺到位。
剧组里有人私下说她是红楼第一美,比陈晓旭的黛玉和张莉的宝钗更出众,因为她的美是那种自然甜美的类型,一笑起来特别亲切。陈晓旭的黛玉美在灵气,张莉的宝钗美在端庄,但张蕾的秦可卿融合了两种,还带点谜一般的魅力,正好符合角色设定。
而拍完自己的戏份,1985年张蕾的签证下来了,她就离开了剧组,去了美国。那时候出国热正兴起,她先在哥伦比亚大学学电影制作,后来转到圣地亚哥大学深造,毕业后又去洛杉矶读会计。她觉得演员这条路虽好,但想开拓眼界,找新方向。
出国前,其实有不少导演找她演女主角,比如《今夜星光灿烂》和《戴手铐的旅客》,但她都推了,一心往前走,不后悔。张蕾出生在干部家庭,父亲早年在黄埔军校,后来在中南海工作,家境不错,她从小就独立,有追求艺术的心,但也现实,到了美国后,没继续影视,而是开了医药研发公司,当了企业家。
剧组后来发现秦可卿还有两场戏没拍,张蕾已经走远了,联系不上,就找她姐姐帮忙,但姐姐也出国了。没办法,剧组找了话剧演员夏丽蓉补拍,她长得像张蕾,观众大多没看出来前后换人。1987年剧集播出时,张蕾在美国求学,一无所知,以为戏份少,不会有人记得。可事实相反,《红楼梦》成了经典,每个角色都深入人心,小到丫鬟都让人印象深刻。
2003年,央视《艺术人生》办20周年聚会,节目组找了50多人,张蕾被联系上,但没回来,节目组寄了录像带给她,她看了挺感动,没想到一个小角色还能让人记住。她还跟美国朋友分享,说自己演过这部剧,好些人因此去看原著和剧版。
张蕾觉得《红楼梦》成了她的乡音。直到2017年,30周年聚会,她终于回国参加了,和老演员们重逢,大家都说她气质没变,还是那么优雅。访谈里,她说如果知道剧这么火,也许不出国,会努力发展演艺事业,甚至想演黛玉,那样人生轨迹也许不同。但她又说,人生没如果,当时的选择就是最好的。
来源:盛苍梧一点号
